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青年與世界有約線上會談 探討人類生死學
2020-09-29
馬來西亞佛光青年今年在面子書創立的新平台「青年與世界有約」,9月24日進行了第三期的線上會談,以「守在天堂路口,站在生命盡頭」為題,探討人類生死學。
這次會談邀請馬大馬來西亞華人研究中心專案研究助理林漢聰,以及兩位生命禮儀師陳勇豐和辜偉倫一起來探討。
林漢聰分享馬來西亞華人的殯葬習俗,他說,華人的殯葬習俗的架構主要為宗教和風俗,各個宗教和風俗擁有各自的特色和傳統。其中也細分為大傳統(漢朝的完整周禮)和小傳統(各個籍貫地方的風俗),同時也解說並探討葬禮習俗傳統以及喪禮禁忌的真正意義。
辜偉倫說明一般喪禮的流程,依序是:臨終關懷,遺體接運,淨身,喪禮策劃,喪禮準備、奠禮儀式,出殯發引。他同時講解其他宗教的對於葬禮的處理方式以及文化特色。陳勇豐則分享當代社會對於處理喪禮的改變以及應對方式。當代社會對於喪禮的處理,要求簡單、方便、省時以及效率,這對禮儀師而言是一個新的挑戰,要如何在滿足顧客的要求之餘,也能把傳統習俗的意義以及美德展現。
三位與談人在線上分享個人接觸這一行業時印象深刻的經驗。最後,陳勇豐和辜偉倫分享後續關懷的重要性。禮儀師更像是陪伴者,傾聽家屬的需求,創造出一個能夠讓親友和往生者連結的情境,讓親友可以抒發內心的情感和對往生者的思念。
主持人以星雲大師著作《佛法真義》的內容作為總結,生死是一貫的,就像旅行一樣,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去,所以叫做往生。大師也曾說過要先度生後度死,並強調佛教應該人間化,要在日常裡做身心淨化的功夫以及心靈的提升,當下要活得自在,才能克服生命的恐懼以及執著。
這次會談邀請馬大馬來西亞華人研究中心專案研究助理林漢聰,以及兩位生命禮儀師陳勇豐和辜偉倫一起來探討。
林漢聰分享馬來西亞華人的殯葬習俗,他說,華人的殯葬習俗的架構主要為宗教和風俗,各個宗教和風俗擁有各自的特色和傳統。其中也細分為大傳統(漢朝的完整周禮)和小傳統(各個籍貫地方的風俗),同時也解說並探討葬禮習俗傳統以及喪禮禁忌的真正意義。
辜偉倫說明一般喪禮的流程,依序是:臨終關懷,遺體接運,淨身,喪禮策劃,喪禮準備、奠禮儀式,出殯發引。他同時講解其他宗教的對於葬禮的處理方式以及文化特色。陳勇豐則分享當代社會對於處理喪禮的改變以及應對方式。當代社會對於喪禮的處理,要求簡單、方便、省時以及效率,這對禮儀師而言是一個新的挑戰,要如何在滿足顧客的要求之餘,也能把傳統習俗的意義以及美德展現。
三位與談人在線上分享個人接觸這一行業時印象深刻的經驗。最後,陳勇豐和辜偉倫分享後續關懷的重要性。禮儀師更像是陪伴者,傾聽家屬的需求,創造出一個能夠讓親友和往生者連結的情境,讓親友可以抒發內心的情感和對往生者的思念。
主持人以星雲大師著作《佛法真義》的內容作為總結,生死是一貫的,就像旅行一樣,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去,所以叫做往生。大師也曾說過要先度生後度死,並強調佛教應該人間化,要在日常裡做身心淨化的功夫以及心靈的提升,當下要活得自在,才能克服生命的恐懼以及執著。
最新消息
葡萄牙佛光山三好菩提園開學典禮 歡喜啟航智慧成長
2025-09-17中天寺佛學講座 探討心經意涵與生活反省
2025-09-17南台別院歌唱班結業 成果發表交流比賽
2025-09-17翰墨同心共書 佛法牽引兩岸情
2025-09-17曼城佛光人素食烹飪交流 共享健康美味實踐佛法生活智慧
2025-09-17大湖國小生命教育 走出虛幻重返真實
2025-09-1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8-2
2025-09-17蘭陽佛光童軍親子共學 孝親奉茶體現感恩真情
2025-09-16緬懷星雲大師 多倫多佛光山人間佛教主題座談
2025-09-16普門寺讀報教育迎新 共讀《人間福報》遇見幸福
2025-09-16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