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光山屏東講堂4月20日舉辦「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系列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主講「勸發菩提心文」,引領現場與線上聽眾近500人,邁向菩提的康莊大道。 人間社記者邱照麟攝
圖說:慧喜法師勉勵大眾,發菩提心是要讓自己能更增上、能時刻感恩周遭的因緣、面臨挫折不生退轉,透過發菩提心便能「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給予自身信心向前邁進的境地。 人間社記者邱照麟攝
圖說:講座中,慧喜法師以時下大眾所關注的關稅議題,引導在座聽眾進行思考,在關稅風波尚未平息前、要提醒自己安定下來,不隨外境波動而做出錯誤的決定。 人間社記者邱照麟攝屏東講堂佛學講座 立願勸發菩提心
2025-04-22
佛光山屏東講堂4月20日舉辦「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系列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主講「勸發菩提心文」,引領現場與線上聽眾近500人,從立願發菩提心為始,深入體解發心因緣並堅固信仰,透過在心地上下功夫,落實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之理念,邁向菩提的康莊大道。
慧喜法師首先向大眾說明何為菩提,菩提即是正確、清凈、圓滿的覺悟,並援引星雲大師所提出的觀點,提出當「我」與人、身、心、事物、社會之間,若是存在錯誤的認知與不調和的關係時,自然便會產生「苦」。而學佛最大的意義便是向釋迦牟尼佛學習,如何以正知正見來面對各種關係,方能滅除外在境界考驗所帶來的苦。
菩提心則代表強烈的意趣、志願及期望,慧喜法師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濃縮為發菩提心的宗旨,星雲大師也曾說「功德是從發心中成就、增長,心裡的田地開發了,才能播種、才能生長、才能收成」。而菩提的覺性是人人本有,覺性啟發之後,更要持續精進實踐、發展才會成就。
講座中,慧喜法師以時下大眾所關注的關稅議題,引導在座聽眾進行思考,在關稅風波尚未平息前、各國貿易匯率間的變動,各種關係仍處於不諧和的狀態,倘若缺乏信仰,則可能在局勢變動下,產生慌張甚至是衝動的行徑;若是我們有信仰及力量時,便能提醒自己要安定下來,不隨外境波動而做出錯誤的決定。
慧喜法師接續說明,學佛、求成佛要發心、發菩提心;求了生死,證阿羅漢、辟支佛,也要發心,發厭離心,若是不發心便很難鞭策自己去實踐,發心修行更要發願,如果不發願,就是修行沒有目標、沒有志向。所以發心必定要發願,不發願菩提心不能成就,沒有堅固的願力,沒有廣大的菩提心,縱使有修行也是徒勞辛苦,不能了脫生死,不能成就佛道,發心之後修行就要斷煩惱,能斷除煩惱,自然能成就佛果。
佛並非生下來就是佛,也需經過修行才成佛道,若是沒有修行、未發菩提心前,跟我等並無差異,也是一介凡夫,我們現今能聽聞佛法,依法學習,顯示過去世種下善根,才能在佛法中發心學習。法師期盼大眾時常自問「我是誰」?進而承當「我是佛」,就要行佛之所行,要自覺自悟修正錯誤。
慧喜法師勉眾,發菩提心是要讓自己能更增上、能時刻感恩周遭的因緣、面臨挫折不生退轉,透過發菩提心便能「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給予自身信心向前邁進的境地。
慧喜法師首先向大眾說明何為菩提,菩提即是正確、清凈、圓滿的覺悟,並援引星雲大師所提出的觀點,提出當「我」與人、身、心、事物、社會之間,若是存在錯誤的認知與不調和的關係時,自然便會產生「苦」。而學佛最大的意義便是向釋迦牟尼佛學習,如何以正知正見來面對各種關係,方能滅除外在境界考驗所帶來的苦。
菩提心則代表強烈的意趣、志願及期望,慧喜法師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濃縮為發菩提心的宗旨,星雲大師也曾說「功德是從發心中成就、增長,心裡的田地開發了,才能播種、才能生長、才能收成」。而菩提的覺性是人人本有,覺性啟發之後,更要持續精進實踐、發展才會成就。
講座中,慧喜法師以時下大眾所關注的關稅議題,引導在座聽眾進行思考,在關稅風波尚未平息前、各國貿易匯率間的變動,各種關係仍處於不諧和的狀態,倘若缺乏信仰,則可能在局勢變動下,產生慌張甚至是衝動的行徑;若是我們有信仰及力量時,便能提醒自己要安定下來,不隨外境波動而做出錯誤的決定。
慧喜法師接續說明,學佛、求成佛要發心、發菩提心;求了生死,證阿羅漢、辟支佛,也要發心,發厭離心,若是不發心便很難鞭策自己去實踐,發心修行更要發願,如果不發願,就是修行沒有目標、沒有志向。所以發心必定要發願,不發願菩提心不能成就,沒有堅固的願力,沒有廣大的菩提心,縱使有修行也是徒勞辛苦,不能了脫生死,不能成就佛道,發心之後修行就要斷煩惱,能斷除煩惱,自然能成就佛果。
佛並非生下來就是佛,也需經過修行才成佛道,若是沒有修行、未發菩提心前,跟我等並無差異,也是一介凡夫,我們現今能聽聞佛法,依法學習,顯示過去世種下善根,才能在佛法中發心學習。法師期盼大眾時常自問「我是誰」?進而承當「我是佛」,就要行佛之所行,要自覺自悟修正錯誤。
慧喜法師勉眾,發菩提心是要讓自己能更增上、能時刻感恩周遭的因緣、面臨挫折不生退轉,透過發菩提心便能「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給予自身信心向前邁進的境地。
最新消息
佛光人體驗印地安人棍球文化 體育交流宣揚人間佛教
2025-11-16渥太華佛光書院首期課程圓滿 共成殊勝法緣
2025-11-16佛光人舉辦親子彩繪燈籠 寓教於樂體悟佛法
2025-11-16光明禪院暨光明大學附屬中小學揭牌 人間佛教增添璀璨新頁
2025-11-16《蓮華藏界》郭振坤、林玉鼎雙個展開幕 無盡光明照見清淨法界
2025-11-16高雄市世界旗袍文化藝術推展協會 參訪佛光山了解佛門文化
2025-11-16佛教與攝影的交織之美 感受光影中的佛法智慧
2025-11-16台北道場佛學講座 心培和尚教授身心安住之道
2025-11-16南華大學榮獲2025卓越經營品質獎「標竿獎」
2025-11-16力行國小校園講座 佛光人致力學童品格教育
2025-11-1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