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向陽社區蓮花開 樂齡者樂而忘齡
2025-08-01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彰化西方第一分會7月30日晚上,於彰化市向陽社區舉辦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主題「做個樂齡老人」,邀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陳璿宇、人間佛教宣講員吳天寶、白淑寬與張家盛分享。向陽社區舞蹈班表演開啟序幕,貴賓有彰化縣議員許雅琳、彰化市民代表王世烈、向陽里長游寬棟、向陽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志宏及122位里民聆聽。
祈願祝禱,禮請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恭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老人祈願文〉,大眾虔誠合掌祈願。妙宥法師提及,觀世音菩薩很慈悲,聽到音聲會尋聲救苦;觀世音又名「觀自在」,觀自在即是觀自己在不在,代表菩薩的智慧。呼籲大眾生活要保握當下。藉由〈十修歌〉傳唱,讓大眾能融入十種修行佛法的要義。
彰化市長林世賢表示,「感謝佛光山推廣人間佛教,佛光會舉辦幸福生活講座走入全縣每個社區分享佛法。我本身也是西方二會會員,感謝講師的分享。」鼓勵大眾「心存善念」,無論做人處事或工作服務,只要心存善念,不起貪瞋痴,自然心清淨,生活就會自在。
陳璿宇表示,「樂齡」一詞,來自新加坡對長者的尊稱(樂齡族),其目的是鼓勵高齡者終身學習,樂而忘齡的精神。台灣「銀髮海嘯」來襲,台灣老年人口最多的縣市是嘉義縣佔人口23.36%。樂齡者四大願景:終身學習、健康快樂、自主與尊嚴、社會參與。以熱忱服務奉獻,延壽生命的光與熱。
吳天寶以大師文章〈老來子〉點出樂齡者要感恩、知足、用功與忙碌讓生活變得多元,豐富生命。「我的父親昏迷中,聽到阿彌陀佛叫醒他,原本想跟隨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我勸父親因緣未到,必須精進念佛才能蒙佛接引。」老人家修行念佛更用功,因信仰的力量改變身體,念佛愈念愈健康。
白淑寬分享大師〈老人自愛〉文章中,自我保健、年輕、反省、結緣等。他指出,退休後,身體出現異樣,醫師忠告「巴金森氏症」需要好好治療。因內心懼怕,尋找中醫偏方,直到西醫一句「無藥醫」,他懂得自我保健、爬山運動,配合西醫療程,透過信仰讓心平靜,把握當下,與人廣結善緣。
張家盛提及,從大師〈退休的春天〉文章體會延壽加工廠的重要性,退休後到彰化社大學習二胡,偶遇貴人提攜成為社大口琴班老師,傳授口琴才藝,帶學員到安養中心服務長者,藉以口琴的音符療癒長者心靈。
陳璿宇總結,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勸勉大眾,參與義工服務,終身學習豐富生命的內涵。
祈願祝禱,禮請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恭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老人祈願文〉,大眾虔誠合掌祈願。妙宥法師提及,觀世音菩薩很慈悲,聽到音聲會尋聲救苦;觀世音又名「觀自在」,觀自在即是觀自己在不在,代表菩薩的智慧。呼籲大眾生活要保握當下。藉由〈十修歌〉傳唱,讓大眾能融入十種修行佛法的要義。
彰化市長林世賢表示,「感謝佛光山推廣人間佛教,佛光會舉辦幸福生活講座走入全縣每個社區分享佛法。我本身也是西方二會會員,感謝講師的分享。」鼓勵大眾「心存善念」,無論做人處事或工作服務,只要心存善念,不起貪瞋痴,自然心清淨,生活就會自在。
陳璿宇表示,「樂齡」一詞,來自新加坡對長者的尊稱(樂齡族),其目的是鼓勵高齡者終身學習,樂而忘齡的精神。台灣「銀髮海嘯」來襲,台灣老年人口最多的縣市是嘉義縣佔人口23.36%。樂齡者四大願景:終身學習、健康快樂、自主與尊嚴、社會參與。以熱忱服務奉獻,延壽生命的光與熱。
吳天寶以大師文章〈老來子〉點出樂齡者要感恩、知足、用功與忙碌讓生活變得多元,豐富生命。「我的父親昏迷中,聽到阿彌陀佛叫醒他,原本想跟隨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我勸父親因緣未到,必須精進念佛才能蒙佛接引。」老人家修行念佛更用功,因信仰的力量改變身體,念佛愈念愈健康。
白淑寬分享大師〈老人自愛〉文章中,自我保健、年輕、反省、結緣等。他指出,退休後,身體出現異樣,醫師忠告「巴金森氏症」需要好好治療。因內心懼怕,尋找中醫偏方,直到西醫一句「無藥醫」,他懂得自我保健、爬山運動,配合西醫療程,透過信仰讓心平靜,把握當下,與人廣結善緣。
張家盛提及,從大師〈退休的春天〉文章體會延壽加工廠的重要性,退休後到彰化社大學習二胡,偶遇貴人提攜成為社大口琴班老師,傳授口琴才藝,帶學員到安養中心服務長者,藉以口琴的音符療癒長者心靈。
陳璿宇總結,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勸勉大眾,參與義工服務,終身學習豐富生命的內涵。
最新消息
從健走到靜心 社區婦女團體西方寺體驗茶禪
2025-09-30九個太陽VS冰皮月餅 光明寺三好中文學校慶中秋
2025-09-30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視察交流團 訪問光明大學
2025-09-30波士頓響應蔬食A計劃 推廣素食環保愛地球
2025-09-30南天寺環保植樹 美化社區回饋大地
2025-09-30法寶寺佛學講座 心保和尚領眾邁向智慧
2025-09-30溫哥華佛光人 中秋把手做漂漆
2025-09-30台北道場響應救援機制 赴花蓮協助災區重建
2025-09-30慧慈寺佛學講座 導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
2025-09-30佛光大學蔬食系師生前進花蓮光復 義煮熱食暖心援災
2025-09-30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