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覺培法師娓娓道來星雲大師打破傳統佛教框架的思惟,以各種方式弘揚人間佛教。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左)覺培法師(右)於未來與希望講座主視覺看板前合影。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左)致贈講座紀念光碟予覺培法師(右)。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講座結束,覺培法師(右3)接受獻花。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覺培法師表示,惠中寺坐落在熱鬧的市區,啟動一連29場的講座,邀請各界菁英,從不同面向為民眾注入身心安頓的力量,是來自星雲大師的智慧。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惠中寺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 覺培法師談變革中的領航者–星雲大師
2022-06-14
佛光山惠中寺2022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6月12日禮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執行長暨金光明寺住持覺培法師,以「變革中的領航者」為講題,回顧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藉由種種方式推動人間佛教,弘揚佛法,為佛教開創新局,傳揚五大洲的歷程,並闡述其背後所代表的時代意義。
覺培法師一開始即提到,惠中寺坐落在熱鬧的市區,與過去深居山林的寺廟大不相同。啟動一連29場的講座,邀請各界精英,從不同面向為民眾注入身心安頓的力量,也大異於過去寺院只有法師講經說法的傳統佛教,而這樣的轉變,正是來自星雲大師的智慧。佛教在這個時代要能安頓人心,就要能因應社會,契機且貼近人間疾苦,能提供「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給需要的人,才能真正安頓人心。所以真正的修行是從人我之間開始,六度要在人群中修,佛法才能貼近生命。
覺培法師請大家要「以史為鑑」,佛在世時,佛法何等興盛,而如今佛教在印度卻只剩殘敗的遺跡,如果不能讓佛教在人間生根與實踐,歷史可能重演。宗教要普及化,傳承才有希望。人間佛教需要走入民間,讓民眾容易親近、實踐,進而內化融入生活,而不只是一門知識,或學術研究的材料。
星雲大師創建佛光山,以一位弘法的領航者,顛覆一般人對傳統佛教的認識,在1957年就以一位僧青年的身分,對佛教提出針砭,指出要辦講習會、弘法大會,佛教要國際化,培養佛教英語人才,要與教界多往來,佛教要組織化,要下鄉去,要開辦佛學院。覺培法師說,大師最重視教育,從壽山佛學院、叢林學院、創建佛光山,都是為了教育、培養人才。大師也帶著佛光山所有弟子走出去,開拓佛教新面向,讓人間佛教能遍滿全球五大洲。
於是在以基督教為上的年代,在宜蘭敲鑼打鼓,深入大街小巷,以擴音器喊著「咱的佛祖來了!」以幻燈片、話劇、歌詠隊弘法,設補習班,辦幼稚園,花車遊行慶佛誕。為讓北部信徒有休息歇腳之處,創立福山寺,興建朝山會館供信眾食宿。高希均教授形容星雲大師從一無所有,到現今全世界無所不有,是給出來的。
1978年建立西來寺,讓佛教立足台灣,向西方拓展,走向世界。1985年星雲大師退位,交棒傳承,改寫佛教史,讓佛教有了選舉制度,也讓年輕人有機會發揮。樹立制度領導,讓信徒依法不依人。1991年成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隔年成立世界總會,集合信徒力量,凝聚向心力。接著創辦西來大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南天大學及光明大學,成為漢傳佛教開辦高等教育之先驅。
1992年世界總會成立之時,洛杉磯正經歷種族暴動,星雲大師以「歡喜與融合」為主題;1997年香港回歸則以「自在與圓滿」安撫香港人民不安的心。接著為了讓佛教向下扎根,成立青年團、童軍團。創設人間衛視,讓家庭即道場,客廳即教室。2000年開辦《人間福報》,讓佛教擁有發言權。
2002年創「人間佛教讀書會」,建構學習型組織,使佛光會成為聯合國NGO諮詢委員,擁有國際參與權。2009年成立三好體育協會及啦啦隊,增加佛教人口。2015年創立「傳統宗教總會」,促進宗教融合及社會和諧;成立「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團結佛教,促進佛教發展。2016年成立「中華古今人文協會(傳道協會)事業群」,成立社會企業,護持佛教文化事業。 2011年成立「綠色公益基金會」推動環保。
覺培法師表示,星雲大師彰顯領航者的內在特質:「勇於反省、不忘初心、虛懷若谷、慈悲無畏、平等不二、無私無我」,以般若空性、慈悲智慧推動人間佛教,讓大家都能在佛法中受益,在動盪的時代裡能安頓身心。期勉大眾都能攜手共同實踐佛法、傳佈佛法,讓生命擁有無限的價值。
覺培法師一開始即提到,惠中寺坐落在熱鬧的市區,與過去深居山林的寺廟大不相同。啟動一連29場的講座,邀請各界精英,從不同面向為民眾注入身心安頓的力量,也大異於過去寺院只有法師講經說法的傳統佛教,而這樣的轉變,正是來自星雲大師的智慧。佛教在這個時代要能安頓人心,就要能因應社會,契機且貼近人間疾苦,能提供「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給需要的人,才能真正安頓人心。所以真正的修行是從人我之間開始,六度要在人群中修,佛法才能貼近生命。
覺培法師請大家要「以史為鑑」,佛在世時,佛法何等興盛,而如今佛教在印度卻只剩殘敗的遺跡,如果不能讓佛教在人間生根與實踐,歷史可能重演。宗教要普及化,傳承才有希望。人間佛教需要走入民間,讓民眾容易親近、實踐,進而內化融入生活,而不只是一門知識,或學術研究的材料。
星雲大師創建佛光山,以一位弘法的領航者,顛覆一般人對傳統佛教的認識,在1957年就以一位僧青年的身分,對佛教提出針砭,指出要辦講習會、弘法大會,佛教要國際化,培養佛教英語人才,要與教界多往來,佛教要組織化,要下鄉去,要開辦佛學院。覺培法師說,大師最重視教育,從壽山佛學院、叢林學院、創建佛光山,都是為了教育、培養人才。大師也帶著佛光山所有弟子走出去,開拓佛教新面向,讓人間佛教能遍滿全球五大洲。
於是在以基督教為上的年代,在宜蘭敲鑼打鼓,深入大街小巷,以擴音器喊著「咱的佛祖來了!」以幻燈片、話劇、歌詠隊弘法,設補習班,辦幼稚園,花車遊行慶佛誕。為讓北部信徒有休息歇腳之處,創立福山寺,興建朝山會館供信眾食宿。高希均教授形容星雲大師從一無所有,到現今全世界無所不有,是給出來的。
1978年建立西來寺,讓佛教立足台灣,向西方拓展,走向世界。1985年星雲大師退位,交棒傳承,改寫佛教史,讓佛教有了選舉制度,也讓年輕人有機會發揮。樹立制度領導,讓信徒依法不依人。1991年成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隔年成立世界總會,集合信徒力量,凝聚向心力。接著創辦西來大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南天大學及光明大學,成為漢傳佛教開辦高等教育之先驅。
1992年世界總會成立之時,洛杉磯正經歷種族暴動,星雲大師以「歡喜與融合」為主題;1997年香港回歸則以「自在與圓滿」安撫香港人民不安的心。接著為了讓佛教向下扎根,成立青年團、童軍團。創設人間衛視,讓家庭即道場,客廳即教室。2000年開辦《人間福報》,讓佛教擁有發言權。
2002年創「人間佛教讀書會」,建構學習型組織,使佛光會成為聯合國NGO諮詢委員,擁有國際參與權。2009年成立三好體育協會及啦啦隊,增加佛教人口。2015年創立「傳統宗教總會」,促進宗教融合及社會和諧;成立「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團結佛教,促進佛教發展。2016年成立「中華古今人文協會(傳道協會)事業群」,成立社會企業,護持佛教文化事業。 2011年成立「綠色公益基金會」推動環保。
覺培法師表示,星雲大師彰顯領航者的內在特質:「勇於反省、不忘初心、虛懷若谷、慈悲無畏、平等不二、無私無我」,以般若空性、慈悲智慧推動人間佛教,讓大家都能在佛法中受益,在動盪的時代裡能安頓身心。期勉大眾都能攜手共同實踐佛法、傳佈佛法,讓生命擁有無限的價值。
最新消息
心保和尚關懷怡朗佛光緣 勉勵不忘初心共成佛道
2025-11-19雪梨三好四給二手市集 推動佛教環保惜福理念
2025-11-19佛光山西澳中華學校年度成果展 再創華語教學亮點
2025-11-19般若之旅安頓身心 南天寺三日禪為東西方學員注入正念
2025-11-19北美印地安喬克托全球帕瓦節 佛光山是唯一受邀佛教團體
2025-11-19中國大陸僧信訪問團 參訪萬年寺
2025-11-19紐約幼童軍社區行動 清掃逾2百袋落葉
2025-11-19守護星雲人間音緣音樂會 以樂音傳遞真善美
2025-11-19巴西華僑運動會 逾2千華僑延續使命接力傳承
2025-11-192025第十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宜興開幕
2025-11-19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