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07日 星期五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西班牙馬德里佛光青年 「信仰與傳承」 論壇

教育人文

字級

西班牙馬德里佛光青年 「信仰與傳承」 論壇

【人間社記者 胡正昊 西班牙馬德里報導】 2019-02-09
為接引更多的青年融入佛光大家庭,同時也和長輩交流取經,國際佛光會青年總團部西班牙馬德里分團2月3日在西班牙佛光山舉辦「信仰與傳承」青年論壇,吸引約50位佛光人齊聚一堂。國際佛光會西班牙馬德里協會督導蘇秀琴主持,邀請國際佛光會青年總團部西班牙馬德里分團團長徐智達,副團長裘曉萍、徐安琪、計佳伲,白象幹部鄭立承,佛光青年高聖桓、魯欣雨等人與談,分享自己的學佛心得。

佛教需要青年,青年需要佛教。主持人蘇秀琴開場,指出佛光青年可以從信仰中找到人生的快樂與智慧,從信仰中傳承慈悲、智慧和道德,作為生命的依靠。

鄭立承分享,自西班牙佛光山啟用至今近10年來,通過參與道場的活動,和歷任法師的言傳身教,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也深深體會到,青年的信仰以正信的佛教為本,傳承佛教的未來,也感謝佛光山的栽培,讓自己成為白象幹部。

計佳伲多次參加國際青年會議及活動,見識其他國家青年的風采,更激發了他的學習熱情,發願讓西班牙馬德里的青年團發揚光大。佛光山帶給他的是包容,是溫馨;青年團帶給他的是成長,是快樂;佛法教會了他怎麼轉念、消化,只要樂觀面對困難,就能夠解決,離苦得樂。

徐智達提及,一開始害怕因信仰宗教而被貼上負面標籤,所以抗拒接觸佛教。在母親再三的邀請下,慢慢接觸道場,而對佛光山有了不一樣的感受。他認為,科學至上的現今社會中,信仰的意義在於讓心靈有所依靠。因為奉行人間佛教,遠離貪瞋痴,心裡充滿了法喜,可以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人生不同的境遇。

裘曉萍表示,學佛的最大收穫,是讓信仰成為自己的力量,幫助自己走在正途上。他分享考研究所時,靠著誦念《心經》,度過了壓力重重的日子;回憶起當時的艱苦,不禁數度哽咽,也感謝佛力的加持,陪伴自己成長。他也告誡青年,要有正確的價值觀,才能走向光明的未來,避免愛慕虛榮而迷失自己。

佛光青年高聖桓談起前年自己處在人生低谷,情緒很消極,後參加歐洲佛光青年營及短期出家,透過三寶的加持,漸漸掃除抑鬱陰霾,更堅固了自己的信心。去年因緣巧合,來到馬德里學習,很高興能夠親近道場,和大家一起修行,將佛法實踐在生活中。

徐安琪分享學佛的經歷,從一開始家人的帶動、參加道場三好兒童夏令營,到成為輔導老師,帶領小朋友,這期間幾度心境轉換,也從中了解教學相長的意義,懂得用「同事」化導頑強,用「愛語」助人歡喜。

魯欣雨是留學生,自小多次離家求學,常年漂泊的經歷讓他缺乏歸屬感。但是因為同學的接引,認識了佛光山,並參加了歐洲佛光青年營,體會到信仰能夠幫助自己找到人生的意義,心悅誠服地接納了佛教,佛教也同樣接納了他,讓他對西班牙佛光山產生了深深地歸屬感。

國際佛光會西班牙馬德里協會督導吳金蘭因為青年的表白而感動流淚,看到他們因學佛、行佛受益匪淺,作為長輩,欣喜又慚愧。佛光青年小小年紀,知道自己的責任,發揚「佛教靠我」的精神,讓人間佛教後繼有人。

馬德里協會會長池謙蓉如數家珍地回顧青年的成長。副會長徐建東表示,馬德里青年團很棒,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走出去,「不僅讓更多人認識我們,也在交流中認識自己的不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西班牙佛光山監寺覺心法師總結,青年提到的很多中心思想都發人深省,佛光人要將心胸打開,傳承信仰,將佛法運用在生活,人生更會順利。也鼓勵家長帶孩子親近道場,培育未來的新希望。

最後魯欣雨以一曲優美動人的古箏曲〈雲水禪心〉為整場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
12345678910第1 / 457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