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藝術家鐘羿蓁為美術館義工導覽自己的作品。 人間社記者李雪麗攝
圖說:鐘羿蓁首次油畫個展「遇見」,開幕茶會吸引逾百位愛好藝術人士一同參與。 人間社記者康天耀攝
圖說:佛光山惠中寺知客主任覺乘法師致詞。 人間社記者康天耀攝
圖說:台灣印象寫實油畫協進會創會長林信維致詞。 人間社記者康天耀攝
圖說:台中市藝術創作協會理事長洪添助致詞。 人間社記者康天耀攝
圖說:亞洲國際藝術交流展策展人吳炯偉致詞。 人間社記者康天耀攝
圖說:台中市北區明德里里長林麗芬致詞。 人間社記者康天耀攝
圖說:藝術家鐘羿蓁首次油畫個展,展出40餘幅作品。 人間社記者康天耀攝
圖說:人間大學台中分校的長笛班學員開幕茶會吹奏悠揚樂曲。 人間社記者康天耀攝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 鐘羿蓁「遇見」油畫展
2020-11-25
熱愛大自然,行腳全台揹著畫具寫生,用畫作定格感動的瞬間。鐘羿蓁首次油畫個展「遇見」,40餘件創作於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展出,11月22日舉行開幕茶會,人間大學台中分校的長笛班學員以悠揚樂音共襄盛舉,逾百位愛好藝術人士一同參與。
佛光山惠中寺知客主任覺乘法師致詞表示,佛教起源印度,發揚在中國,佛光山星雲大師成立美術館的宗旨,是以藝術弘揚佛法,使佛法藝術化,生活化,透過藝術展覽,淨化人心,促進社會和諧,觀眾透過畫作,可與作者心靈交流,鍾羿蓁的畫作,會讓人心嚮往之,想住在畫中的世界。
台灣印象寫實油畫協進會創會長林信維,是鐘羿蓁的啟蒙老師,兩人結緣於2002年豐原的油畫班,他欣見鐘羿蓁舉辦首次個展,也鼓勵她嘗試畫大幅作品。
台灣印象寫實油畫協進會理事長林映璇指出,鐘羿蓁取材非常多元,有人物、靜物及戶外寫生,〈生命的出口〉讓她產生共鳴,感受到創作者將其所觀及覺受,融入意象,從而激發出每個人心中內在的火花。
台中市藝術創作協會理事長洪添助,出生於佛光山所在地高雄大樹區,現居台中,因此次展出的因緣,第一次踏進惠中寺,也才知佛光山推廣藝術。他非常欣賞鐘羿蓁的畫風,用色大膽、簡潔有力,將心境呈現在畫作上。
亞洲國際藝術交流展策展人吳炯偉表示,鐘羿蓁手法平穩細膩,結構充實,尤其〈梨山冬陽〉,將清晨陽光表現得很好。戶外寫生,特別注重光線明暗及各種深淺綠色的處理。齊白石謂「作畫在似與不似之間為妙,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過於著重外形結構及畫法技巧,很難引起共鳴。然不經意的一角,在鐘羿蓁的妙手彩繪下,便成為美麗的藝術品,可見她的功力。
在台中市北區明德里里長林麗芬的眼中,頂著一頭醒目爆炸頭的鐘羿蓁,其實是平凡務實的人,熱愛生命與藝術,她似乎能讀懂每個人的心,從她的畫作中,可以發現自己的迷失,引發心的觸動,進而找到生命的出口,走出自己。
鐘羿蓁創作素材來自日常生活所見,足跡遍及台灣各角落,特別喜歡山、水、石頭,她將寫生當作修行,藉此向大自然學習,回到沉靜的初心,與自己對話。從中悟出大自然的變化,也如同人生之順逆與起伏。當中有一幅,畫的是在高山波斯菊花叢中的母親,為了感謝母親給予生命,讓她能遇見這麼多美好的事物,將之命名為〈遇見〉。〈希望之河〉則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作,象徵所有災難總會過去,希望為社會帶來溫暖。
鐘羿蓁回想2012年在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舉辦聯展時,館長覺居法師就曾告訴她,要她把這裡當作娘家,當下她就決定,首次個展要在此舉辦,現今終於如願。也曾因生活工作不如意而想放棄創作,幸有藝術家前輩的鼓勵,也感謝吳炯偉提攜後輩,讓她能至馬來西亞、印尼、韓國進行藝術交流,還有寫生好友的互相陪伴與學習。
最後她感謝佛光山提供平台,除了義工很專業,特別為開幕所布置的茶席,也讓藝術工作者覺得備受尊重,人生若無夢想,哪有滋味?希望透過圖像色彩一筆一畫完成的作品,能感動大家,這是一個起點,她會繼續走下去,也望大家支持藝術。
鐘羿蓁致贈一幅畫有埔里一處鄉間景色的創作〈山水有情〉做為館藏,由覺乘法師代表接受,並回贈感謝狀。鐘羿蓁「遇見」油畫展,展期自即日起至12月27日止,11月28日下午2時有一場教育推廣課程,內容是油畫風景示範,有興趣者可洽館方報名參加。
佛光山惠中寺知客主任覺乘法師致詞表示,佛教起源印度,發揚在中國,佛光山星雲大師成立美術館的宗旨,是以藝術弘揚佛法,使佛法藝術化,生活化,透過藝術展覽,淨化人心,促進社會和諧,觀眾透過畫作,可與作者心靈交流,鍾羿蓁的畫作,會讓人心嚮往之,想住在畫中的世界。
台灣印象寫實油畫協進會創會長林信維,是鐘羿蓁的啟蒙老師,兩人結緣於2002年豐原的油畫班,他欣見鐘羿蓁舉辦首次個展,也鼓勵她嘗試畫大幅作品。
台灣印象寫實油畫協進會理事長林映璇指出,鐘羿蓁取材非常多元,有人物、靜物及戶外寫生,〈生命的出口〉讓她產生共鳴,感受到創作者將其所觀及覺受,融入意象,從而激發出每個人心中內在的火花。
台中市藝術創作協會理事長洪添助,出生於佛光山所在地高雄大樹區,現居台中,因此次展出的因緣,第一次踏進惠中寺,也才知佛光山推廣藝術。他非常欣賞鐘羿蓁的畫風,用色大膽、簡潔有力,將心境呈現在畫作上。
亞洲國際藝術交流展策展人吳炯偉表示,鐘羿蓁手法平穩細膩,結構充實,尤其〈梨山冬陽〉,將清晨陽光表現得很好。戶外寫生,特別注重光線明暗及各種深淺綠色的處理。齊白石謂「作畫在似與不似之間為妙,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過於著重外形結構及畫法技巧,很難引起共鳴。然不經意的一角,在鐘羿蓁的妙手彩繪下,便成為美麗的藝術品,可見她的功力。
在台中市北區明德里里長林麗芬的眼中,頂著一頭醒目爆炸頭的鐘羿蓁,其實是平凡務實的人,熱愛生命與藝術,她似乎能讀懂每個人的心,從她的畫作中,可以發現自己的迷失,引發心的觸動,進而找到生命的出口,走出自己。
鐘羿蓁創作素材來自日常生活所見,足跡遍及台灣各角落,特別喜歡山、水、石頭,她將寫生當作修行,藉此向大自然學習,回到沉靜的初心,與自己對話。從中悟出大自然的變化,也如同人生之順逆與起伏。當中有一幅,畫的是在高山波斯菊花叢中的母親,為了感謝母親給予生命,讓她能遇見這麼多美好的事物,將之命名為〈遇見〉。〈希望之河〉則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作,象徵所有災難總會過去,希望為社會帶來溫暖。
鐘羿蓁回想2012年在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舉辦聯展時,館長覺居法師就曾告訴她,要她把這裡當作娘家,當下她就決定,首次個展要在此舉辦,現今終於如願。也曾因生活工作不如意而想放棄創作,幸有藝術家前輩的鼓勵,也感謝吳炯偉提攜後輩,讓她能至馬來西亞、印尼、韓國進行藝術交流,還有寫生好友的互相陪伴與學習。
最後她感謝佛光山提供平台,除了義工很專業,特別為開幕所布置的茶席,也讓藝術工作者覺得備受尊重,人生若無夢想,哪有滋味?希望透過圖像色彩一筆一畫完成的作品,能感動大家,這是一個起點,她會繼續走下去,也望大家支持藝術。
鐘羿蓁致贈一幅畫有埔里一處鄉間景色的創作〈山水有情〉做為館藏,由覺乘法師代表接受,並回贈感謝狀。鐘羿蓁「遇見」油畫展,展期自即日起至12月27日止,11月28日下午2時有一場教育推廣課程,內容是油畫風景示範,有興趣者可洽館方報名參加。
最新消息
堅持理想一路到底 普中校友楊世均的世界麵包冠軍之路
2025-10-24光明大學師生以藝術詮釋生命 以舞蹈傳遞善與美的精神
2025-10-24紐西蘭北島攜手校園VEGRUN 450師生跑步推動綠色公益 We Got It
2025-10-24全球拯救飢餓兒童計畫 達拉斯協會響應
2025-10-24紐西蘭南島協會贈敦煌展特刊 予敦煌研究院
2025-10-24艾姆赫斯特醫院心靈關懷週 紐約道場受邀共祈安康
2025-10-24普中原音社原住民語歌謠比賽第一名 唱歌不只是唱歌
2025-10-24紐約大男童軍清掃公園 用行動愛地
2025-10-24高市姑山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我看情緒管理
2025-10-24雲水書車展翅佳里國小 大手牽小手共讀傳書香
2025-10-24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