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把時間留給自己」講座結束後,松五分會舉行讀書會交流心得。 圖/國際佛光會松五分會提供心得交流 把握當下 預防失智
2019-04-06
佛光山蘭陽別院4月6日舉辦福報心生活講座,邀請前榮總神經內科醫師劉秀枝,主講「把時間留給自己」,為民眾介紹阿茲海默症,及如何預防失智症。國際佛光會松五分會林美露、林靜玉、陳奕穎及盧美如於講座結束後,在蘭陽別院旁河濱公園舉行讀書會,交流心得。
林靜玉說,自己的媽媽及婆婆一樣生病就醫,吃藥態度卻大不相同,媽媽認為吃藥只能延緩症狀加重速度,無法完全痊癒,對藥效不會過度執著;婆婆則認為既然醫師開了這麼多藥,就應該有相應的療效,導致陪伴的家屬備感負擔,所以照顧病人需要同理心及耐心。
陳奕穎表示,劉醫師提及親人曾罹患失智症者,即屬高危險群,但不等於一定會失智。陳奕穎勉勵自己,希望效法劉醫師,把預防失智當作一生的志業,藉由多寫新聞稿,多多動腦,不但能預防失智又能以筆耕弘法,一舉數得。
林美露則談到,罹患阿茲海默症各期症狀不同,初期時看不出來,到中期容易走失,晚期可能已不認得親人,甚至大小便失禁,將造成家人照護負擔及壓力。參考劉醫師講述的醫學研究,可以透過多刺激腦神經、持續運動及終身學習等方式預防失智,並以正面態度看待老年,惜福感恩。
盧美如分享,從本次講座學會分辨失智症狀,明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明天會比今天更老,雖然失智讓人惶恐,但與其擔心未知的未來,不如好好珍惜現在,精進修行,隨遇而安。
林靜玉說,自己的媽媽及婆婆一樣生病就醫,吃藥態度卻大不相同,媽媽認為吃藥只能延緩症狀加重速度,無法完全痊癒,對藥效不會過度執著;婆婆則認為既然醫師開了這麼多藥,就應該有相應的療效,導致陪伴的家屬備感負擔,所以照顧病人需要同理心及耐心。
陳奕穎表示,劉醫師提及親人曾罹患失智症者,即屬高危險群,但不等於一定會失智。陳奕穎勉勵自己,希望效法劉醫師,把預防失智當作一生的志業,藉由多寫新聞稿,多多動腦,不但能預防失智又能以筆耕弘法,一舉數得。
林美露則談到,罹患阿茲海默症各期症狀不同,初期時看不出來,到中期容易走失,晚期可能已不認得親人,甚至大小便失禁,將造成家人照護負擔及壓力。參考劉醫師講述的醫學研究,可以透過多刺激腦神經、持續運動及終身學習等方式預防失智,並以正面態度看待老年,惜福感恩。
盧美如分享,從本次講座學會分辨失智症狀,明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明天會比今天更老,雖然失智讓人惶恐,但與其擔心未知的未來,不如好好珍惜現在,精進修行,隨遇而安。
最新消息
《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交通工具4-4
2025-11-21光明大學新生 勇奪歌唱大賽殊榮
2025-11-20紐約松鶴學苑結業 展現學習生命力
2025-11-20菲律賓三好校園頒獎 教育局肯定三好啟迪和諧
2025-11-20贈《獻給旅行者365日》寶典 禧榕軒大飯店共成文化善行
2025-11-20宏法社贈書三校 以閱讀陪伴偏鄉學童展開心靈旅行
2025-11-20金剛寺公益贈香米 實踐三好傳關懷
2025-11-20達拉斯出席土耳其教會感恩餐會 推動跨宗教交流與友誼
2025-11-20金門縣文化局參訪佛館 期許打造有血緣、文化、慈悲的島嶼
2025-11-20高雄市調查處參訪佛館 佛門公門目標都為社會祥和
2025-11-20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