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滿觀法師新營講堂開講 從遊行經 看佛陀壯美身影
2020-07-01
從《遊行經》看見佛陀一以貫之的人格、生命,及走上生命盡頭的壯美身影。6月28日新營講堂禮請佛光出版社社長滿觀法師主講「長河落日圓-從《遊行經》看佛陀壯美身影」,信眾150人到場,聆聽受益。
晚年的佛陀已80高齡,猶長途跋涉到底為啥?歷經諸國,沿途做了什麼事?說了哪些話?滿觀法師從南往北的方向,分成七個站請信眾「按圖索驥」。出發前阿難與眾弟子於王舍城靈鷲山,佛陀為增益僧團比丘道行,演示「七不退法」。
首站佛陀到達巴陵弗城,眾弟子跟隨,為信眾說法、授五戒;開示犯戒五衰耗、持戒五功德。第二站抵達跋祇國於拘利村講說:聖戒、聖定、聖慧、聖解脫等「四深法」。第三站在毘舍離國,因蓭婆婆梨女與五百隸車族爭供養,佛為之說施論、戒論、天生之論等法。
第四站竹林叢,因地方饑饉,托缽不易遂分散弟子,只留阿難侍從,佛陀自言舉身痛甚,弟子都不在身邊,此刻不宜涅槃,當忍苦精進自力,讓身安穩無有惱患。並告訴阿難,吾滅度後「汝等當自皈依,皈依於法,勿他皈依」能如是,方為我弟子中第一學者。
佛到遮婆羅樹下休息,背疾復發,告訴阿難「我久修四神足,已隨心所欲,可延壽一劫,為世除冥,讓天人獲安。」此語佛三說,阿難為魔蒙蔽,懞懞不悟,佛陀言之,阿難三默、三不請;魔波旬趁虛而入,要佛速滅度入涅槃,佛告之魔波旬:「此時僧俗四眾不在身邊,為人導師者迨演布經教,三個月後當於本生處,拘尸那竭,娑羅園雙樹間滅度。」佛心意定大地為之震動。
佛行至香塔(毗舍離獼猴池邊大林中之講堂)召集比丘揭示:汝等於四念處、四意斷、四禪、五根、五力…宜和同敬順,勿生諍訟,同一師受,同一水乳,於法中宜勤受學,共相熾然,共相娛樂。諸比丘聞言悲慟欲絕,佛勉之勿懷憂傷,告之恩愛無常,合會有離,身非己有,命不久存。
第五站從跋祇到蓭婆羅村、瞻婆村、揵荼村、婆梨婆村、負彌城。佛陀講說三學:戒定慧;三漏:欲漏、有漏、無名漏;四大教法:佛、多聞耆舊、眾多比丘、比丘,此四種人的言說,必須依經、依律、依法定其真偽。
第六站到達波婆城,周那(純陀)供佛旃檀樹耳,食後背痛加劇,佛告訴阿難勿怪周那。初成道牧羊女供養乳糜;臨滅度周那施食旃檀樹耳,此二功德正等無異,上路走沒多久病情加重,佛為福貴說法、皈依、受戒是最後一位優婆塞。阿難不避諱,請示滅度後的葬法,佛告之,當如轉輪聖王,為利益眾生,讓禮敬者,獲無量福應起塔。
第七站拘尸那城,末羅雙樹間,此地和佛有大因緣,雖是鄙陋小城,但七寶具足,佛曾於此處六返做轉輪聖王。阿難悲泣不捨,佛稱讚阿難有「四奇特之法」是個典範侍者,最後解答了阿難問題,並諄諄告誡諸比丘要守經戒、不放逸。荼毘後舍利子八國國王迎回奉塔供養。
佛陀以身示法:常做佛事,精進不懈;慈悲顧念,不捨一人;忍病忍痛,示教利喜;觀機逗教,幽默智慧。佛陀涅槃前,遊行諸國,以言教、身教詮釋了他一以貫之的人格與生命,讓後人永懷其壯美的身影。
晚年的佛陀已80高齡,猶長途跋涉到底為啥?歷經諸國,沿途做了什麼事?說了哪些話?滿觀法師從南往北的方向,分成七個站請信眾「按圖索驥」。出發前阿難與眾弟子於王舍城靈鷲山,佛陀為增益僧團比丘道行,演示「七不退法」。
首站佛陀到達巴陵弗城,眾弟子跟隨,為信眾說法、授五戒;開示犯戒五衰耗、持戒五功德。第二站抵達跋祇國於拘利村講說:聖戒、聖定、聖慧、聖解脫等「四深法」。第三站在毘舍離國,因蓭婆婆梨女與五百隸車族爭供養,佛為之說施論、戒論、天生之論等法。
第四站竹林叢,因地方饑饉,托缽不易遂分散弟子,只留阿難侍從,佛陀自言舉身痛甚,弟子都不在身邊,此刻不宜涅槃,當忍苦精進自力,讓身安穩無有惱患。並告訴阿難,吾滅度後「汝等當自皈依,皈依於法,勿他皈依」能如是,方為我弟子中第一學者。
佛到遮婆羅樹下休息,背疾復發,告訴阿難「我久修四神足,已隨心所欲,可延壽一劫,為世除冥,讓天人獲安。」此語佛三說,阿難為魔蒙蔽,懞懞不悟,佛陀言之,阿難三默、三不請;魔波旬趁虛而入,要佛速滅度入涅槃,佛告之魔波旬:「此時僧俗四眾不在身邊,為人導師者迨演布經教,三個月後當於本生處,拘尸那竭,娑羅園雙樹間滅度。」佛心意定大地為之震動。
佛行至香塔(毗舍離獼猴池邊大林中之講堂)召集比丘揭示:汝等於四念處、四意斷、四禪、五根、五力…宜和同敬順,勿生諍訟,同一師受,同一水乳,於法中宜勤受學,共相熾然,共相娛樂。諸比丘聞言悲慟欲絕,佛勉之勿懷憂傷,告之恩愛無常,合會有離,身非己有,命不久存。
第五站從跋祇到蓭婆羅村、瞻婆村、揵荼村、婆梨婆村、負彌城。佛陀講說三學:戒定慧;三漏:欲漏、有漏、無名漏;四大教法:佛、多聞耆舊、眾多比丘、比丘,此四種人的言說,必須依經、依律、依法定其真偽。
第六站到達波婆城,周那(純陀)供佛旃檀樹耳,食後背痛加劇,佛告訴阿難勿怪周那。初成道牧羊女供養乳糜;臨滅度周那施食旃檀樹耳,此二功德正等無異,上路走沒多久病情加重,佛為福貴說法、皈依、受戒是最後一位優婆塞。阿難不避諱,請示滅度後的葬法,佛告之,當如轉輪聖王,為利益眾生,讓禮敬者,獲無量福應起塔。
第七站拘尸那城,末羅雙樹間,此地和佛有大因緣,雖是鄙陋小城,但七寶具足,佛曾於此處六返做轉輪聖王。阿難悲泣不捨,佛稱讚阿難有「四奇特之法」是個典範侍者,最後解答了阿難問題,並諄諄告誡諸比丘要守經戒、不放逸。荼毘後舍利子八國國王迎回奉塔供養。
佛陀以身示法:常做佛事,精進不懈;慈悲顧念,不捨一人;忍病忍痛,示教利喜;觀機逗教,幽默智慧。佛陀涅槃前,遊行諸國,以言教、身教詮釋了他一以貫之的人格與生命,讓後人永懷其壯美的身影。
最新消息
國防部軍備局第205廠參訪佛光山 護衛大家也護衛心靈
2025-10-16人間有情佛光有愛 為光復災區送溫暖
2025-10-16東禪寺人間生活十日禪 體驗動靜間回歸本心
2025-10-16北卡英語素食烹飪 以美味推廣健康與慈悲
2025-10-16大新國小參訪均頭 教育理念溫馨交流
2025-10-16印度北方邦義診 佛教聖地僧伽施以療法蠲除病痛
2025-10-16竹東大覺寺 捐贈「吉祥公益米」溫暖人心
2025-10-16世界鐵人三項選手訪南天寺 視障運動員體悟佛法與競技共融
2025-10-16宿霧強震第二波賑災行動 佛光人深入偏鄉博哥送暖
2025-10-16《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鄉土情4-1
2025-10-16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