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 蔡璧名透過莊子觀點談初心
2022-06-27
佛光山惠中寺6月25日「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壓軸場次,邀請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蔡璧名擔任講師,在現場近200位人士及守候網路直播的觀眾引頸期盼下,蔡璧名從莊子的思想角度,談論如何回到「初心」,正面迎向逆境,活在當下,成就閃亮的生命。
蔡璧名表示,十多年前曾大病一場,這場病讓他拾回家學太極功夫,重新解讀莊子思想,讓他領悟到要治病還是得先治心,才能找到安頓身心之道。他也以莊子的觀點談論兩性交往,不論自我心靈成長、人我關係、生死觀點、逆境意義,都需從心治理開始,向內觀照,以安定清明之心主宰生命,人生才能逍遙遊。
蔡璧名指出,《莊子》內七篇中的〈大宗師〉和〈應帝王〉中,遊心、鬆身、覺愛,是治療疲憊傷痛的終極處方,人生中的傷痛都會結痂、脫落、復原。
「那些曾受過的傷、經歷的逆境,從來不是要挫折你,只是想喚你醒來。醒來去過第二次的人生—第二次的初心。病過痛過之後,可以重新覺醒新生活,因此絕大傷痛帶來的將是全新的體悟。」
蔡璧名提到兩性相處的矛盾常是希望保持親密,卻又希望自由。莊子曰「若夫藏天下於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恆物之大情也。」不把事物據為己有,便不會有所失去,因為明白永恆心神靈魂才是真正重要,不會丟失的,於是能不執著,陷溺於繁華過眼,轉瞬即逝的人事物,所以能擁有這般格局弘闊的情感。對於外在世界的得失,就如過眼雲煙,不再那麼在意了。
蔡璧名表示,生命中有一種進步,不是加法的進步,而是減法的進步。曾在意計較的利名外物,是否淡然了?曾經苦惱的謗誹霸凌,是否能待之如一陣雨聲?如〈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所以最好的身體狀況是輕盈放鬆,是沒有多餘的念頭,沒有負面情緒,不計較、沒有分別心,達到大通的境界,可以在春天看到枯寂而更加珍惜春天,在殘冬看到大地的生機而倍加疼惜冬日。
「莊子說的神凝,是讓你的心靜定下來。」蔡璧名指出,要觀照心、關注身,才能收拾那個因為流浪而滿身是傷的自己回家。他表示莊子想要主宰的是自己的心,當我們能穩健駕馭自己的心,再解開心的執著,同時也鬆開身的糾結,就能真正主宰己身。他說:「如果心神是死生斷裂中的無盡延續,那麼初心的愛養,便可以是跨越死生交界的永恆追尋。」生命是永恆的,每時每刻積累,用心安好的活在當下,串起每一個當下,才是閃亮的生命。
蔡璧名強調,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歷逆境,可能只是溫室之花。所有生命中的歷練,都有正面的意義,每場大雨對生命都有深刻的意義,這些逆境練就了生命的成長,也是鍛鍊心的契機。莊子說:「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生命唯有在種種混亂攪擾中,才能成就身心境界的安寧靜定。
「在疫情裡,在烽火裡,莊子學說是非常珍貴的。」蔡璧名提出,可從傳世經典裡複製幸福,不要因為世界停擺就停擺,不要因環境惡劣,心身情況就跟著惡劣,養身、養氣、治心、學愛,修為仍然持續進行。
蔡璧名表示,十多年前曾大病一場,這場病讓他拾回家學太極功夫,重新解讀莊子思想,讓他領悟到要治病還是得先治心,才能找到安頓身心之道。他也以莊子的觀點談論兩性交往,不論自我心靈成長、人我關係、生死觀點、逆境意義,都需從心治理開始,向內觀照,以安定清明之心主宰生命,人生才能逍遙遊。
蔡璧名指出,《莊子》內七篇中的〈大宗師〉和〈應帝王〉中,遊心、鬆身、覺愛,是治療疲憊傷痛的終極處方,人生中的傷痛都會結痂、脫落、復原。
「那些曾受過的傷、經歷的逆境,從來不是要挫折你,只是想喚你醒來。醒來去過第二次的人生—第二次的初心。病過痛過之後,可以重新覺醒新生活,因此絕大傷痛帶來的將是全新的體悟。」
蔡璧名提到兩性相處的矛盾常是希望保持親密,卻又希望自由。莊子曰「若夫藏天下於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恆物之大情也。」不把事物據為己有,便不會有所失去,因為明白永恆心神靈魂才是真正重要,不會丟失的,於是能不執著,陷溺於繁華過眼,轉瞬即逝的人事物,所以能擁有這般格局弘闊的情感。對於外在世界的得失,就如過眼雲煙,不再那麼在意了。
蔡璧名表示,生命中有一種進步,不是加法的進步,而是減法的進步。曾在意計較的利名外物,是否淡然了?曾經苦惱的謗誹霸凌,是否能待之如一陣雨聲?如〈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所以最好的身體狀況是輕盈放鬆,是沒有多餘的念頭,沒有負面情緒,不計較、沒有分別心,達到大通的境界,可以在春天看到枯寂而更加珍惜春天,在殘冬看到大地的生機而倍加疼惜冬日。
「莊子說的神凝,是讓你的心靜定下來。」蔡璧名指出,要觀照心、關注身,才能收拾那個因為流浪而滿身是傷的自己回家。他表示莊子想要主宰的是自己的心,當我們能穩健駕馭自己的心,再解開心的執著,同時也鬆開身的糾結,就能真正主宰己身。他說:「如果心神是死生斷裂中的無盡延續,那麼初心的愛養,便可以是跨越死生交界的永恆追尋。」生命是永恆的,每時每刻積累,用心安好的活在當下,串起每一個當下,才是閃亮的生命。
蔡璧名強調,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歷逆境,可能只是溫室之花。所有生命中的歷練,都有正面的意義,每場大雨對生命都有深刻的意義,這些逆境練就了生命的成長,也是鍛鍊心的契機。莊子說:「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生命唯有在種種混亂攪擾中,才能成就身心境界的安寧靜定。
「在疫情裡,在烽火裡,莊子學說是非常珍貴的。」蔡璧名提出,可從傳世經典裡複製幸福,不要因為世界停擺就停擺,不要因環境惡劣,心身情況就跟著惡劣,養身、養氣、治心、學愛,修為仍然持續進行。
最新消息
曼城佛光人繪彩畫展頒獎典禮 展現學員無限藝術潛能
2025-09-04大甲高工生命教育講座 「從吸毒看健康人生」向毒說「NO」
2025-09-04紐約道場茶行者培訓 茶道中體悟佛法生活智慧
2025-09-04柏林人間佛教研究講座 歐洲弘法實錄分享
2025-09-04佛光山義工會「義期一會」 跨越時空的信仰與交流
2025-09-04南所高牆暌違6年 重啟佛光普照因緣
2025-09-04澳門兒童夏令營圓滿結業 家長認同三好理念
2025-09-04兵南邦分會抄經修持 專注當下淨化心靈
2025-09-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4-3
2025-09-04紐西蘭北島協會人間佛教講習會 提升信仰能量成為智慧行者
2025-09-03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