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基隆寺廟業務講座 汲取星雲大師弘法經驗
2023-04-29
基隆市政府4月28日舉辦「112年度寺廟業務講座」,由民政處宗教禮儀科科長蔡春堂主持,佛光山極樂寺住持妙璋法師應邀主講「宗教的永續經營」,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來台弘法逾70年,從一無所有,至今達「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永續經營之道,吸引現場60位市府官員及各宮廟負責人的專注聆聽,汲取佛光山的弘法經驗。
市府參議林福來代表副市長致詞表示,每年依例召開寺廟業務會議,今天特地邀請極樂寺住持來分享經驗,藉此交流能讓各宗教單位將信徒帶往更光明面發展,使信仰更堅定,生活圓滿。
蔡春堂致詞表示,期能藉此對地方民俗宗教活動發展有幫助,也配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希望各宗教單位能秉持一貫的慈善事業,持續發揮民間無窮的力量,特別邀請極樂寺住持分享佛光山經驗,期盼對各宗教的推動有所助益。
妙璋法師以《星雲大師全集》的內容講述大師弘法的理念和精神,首先說明宗教的重要性及功能,宗教代表真理、真善美,因有規範和目標,能淨化人心,配合政府改善社會風氣,此外還能增進道德、智慧,減少煩惱,能帶給人們安定身心的力量。
星雲大師認為,宗教信仰雖有不同,但應彼此尊重包容,相互學習聯誼,雖是同中存異,也期能「異中求同」。法師舉每年在佛陀紀念館舉行的「世界神明聯誼會」為例,常湧進各宮廟2千至4千尊神明,大家團結共同為國家社會及世界和平祈福。
「弘揚人間佛教,開創佛光淨土」就是佛光山的宗風,也是星雲大師畢生弘法的目標。大師認為佛法要落實在生活中,與人習習相關,所以人間佛教就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能增進人們生活幸福快樂。
法師闡明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的理念及四大工作目標,並以極樂寺在疫情前後,帶領佛光人在各地舉辦的各項活動照片為例說明,例如舉辦捐血、臘八粥結緣、淨山、淨灘活動、捐助烏克蘭、e起復蔬及捐贈防疫設備等活動,以慈善福利社會。
共修方面,除了法會外,還包括佛學講座、讀書會、三皈五戒、抄心經、及發動定期修持金剛經、普門品等經典或佛號,以集大眾數百萬部經典祈福回向,以淨化人心。
大師重視教育,成立佛學院培養弘法度眾人才,分布在全球300個道場、五所大學等各單位,已弘化一方成為佛門法將;又如舉辦生命教育校園講座、一社區一蓮花、成立讀書會、舉辦佛學會考、知賓培訓以及各種社教課程等活動,都在實踐大師「寺院學校化」的理念。
大師認為文化是千秋萬載的偉業,更是教育的根苗,所以成立50多部雲水書車,穿梭於全台各地的中小學,期盼偏鄉學童能以閱讀翻轉人生;大師筆耕不斷,寫下許多佛學雜誌叢書,編輯成《星雲大師全集》數十年來影響無數人,從中受益廣結善緣,在圓寂時皆紛紛前往弔唁追思。
妙璋法師再以極樂寺各項活動說明,元旦彩繪燈籠比賽、兒童夏令營、宗門館藝文展、以及佛光童軍茶禪等活動,都是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佛法生活化」的理念。
「大師一生改革了佛教,改善了人心,改變了世界。」妙璋法師以《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教授讚歎大師話語來作印證,人間佛教是智慧與創新的永續發展,最後以大師「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一生何所願,平安幸福照五洲」的偈語,詮釋大師一生弘法的偉大心路歷程。
市府參議林福來代表副市長致詞表示,每年依例召開寺廟業務會議,今天特地邀請極樂寺住持來分享經驗,藉此交流能讓各宗教單位將信徒帶往更光明面發展,使信仰更堅定,生活圓滿。
蔡春堂致詞表示,期能藉此對地方民俗宗教活動發展有幫助,也配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希望各宗教單位能秉持一貫的慈善事業,持續發揮民間無窮的力量,特別邀請極樂寺住持分享佛光山經驗,期盼對各宗教的推動有所助益。
妙璋法師以《星雲大師全集》的內容講述大師弘法的理念和精神,首先說明宗教的重要性及功能,宗教代表真理、真善美,因有規範和目標,能淨化人心,配合政府改善社會風氣,此外還能增進道德、智慧,減少煩惱,能帶給人們安定身心的力量。
星雲大師認為,宗教信仰雖有不同,但應彼此尊重包容,相互學習聯誼,雖是同中存異,也期能「異中求同」。法師舉每年在佛陀紀念館舉行的「世界神明聯誼會」為例,常湧進各宮廟2千至4千尊神明,大家團結共同為國家社會及世界和平祈福。
「弘揚人間佛教,開創佛光淨土」就是佛光山的宗風,也是星雲大師畢生弘法的目標。大師認為佛法要落實在生活中,與人習習相關,所以人間佛教就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能增進人們生活幸福快樂。
法師闡明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的理念及四大工作目標,並以極樂寺在疫情前後,帶領佛光人在各地舉辦的各項活動照片為例說明,例如舉辦捐血、臘八粥結緣、淨山、淨灘活動、捐助烏克蘭、e起復蔬及捐贈防疫設備等活動,以慈善福利社會。
共修方面,除了法會外,還包括佛學講座、讀書會、三皈五戒、抄心經、及發動定期修持金剛經、普門品等經典或佛號,以集大眾數百萬部經典祈福回向,以淨化人心。
大師重視教育,成立佛學院培養弘法度眾人才,分布在全球300個道場、五所大學等各單位,已弘化一方成為佛門法將;又如舉辦生命教育校園講座、一社區一蓮花、成立讀書會、舉辦佛學會考、知賓培訓以及各種社教課程等活動,都在實踐大師「寺院學校化」的理念。
大師認為文化是千秋萬載的偉業,更是教育的根苗,所以成立50多部雲水書車,穿梭於全台各地的中小學,期盼偏鄉學童能以閱讀翻轉人生;大師筆耕不斷,寫下許多佛學雜誌叢書,編輯成《星雲大師全集》數十年來影響無數人,從中受益廣結善緣,在圓寂時皆紛紛前往弔唁追思。
妙璋法師再以極樂寺各項活動說明,元旦彩繪燈籠比賽、兒童夏令營、宗門館藝文展、以及佛光童軍茶禪等活動,都是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佛法生活化」的理念。
「大師一生改革了佛教,改善了人心,改變了世界。」妙璋法師以《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教授讚歎大師話語來作印證,人間佛教是智慧與創新的永續發展,最後以大師「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一生何所願,平安幸福照五洲」的偈語,詮釋大師一生弘法的偉大心路歷程。
最新消息
沙巴人間音緣佛光普照 500聽眾體悟星雲大師慈悲智慧
2025-11-27在雨聲、茶香與覺照間 溫哥華佛光人體驗禪心
2025-11-27佛光童軍三好家庭營 共築和諧與善念
2025-11-27丹佛講堂感恩節送暖 三好四給關懷社區警消與基層服務人員
2025-11-27曼城佛光人再展慈悲願力 捐贈物資助抗癌研究
2025-11-27菩提寺感恩節送暖 向人民保母致敬
2025-11-27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參訪佛館 讚歎佛光山行善「有影」
2025-11-27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母親──徒眾們口中的老奶奶4-3
2025-11-27員林講堂三好親子彩繪燈籠 創意點亮願力之燈
2025-11-26松信分會彩繪燈籠 社區里民歡喜豐收
2025-11-2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