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青年與世界有約線上會談 探討人類生死學

全球宗教

字級

青年與世界有約線上會談 探討人類生死學

【人間社記者 高湧 馬來西亞吉隆坡報導】 2020-09-29
馬來西亞佛光青年今年在面子書創立的新平台「青年與世界有約」,9月24日進行了第三期的線上會談,以「守在天堂路口,站在生命盡頭」為題,探討人類生死學。

這次會談邀請馬大馬來西亞華人研究中心專案研究助理林漢聰,以及兩位生命禮儀師陳勇豐和辜偉倫一起來探討。

林漢聰分享馬來西亞華人的殯葬習俗,他說,華人的殯葬習俗的架構主要為宗教和風俗,各個宗教和風俗擁有各自的特色和傳統。其中也細分為大傳統(漢朝的完整周禮)和小傳統(各個籍貫地方的風俗),同時也解說並探討葬禮習俗傳統以及喪禮禁忌的真正意義。

辜偉倫說明一般喪禮的流程,依序是:臨終關懷,遺體接運,淨身,喪禮策劃,喪禮準備、奠禮儀式,出殯發引。他同時講解其他宗教的對於葬禮的處理方式以及文化特色。陳勇豐則分享當代社會對於處理喪禮的改變以及應對方式。當代社會對於喪禮的處理,要求簡單、方便、省時以及效率,這對禮儀師而言是一個新的挑戰,要如何在滿足顧客的要求之餘,也能把傳統習俗的意義以及美德展現。

三位與談人在線上分享個人接觸這一行業時印象深刻的經驗。最後,陳勇豐和辜偉倫分享後續關懷的重要性。禮儀師更像是陪伴者,傾聽家屬的需求,創造出一個能夠讓親友和往生者連結的情境,讓親友可以抒發內心的情感和對往生者的思念。

主持人以星雲大師著作《佛法真義》的內容作為總結,生死是一貫的,就像旅行一樣,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去,所以叫做往生。大師也曾說過要先度生後度死,並強調佛教應該人間化,要在日常裡做身心淨化的功夫以及心靈的提升,當下要活得自在,才能克服生命的恐懼以及執著。
12345678910第1 / 252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