字級
- 大
- 中
- 小


慧施法師與東禪佛教學院學生交流分享 思考與實踐
2025-03-08
3月5日,馬來西亞佛光山東禪佛教學院第一屆學長慧施法師回到母校,與東禪佛教學院學生進行交流分享,勉勵學子珍惜在佛學院學習的時光,精進努力、提升自我。
慧施法師首先談及佛學院的日常生活,許多人認為學院的規矩繁多,如過堂吃飯、排班走路皆有嚴格規範。然而,這些外在行為的約束,實則是為了養成良好習慣,幫助調伏習氣。他提醒大家,要從日常細節中學會觀照自己的心念,因為真正的修行從生活點滴開始。
他進一步指出,學習「接受」是一種潛能教育。接受佛學院的規範、接受師長的教誨、接受自己的不足,都是修行的一部分。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說:「最感恩的是叢林教育,讓我學會接受所有事情,不論有理或無理。」慧施法師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培養包容心,進而深化對佛法的理解。
談及慾望的處理,他提醒大家無需懼怕慾望,而應學習疏導、化解與升華。善惡皆在一念之間,關鍵在於如何將慾望導向正向的方向。他強調,佛學院的課程與生活模式,正是為了幫助學生鍛煉心性,使對物欲的執著逐漸淡泊。
此外,慧施法師勉勵學生在佛學院的群體生活中培養合作精神,融入大眾,而非獨善其身。他強調,佛光人應秉持「大眾第一,自己第二」的理念,為他人服務,廣修福報。「福報是修行的資糧,唯有累積福德資糧,助緣才會隨之而來,讓我們的修學與行事更加順利圓滿。」他提醒大家,幫助他人不應求回報,而是為了廣結善緣,成就更豐盈的人生。
最後,慧施法師強調,佛學院的學習不僅是外在的形式訓練,更是內心的磨鍊與提升。他鼓勵學生珍惜佛學院時光,透過佛法調適內心、轉變心態,落實信仰的實踐。
林秉業同學表示,感謝法師分享自己的出家學佛經歷,讓他倍感敬佩。陳溢斌同學則分享慧施法師提到的「融入眾中」,讓他學習在佛學院與同學們同堂共學、和睦相處。
慧施法師首先談及佛學院的日常生活,許多人認為學院的規矩繁多,如過堂吃飯、排班走路皆有嚴格規範。然而,這些外在行為的約束,實則是為了養成良好習慣,幫助調伏習氣。他提醒大家,要從日常細節中學會觀照自己的心念,因為真正的修行從生活點滴開始。
他進一步指出,學習「接受」是一種潛能教育。接受佛學院的規範、接受師長的教誨、接受自己的不足,都是修行的一部分。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說:「最感恩的是叢林教育,讓我學會接受所有事情,不論有理或無理。」慧施法師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培養包容心,進而深化對佛法的理解。
談及慾望的處理,他提醒大家無需懼怕慾望,而應學習疏導、化解與升華。善惡皆在一念之間,關鍵在於如何將慾望導向正向的方向。他強調,佛學院的課程與生活模式,正是為了幫助學生鍛煉心性,使對物欲的執著逐漸淡泊。
此外,慧施法師勉勵學生在佛學院的群體生活中培養合作精神,融入大眾,而非獨善其身。他強調,佛光人應秉持「大眾第一,自己第二」的理念,為他人服務,廣修福報。「福報是修行的資糧,唯有累積福德資糧,助緣才會隨之而來,讓我們的修學與行事更加順利圓滿。」他提醒大家,幫助他人不應求回報,而是為了廣結善緣,成就更豐盈的人生。
最後,慧施法師強調,佛學院的學習不僅是外在的形式訓練,更是內心的磨鍊與提升。他鼓勵學生珍惜佛學院時光,透過佛法調適內心、轉變心態,落實信仰的實踐。
林秉業同學表示,感謝法師分享自己的出家學佛經歷,讓他倍感敬佩。陳溢斌同學則分享慧施法師提到的「融入眾中」,讓他學習在佛學院與同學們同堂共學、和睦相處。
最新消息
〔寶島采風〕埤塘照影水鄉風 歌仔飄韻戲味濃
2025-10-20森林覺醒戶外課程 以實作導入自然永續教育新模式
2025-10-20南華大學傳播系啟用SNG車 轉播全運會軟式網球
2025-10-20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考生以正念自信應考
2025-10-20《星雲大師全集》專題講座 發心與發願
2025-10-20小港講堂佛學講座 領會佛教與藝術之美
2025-10-20彰化館義工文化教育 觀音信仰與圖像演變
2025-10-20清荒神地車祭 大阪佛光山歡喜參與結緣
2025-10-202025人文講堂系列講座 打開世代對話與共融之門
2025-10-20禪修抄經淨身心 佛光家長覺心安
2025-10-20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