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22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佛光新聞> 紐約青年團參訪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領略佛畫佛雕之美

佛光新聞

字級

紐約青年團參訪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領略佛畫佛雕之美

【人間社 平醯 紐約報導】 2022-04-24
兩年疫情之後,佛光山紐約青年團於4月20日第一次辦實體文化之旅,在大都會博物館仍有人數管制下,共有12位青年參加,每位青年都非常的興奮能夠有機會到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這座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學習佛教文物」。

大都會博物館的館藏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時期,保存了世界各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館內超過200萬件的永久藝術收藏品,除了擁有大量的畫作、雕像、瓷器等藝術品外,更有大型展覽品,連埃及的古蹟也能原樣呈現,令人嘆為觀止。

這一次特別請到大都會博物館佛教文物的解說員 Deam Malouta 為青年們介紹,Deam Malouta 介紹一幅壁畫,最早由美國著名牙醫、中國藝術品收藏家Arthur M. Sackler收藏,Deam 說,這幅佛像壁畫最早由巨幅壁畫《藥師經》繪於元代,即西元13-14世紀,由山西洪洞的廣勝寺,也是最早的寺廟之一而出,在軍閥時代,寺院信衆為了籌款修建,就賣給當時的兩位軍人,然後又間接地賣給美國著名牙醫,中國藝術品收藏家Arthur M. Sackler收藏,這一位牙科醫生捐給了大都會博物館。從藝術上看,這幅壁畫融合了中國佛畫技法。

青年Alice chen 問起「為什麼要有壁畫呢?」Deam說明,藉由壁畫描寫對佛陀寄託釋家宗教情懷,讓芸芸眾生在慈悲容顏的感召下,領納佛陀的「心法」;亦是安撫人們心靈的藝術。

佛像造型沿襲唐代審美觀,以豐滿為美。「法像」展現了仁慈、寬容、智慧、禪定的內心世界。除了藥師佛坐座,其餘諸菩薩將軍,左右有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結跏趺坐於蓮花寶座之上。

Deam特別介紹在西元4-5世紀的釋迦牟尼佛立像,犍陀羅佛像藝術風貌,工藝水準頗高,大多在這個時期犍陀羅造像大多以石、泥等爲主要材質,用青銅造像相對來說較爲少見,因此更加凸顯出此像文物價值之高。

青少年Joy Huang 非常的好奇問「為什麼那個時期的佛陀聖像比較瘦,在我們紐約道場殿堂佛像比較圓滿?」Deam 說明,佛像會以當地的文化及環境而有所不同,如是犍陀羅佛像的特色,就是在異中求共,佛像一定要跟當地的人長得一樣,不然怎麼能夠安撫到他們的身心靈」

這次的文化之旅,讓青年瞭解,印度到中國的佛像原來會按照歷史而有不一樣的形象,也是度眾生的方便。

青年圍團長jaron智傑分享,很感謝傳燈分會會長陳澄慧安排大家遊歷「大都會博物館」,更能瞭解佛教歷史機會及學習,雖然來過幾次大都會,但都沒有機會可以深入瞭解,對於佛像經過不一樣的歷史背景就有不一樣的面貌呈現,真的值得一看的館藏,讓大家大開眼界,真的很開心,也從中再次深入瞭解佛教歷史的見證。
12345678910第1 / 928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