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太宰府災害時對策協議會與佛光人一同以蓮花指留下合影。 圖/福岡佛光山提供
圖說:太宰府市市長楠田大蔵分享自身與台灣的因緣,並且以面對災難的重要性說明此次講座的難能可貴。 圖/福岡佛光山提供
圖說:讓人間佛教走出去,在日本宗教非常嚴明的地區,能讓法師站在台上向大家說明,實屬不易。 人間社記者楊威攝
圖說:講座以雙主講方式讓大眾感受到講演的活潑性。 人間社記者楊威攝
圖說:透過照片事例,讓現場大眾更加具象化了解花蓮救災情況。 圖/福岡佛光山提供
圖說:現場大眾奮筆疾書,寫下聽講重點。 人間社記者楊威攝從花蓮到福岡 佛光會救援模式被世界看見
2024-12-10
福岡佛光山寺監寺如愷法師與東京佛光青年團創立會長鷹觜英,12月7日受邀參加由太宰府災害時對策協議會於とぶうめアリーナ綜合體育館主辦的專題講座,以「花蓮地震救援經驗分享」為主題。太宰府市市長楠田大蔵等超過80人參加,不僅展現佛光會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更象徵著人間佛教理念「共生與共榮」邁上更廣闊的舞台。
不同於以往佛光會主辦的弘法講座或活動,首次受邀前往日本民間團體,詳細分享救援經驗。佛光會的救援行動與人間佛教理念被世界看見,希望以此效尤。主辦方特別指出,花蓮地震後,佛光會的高效救援及與地方政府協作的模式,為日本地方災害應對提供了重要的學習範例。
「無常隨時在我們身邊,要保有何種意識便是吾人現在要努力的下手處。」講座由如愷法師和鷹觜英雙主講,以1月1日能登半島地震開啟講座,引用花蓮地震的真實案例,展示佛光會在救援中救援、醫療、物資與關懷四合一行動。強調佛光會不僅專注於災後的物質支援,比起外在房梁傾倒,更重視心靈支柱倒塌的重建。花蓮地震發生後,佛光會迅速成立臨時安住中心,提供災民舒適的居住空間及每日三餐,同時透過佛法關懷撫慰受災者的心靈。
演講同時以詳細的數據佐證佛光會救援行動。近20年來,全球天災次數成長了1.5倍,而快速的救援行動對降低傷亡率至關重要。佛光會在地震後第一時間與花蓮縣政府秘書處、民政處及社會處等部門密切協作,確保物資及救援資源能快速到位,展現專業救援模式。
在講座後的Q&A環節,聽眾提問踴躍,10多個問題涵蓋如何與地方政府協作、救援資源的管理與更新,以及如何建立地方救援網絡等。楠田大蔵表示:「救援行動展現深厚的人道關懷,也讓我們看到地方團體如何在困境中扮演重要角色。」
當地學者池田前教授在Q&A後特別指出:「再完善的救援制度,若無具體行動實踐,也僅僅停留在紙面上。佛光會用真實行動展現理念的力量,讓人敬佩。」
講座說明部分以日文進行,充分體現佛光會「本土化」。從主題選擇到語言表達,皆以日本聽眾的需求為導向。壓軸部分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共生與共榮」理念,生動傳遞到日本地區,邀請現場大眾到台灣,身歷其境感受佛光會的組織及熱情。透過具體的救援行動和文化交流,講座不僅是一次災後援助經驗的分享,更是人間佛教在國際化上的重要一步。
不同於以往佛光會主辦的弘法講座或活動,首次受邀前往日本民間團體,詳細分享救援經驗。佛光會的救援行動與人間佛教理念被世界看見,希望以此效尤。主辦方特別指出,花蓮地震後,佛光會的高效救援及與地方政府協作的模式,為日本地方災害應對提供了重要的學習範例。
「無常隨時在我們身邊,要保有何種意識便是吾人現在要努力的下手處。」講座由如愷法師和鷹觜英雙主講,以1月1日能登半島地震開啟講座,引用花蓮地震的真實案例,展示佛光會在救援中救援、醫療、物資與關懷四合一行動。強調佛光會不僅專注於災後的物質支援,比起外在房梁傾倒,更重視心靈支柱倒塌的重建。花蓮地震發生後,佛光會迅速成立臨時安住中心,提供災民舒適的居住空間及每日三餐,同時透過佛法關懷撫慰受災者的心靈。
演講同時以詳細的數據佐證佛光會救援行動。近20年來,全球天災次數成長了1.5倍,而快速的救援行動對降低傷亡率至關重要。佛光會在地震後第一時間與花蓮縣政府秘書處、民政處及社會處等部門密切協作,確保物資及救援資源能快速到位,展現專業救援模式。
在講座後的Q&A環節,聽眾提問踴躍,10多個問題涵蓋如何與地方政府協作、救援資源的管理與更新,以及如何建立地方救援網絡等。楠田大蔵表示:「救援行動展現深厚的人道關懷,也讓我們看到地方團體如何在困境中扮演重要角色。」
當地學者池田前教授在Q&A後特別指出:「再完善的救援制度,若無具體行動實踐,也僅僅停留在紙面上。佛光會用真實行動展現理念的力量,讓人敬佩。」
講座說明部分以日文進行,充分體現佛光會「本土化」。從主題選擇到語言表達,皆以日本聽眾的需求為導向。壓軸部分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共生與共榮」理念,生動傳遞到日本地區,邀請現場大眾到台灣,身歷其境感受佛光會的組織及熱情。透過具體的救援行動和文化交流,講座不僅是一次災後援助經驗的分享,更是人間佛教在國際化上的重要一步。
最新消息
大學校長論壇締約創新高 58校攜手共創教育新願景
2025-11-06佛光山大學校長論 探討AI的應用與反思
2025-11-06杜克大學師生參訪北卡佛光山 體驗佛教文化與禪意生活
2025-11-06我要做觀音 多倫多佛光兒童學習慈悲信仰
2025-11-06人間佛教聯合總會 推動人間佛教國際化
2025-11-06曼城佛光山重陽敬老傳溫情 善童親手製作鏈珠送長者
2025-11-06中華大學生命教育 舉辦禪繞畫體驗課程
2025-11-06佛光新加坡青年書院第15期結業 帶心學習深入佛法
2025-11-06心定和尚勉勵沙彌 行三好修四成就
2025-11-06佛大海外實習生與多倫多佛光山交流 以科技與創意深化國際交流
2025-11-0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