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我們
星雲大師讚頌會 佛光人、愛樂人連袂獻上歌聲與樂音
2023-03-26依空法師里斯本說因緣法 佛光人汲取人生智慧
2023-03-26〔寶島采風〕後山傳奇寶桑庄 東海岸吹南島風
2023-03-26生命關懷事業與文化知識經濟結合 集集能德寺辦理示範活動
2023-03-26星雲大師讚頌會 以師心為己心
2023-03-26巴西香精課 如來之子家庭學藝經營
2023-03-26心定和尚獲頒道德領袖阿育王支柱獎 所有的光榮歸於星雲大師
2023-03-26慧知法師講演「永恆的星—星雲大師的般若智慧》 佛光人受益法喜
2023-03-26彰化友愛隊公益關懷 與長者三好四給同歡樂
2023-03-26做真實世界中自己的英雄 從電玩看正當休閒
2023-03-26
放眼國際
心定和尚獲頒道德領袖阿育王支柱獎 所有的光榮歸於星雲大師
佛光山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於日前榮獲由泰國皇室頒發的「道德領袖阿育王支柱獎」(Ashoka Pillar of Moral Leadership Award),是2023年唯一獲得此殊榮的華裔僧人。在異國他鄉為人間佛教、為佛光山爭光,心定和尚將所有的光榮歸於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傳承及實踐大師「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的弘法精神。 「道德領袖阿育王支柱獎」由泰國皇室代表泰國佛教促進中心(Buddhism Promotion Center of Thailand)所頒發,授予對泰國及佛教有貢獻的人物或機構,褒揚受獎人成為泰國人民及佛教徒的好榜樣。心定和尚於3月9日親臨摩訶泰育瓦拉朗沙里皇家大寺院接受全國性的表揚,並由泰國頌莎瓦麗王妃的妹妹蒙鸞莎麗吉蒂雅功代表頒發「道德領袖阿育王支柱獎」的獎座。 此獎的評選始於2015年,以阿育王柱為名、以四隻獅子立於阿育王柱上為獎座特征,象征著受獎人向世人宣揚佛法,如獅子吼迴盪在四面八方,未來更要成為佛教的頂梁柱。 今年共有240位來自政商、教育學術、藝術、大眾傳播、佛教界等各領域人士獲獎,僧人共38人,而心定和尚是在場唯一的外籍華裔僧人獲此獎項。 心定和尚長期於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及瑪古德大學任講師宣說佛法,利益廣大的學生,不僅擔起弘法重任,更為泰國佛教培育了不少優秀的僧伽人才;尤其心定和尚慈悲喜捨、恭敬謙和的僧格更是深受當地人民敬仰,因而獲此殊榮。此獎項象徵著人間佛教在泰國的扎根及本土化,並獲得全國人民的認可與接受。 對於能在泰國獲此殊榮,心定和尚表示,在異國他鄉為佛光山爭光,所有的光榮歸於星雲大師。對於大師的器重,感恩之心實在難以言喻。也衷心希望泰華寺開啟教育事業,成為中泰文化交流重點,讓南傳佛教國家可以更加普遍認識大乘佛教大慈大悲的精神,以不負大師對南北傳佛教融合的最初盼望。 星雲大師數十年來一直致力於南北傳佛教融合,早在1963年更親自到泰國沙極寺拜訪泰國第十五代僧王頌德帕桑卡拉查尊者、到皇冕寺拜訪泰國法宗派僧王摩訶威力尊長、佛教大學、宗教廳、泰國各大佛寺、教育部、僧伽醫院等,同年泰王蒲美蓬在皇宮內接見大師,並贈予泰文《大藏經》;期間也參與中泰佛教辯論會,讓國際佛教團體之間交流與合作,為南北傳佛教的交流開啓新篇章。 2000年,時任泰國總理乃川親自頒發「佛教最佳貢獻獎」予星雲大師,感謝星雲大師數十年來創辦教育、培養人才、寫書著述、在全世界宣揚佛教,接引當地人士學佛,增加佛教信仰人口等貢獻。2003年及2004年,大師分別獲頒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榮譽博士及瑪谷德大學宗教佛學榮譽博士學位。 大師曾說:「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我自己很平凡,也很快樂。當我們有所進步時、被人讚譽時,一切的榮耀都應當歸佛陀。即使我們為教犧牲,為常住效勞,為社會奉獻,為眾生捨命,所得到的一切光榮也應該全部歸於佛陀。」心定和尚依教奉行,謹遵大師教誨,在泰國傳承人間佛教。 另外,心定和尚秉持著星雲大師「三好四給」的精神,長年致力於泰國曼谷的慈善及社區關懷,尤其疫情期間贈送口罩、氧氣機、防疫愛心袋、關懷兒童、愛心午餐、提供場地予其他宗教徒進行祈福法會等,對曼谷市、市民及孤兒院有極大貢獻,因此於2022年12月14日獲曼谷市市長查察西提潘頒發「曼谷市市長獎」。亦因捐贈輪椅、大悲咒水及其他醫療器材等予當地醫院,減緩醫療資源缺乏問題,於今年3月22日獲頒「曼谷醫務局獎」。
洛杉磯協會喜訊連連 葉玉景獲頒婦女成就獎
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喜訊連連,繼副督導長黃少芬當選加州眾議員第35選區傑出女性後,協會副會長葉玉景也當選加州參議員第30選區婦女成就獎,3月18日於拉朋地市(City of La Puente)接受該區參議員艾丘利塔(Bob Archuleta)頒獎表揚。陪同出席的有佛光山西來寺監院依宣法師、妙西法師、洛杉磯協會會長吳帥倫、督導長柯玉琴,副會長周潮森、蔡月琴及督導郭雯玲。 三月是美國的女性歷史月,自從1987年國會宣布並得到當時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支持後,每年政府和參眾議員選區,都會在這期間表揚在各領域有成就的女性。本次婦女成就獎共有17位婦女獲此殊榮,他們散布在政府機構、醫療護理、社會福利、教育單位、社區服務、慈善和商業發展等不同領域。參議員讚歎葉玉景離開越南到美國的勇氣,從創業經商到投入義工行列服務社區,這樣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葉玉景從2008年開始在西來寺做義工,源起於看到知賓穿著旗袍莊嚴端莊,心裡也很想和他們一樣,因此加入寺院知賓組和國際佛光會,從此開啓他為大眾服務之路。因為公公佛事的因緣而加入助念組,不論是知賓或助念組,行堂招待或助念告別佛事,只要常住需要,他一定立刻趕到,在西來寺常能見到他忙碌的身影。當選為聖博分會分會長後,除了承擔義工工作,他更全心投入佛光會會務為會員服務。2017年擔任協會副會長後,擔負更多責任,並連續擔任供僧法會和新春平安燈會總幹事數年,近年來負責推廣「蔬食A計劃」,為環保減碳盡一份心力。 葉玉景表示,非常感謝西來寺常住和佛光會給予服務大眾的機會,從服務別人之中學習到很多,也得到很大的喜悅和回饋,內心非常感恩。今後更要追隨星雲大師的腳步,推廣人間佛教,把三好四給傳布到每個角落。 值得一提的是,頒獎典禮中參議員特別介紹西來寺給與會大眾,並鼓勵大家到北美最大之一的莊嚴佛教道場參觀。
覺誠法師與土耳其大使會面 持續以慈悲關懷災民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東南亞副祕書長覺誠法師,以及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聯合會中馬協會慈善組長柯美芳、東二分會李嘉莉等三人,3月21日前往吉隆坡土耳其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和大使Emir Salim Yuksel見面。 Emir Salim Yuksel感謝國際佛光會對土耳其地震災民的關懷及幫助,用飛機以及貨櫃送去近500,000馬幣(約12萬美元)的物資,包括了太陽能燈、毛毯、行軍床丶兒童衣物、牛奶粉等。Emir Salim Yuksel表示,土耳其是個美麗的國家,有歷史古蹟,有美麗的風景勝地,歡迎大家日後到土耳其參訪旅遊。 Emir Salim Yuksel提及,現在災民最需要的是住宿房子,當地還不斷有餘震,災民不敢住在震損的房屋內,都住在帳篷,目前貨櫃屋是最好的臨時屋。 對此,覺誠法師表示,物資及食物,土耳其已漸漸可自足供應。佛光會將著手捐贈臨時貨櫃屋,給土耳其的災民,作為他們臨時棲身之所。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本著國際佛光會創會會長星雲大師「以慈善福利社會」的精神,關懷世界災難,阿富汗、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土耳其的天災,都給予最快最迅速的協助。
教育人文
東禪寺社教班暨兒童佛學班聯合開課典禮 快樂學習行三好
佛光山東禪寺3月19日舉辦2023年社教課程聯合開學典禮,約350名兒童佛學班、青少年e樂園班學生及家長們踴躍出席,國際佛光會東禪區各分會會長受邀參與。 佛光山東禪寺社教監寺有航法師在致詞中表示,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要發願學習行「三好」: 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以培養慈悲心及增長智慧。 有航法師也提到,孩子們在佛門中所學到的知識和外面是不一樣的,譬如佛門禮儀、培養團隊精神、與人溝通技巧及三好、四給理念,都會帶給孩子們身心靈健全的成長,而且可以讓孩子們以快樂的心來學習。 應邀出席開學典禮的駐馬來西亞台北文化經濟辦事處僑務組長楊修瑋介紹僑生台灣升學申請入學資格,及專班3+4學程,與畢業後的出路,為青少年提供不一樣的升學管道。 眾人齊唱《三寶頌》開場,節目表演時安排東禪社教班24節令鼓班多位才華橫溢的學生上台表演,東禪青少年e樂園學生演出精采的《三好歌》,獲得家長及學生們如雷的掌聲。 東禪青少年e樂園班學生涂勇學以吉他自彈自唱《我相信》歌曲,為開學典禮儀式圓滿落幕。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聯合東禪第二分會會長黃瀚霆、東禪美術分會會長鄭兆洺、東禪教師分會會長曾俊萍等人出席開學典禮。
南華大學辦學獲肯定 繁星推薦分發率近九成
112學年度大學繁星推薦管道於3月21日公告第1類至第7類學群錄取結果,根據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指出,因受到少子女化影響,今年有141系繁星推薦出現缺額,總計缺額1,330個,較去年增加411個。缺額以及考生後續放棄入學資格後出現的名額,將回流到分發入學管道招生。而位在嘉義的佛光山南華大學近年來以「生命教育、環境永續、智慧創新、三好校園」之辦學特色發展,辦學績效表現亮眼,繁星推薦分發率也近九成,足見該校辦學深獲考生及家長肯定。 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表示,為減輕學子的經濟壓力,近年持續施行「在校4年公立收費」、「奬優扶弱」及「海外學習」制度,更挹注經費與資源協助各系所發展重點特色, 讓學生能在優質的環境下學習。每位學生4年來約可省下近20萬元,依入學成績亦可獲得海外學習獎勵金,鼓勵學生開拓國際視野。為造福經濟不利的學生,另也提供加碼補助的生活扶助金,讓學生減輕負擔、安心學習。除此之外,在推動「跨領域課程」、「職場體驗或實習」及「海外學習」等方面,皆有極佳的成效,也是考生選擇就讀的重要因素。今年滿招學系包含財務金融學系、旅遊管理學系、生死學系、幼兒教育學系、文學系、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建築學系、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資訊工程學系、自然生物科技學系等11個學系,其中第二類及第三類學群之學系皆100%滿招。 為提升學生競爭力,該校更開設20個跨領域學分學程,鼓勵學生發展多元專長,培養具備統計與數據分析能力、程式設計AI操作能力、財經素養、永續經營等跨領域通識能力之外,也培育學生跨界思考及跨域整合的創新能力。此外,也於校內建置100多個實作場域,並透過產學合作,引進產業能量,將課程融合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推動實習或職場體驗,提升學生職場實務能力,目前已與560家企業簽訂產學合作協定,與986家機構簽訂實習及職場體驗合作,提供學生多元的職場體驗,畢業即可與職場無縫接軌。畢業生就業率平均達95%,雇主滿意度達89.17%,顯示南華畢業生相當具有競爭優勢。 南華學生能在社會上獲得高度評價,其重要關鍵,就是推動生命教育及落實三好運動精神,培養品德與專業兼具的人才。為讓繁星推薦錄取新生深入瞭解學校環境與課程規劃,該校也將於3月26日舉辦「繁星推薦新生親師座談會」,同時各系學長姐也將分享學習歷程及經驗談,讓新生能及早做好大學的生涯規劃,贏在起跑點。
好苗子繁星錄取台大、清大 科系選擇深受師公啟發
112學年度大學繁星推薦3月21日公布錄取結果,佛光山普門中學「好苗子人才扶植計畫」的駱巧庭、陳映凱,分別錄取台大、清大,他們分享讀書方法就是善用瑣碎時間、多聽多問。尤其繁星除學測成績外,也有採計在校成績,因此兼顧好每學期、每個科目都很重要。另外,他們最敬愛的師公、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倡導的「三好」,甚至啟發了對於科系選擇的想法。 駱巧庭錄取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公共行政組,他的讀書祕訣就是善於管理時間,每天早上安排好一天要做什麼,「這樣就不用花時間再想:『等一下要幹嘛?』然後用每節下課時間複習前一天的上課內容、背英文單字。」 駱巧庭說,他念書時會先將全部章節讀過一遍,再用自己的想法、邏輯統整內容,老師指派的作業、報告,都要認真完成。至於選擇台大政治系公行組,是受到師公「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啟發,希望未來能將所學用在幫助社會大眾上。 陳映凱錄取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這個科系結合了生物、醫學、環境和工程,他希望可以開發器材,用來改善醫療和生態環境。提到讀書方法,就是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要發問,複習時先將課本先讀過一遍,回想老師上課的內容,再作成筆記統整。 陳映凱另分享報考其他學校準備書面審查的心得,對自然數理有高度興趣的他,本身就是相關比賽的常勝軍,更錄取教育部委託中山大學辦理的「高中生物科學資優生培育計畫」,還有參加科學營、英文比賽等經歷,這些平時就要詳實記錄,製成學習歷程檔案,屆時都有助於書審。 普門中學校長蔡國權表示,普中今年繁星推薦整體錄取錄達9成2,近年也都有9成以上。學生會自訂讀書計畫、互相討論問題。普中是一個溫馨大家庭,養成學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好苗子們深刻感受到師公的關懷,更明白要靠讀書翻轉人生。另外由於是住宿型學校,能夠培養生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師生朝夕相處,無論快樂、難過的事都彼此分享,更能凝聚向心力,激發向上的力量。
慈善公益
巴西協會捐贈輪椅 身障人士行動自主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巴西協會3月17日,在如來寺舉辦「輪椅捐贈」有300台輪椅活動。督導石曉雲表示20年前如來寺曾辦輪椅捐贈,因應大眾的需要,再次舉辦,聖保羅州11個城市的政府、慈善單位、殘障院等,近百人與會。 住持妙佑法師表示,感謝國際佛光會巴西協會會長許永隆及各位巴西佛光人,眾志成城,認捐300餘台的輪椅,嘉惠身障人士。特別感謝長榮海運總經理曾彥勳,以及聖家醫院主任Ronaldo醫生及團隊共襄盛舉,讓輪椅得以順利進口;以及如來寺功德主林劉素花出資、出力,協助聯繫溝通、聖保羅第四分會孫程泰督導的協助溝通採買,大家的善心協助,向大家一併感謝。佛光人持續秉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給人方便、關懷社會的精神,為巴西社會帶來溫暖。感謝受贈單位給予我們結緣的機會。 國際佛光會巴西協會會長許永隆感謝長榮公司贊助運費、聖家醫院協助進口和所有巴西佛光人的踴躍贊助,藉此因緣一起修福修慧,讓此善舉順利圓滿。 科蒂亞市副市長Angela Maluf表示,這是很感動的時刻,輪椅不只可以給人方便,它也賦予了身障人士一雙翅膀,讓他們可以展翅高飛獲得行動的權利,如大師對佛光山與佛光會的譬喻,如鳥之雙翼,讓佛光山與佛光會的弘法更加的開闊興盛。 國際佛光會巴西協會理事Miguel Pereira Neto致詞,感謝巴西協會的愛心和各位佛光人的發心贊助,在妙佑法師的帶領下促成這次的發放。闊別20年佛光會再次舉辦輪椅發放,這是一項慈悲的善舉,感謝長榮海運和聖家醫院的協助,及所有善心人士的贊助,大家一起關懷社會上的弱勢群體,這也是大師要我們做的工作。 曾彥勳表示,關心弱勢、回饋社會是長榮公司的一貫宗旨,感謝與國際佛光會合作的機會。聖家醫院Ronaldo醫生表示,醫院近500年來以慈善醫療為目的,參與人道救援,感謝社會人士對醫院的照顧,藉此感謝華人社會,尤其是林劉素花長期在醫院的付出。 許永隆和妙佑法師頒發感謝狀給聖家醫院、長榮海運巴西公司、林劉素花和孫程泰。 來自São José dos Campos市政府醫療復健科長Artila Cartaxo代表受贈單位感謝佛光會和常住,此批輪椅解了市府的燃眉之急。巴西協會進口的366台輪椅,分別捐給4個州、18個城市、40個單位。今天出席的有聖保羅州11個城市的代表,在儀式後紛紛向義工領取相關數量輪椅。活動結束前,大眾在成佛大道合照,為活動留下感動的印記。 出席者尚有瓜拉雷瑪市長夫人暨慈善福利局局長Carmen、科蒂亞市市議員Sergio Luiz、旅遊局局長Nelson、福利慈善局主任Marilice、蘇莎諾市環保局局長Andre、南美洲聯誼會主任委員斯碧瑤、如來寺法律顧問Rosane律師、巴西華僑慈善基金會會長劉國華、巴西緊急援助義工小組組長支黃秀莉、聖保羅個分會督導、會長、會員及聖保羅州11個城市的政府、慈善單位、殘障院等,近百人與會。
邁阿密佛光人 養老院帶進歡樂
西洋的3月17日聖派翠克節(St. Patrick’s Day) ,原是愛爾蘭的文化傳統節日,愛爾蘭移民將聖派翠克節帶入美國的習俗,流傳至今已有160多年。邁阿密佛光人於3月12日提前將歡樂氣息帶進道場附近的Active Senior Care 養老院,邁阿密協會會長梅寒錚、慈善關懷小組張鳳瑛及西棕櫚灘分會會長鄧艷華等7位義工,頭戴三葉草髮箍,身穿綠色衣,讓院內長者感染節日的氣息。 Active Senior Care 養老院的住民多為坐輪椅者。邁阿密佛光人不忘叮嚀長者多活動雙手,唱歌保持心情愉快,身體就會健康。義工們與長者一起做手部運動,牽著長者的手讓他們感受被關懷的溫馨。節目安排三好、四給帶動唱,尋字遊戲傳達人間佛教的理念,並以彩帶舞,扇子舞分享中華文化的樂趣。長者們在佛光人優雅的佛號聲下,感受到心靈的祥和與快樂。 養老院的護理人員深深地被佛光人的慈善愛心感動,不由自主加入歡樂行列,唱歌跳舞與大家互動。一首〈佛光照耀著您〉將歡樂氣氛推向高潮,每位長者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96歲的Pedro爺爺,視覺雖不好,但憑著他的聽覺,從歌聲中感受到歡樂氣氛,不時雙手擺動,臉上綻露笑容。也有長者,坐在輪椅上,跟隨音樂節拍,雙腳嘗試在地上緩慢移動。 佛光人看到長者們努力的讓生命綻放,內心甚感欣慰。趙宸億第一次參加慈善關懷長者活動,活力充沛的她讓長者感受青春的快樂。宸億表示很高興有機會能夠實踐「給」的力量,傳遞歡喜給孤獨的長者。看到長者如同親奶奶,長者臉上的笑容深深感動著她,並發心要持續關懷長者。
大馬半島南部嚴重大水災 佛光山即時到災區送暖
「洪水無情.人間有情!」大馬半島南部自3月1日起持續降雨、河水上漲,導致10個鄉鎮突發大水災,災黎人數至今已近3萬。馬來西亞佛光山、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及星洲日報基金會聯合發動賑災行動,立即啟動柔佛州水災救援機制,為受災戶獻上及時援助。佛光山的眾法師、佛光民防部隊及義工們,已經在第一時間馳援災區。 這項救援機制由佛光山新馬寺住持如彬法師及國際佛光會南馬協會會長林培傳擔任總指揮;新馬寺、南馬協會及東禪寺負責救援物資;參與救援的隊伍由慧護法師擔任隊長,以及佛光民防部隊及各地佛光義工所組成。 如彬法師指出,當獲悉災情後便馬上啟動救援機制,各區佛光義工也紛紛投入救援行動,到居鑾、峇株巴轄、拉美士、三合港、甘拔士等鄉鎮施援。 東禪寺與新馬寺也結合社區的力量,籌集物資送至災區。此外,佛光人也聯合當地佛教組織,齊力為災黎烹煮熱食。 如彬法師指出,受災的鄉鎮相不遠,但由於道路被水淹沒,路途充滿險阻,不過,佛光義工們不畏艱險,3輛大卡車已經將救援物資送達災區。 如彬法師帶領著多位法師及義工們深入災區,除了派發救濟品,也為災黎,尤其是獨居老人和患病者清理垃圾。新馬寺也正在發動「守護柔州災後社區服務」活動,招募社區義工,共同為災黎清理家園。 兼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東南亞區副秘書長覺誠法師說,由於地球環境惡化、生態失衡,天氣劇變, 導致世界各地天災頻頻發生。 覺誠法師指出,去年底巴基斯坦發生大水災,上個月土耳其發生大地震,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心保和尚指示下,馬來西亞佛光聯合會立即展開救援行動,迅速運送數以千噸的賑災物資到災區。他說, 現在水災發生在自己的國土上,佛光人更加義不容辭的展開救援行動。我們是秉持「不忍眾生苦」的精神,跨越宗教和族群藩籬的幫助災民。 覺誠法師表示,佛光山、國際佛光會與星洲基金會在慈善公益活動上合作多年,捐助了數以百萬計的災民,這次賑災活動也是合作無間。 星洲日報基金會副主席蕭依釗說,佛光山、佛光會的僧信一直在實踐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真義,在人間行菩薩道,扶貧救災不遺餘力。感謝佛光山、佛光會願意邀請星洲基金會成為合作伙伴。 她說,這次南馬洪水來得令人措手不及,在救災群組裡,看到佛光人在覺誠法師號召下,日夜兼程,迎著暴風雨,不顧車子撞進坑洞或水溝的危險馳援災區,心裡非常感動。
生活休閒
佛光山三寶寺佛畫課 畫出心中歡喜
佛光山三寶寺第一堂佛畫課於3月18日開課,學員歡喜再次回到課堂上課,這是第二期佛畫課,學員有了第一期的基礎,慢慢建立起畫畫的信心。佛畫老師余玲珠感謝常住再次開辦課,雖然來回車程四個小時,但歡喜將所學教授於其他學員,每次看到學員提筆作畫,雖然每個人程度不同,但都盡力畫出所學。 學員黎美歡分享,珍惜佛畫課程,第一次畫蓮花,會努力去學習。學員余達開說,老師教課時很有耐心,感覺畫畫要用心、耐心、細心去作畫,才能在作畫中看到意義,畫畫可以讓培養專注、平穩性情、放鬆身心。 學員盧少平表示,畫蓮花、佛相和畫花鳥蟲魚的國畫不一樣,在繪畫的過程中,會觀想蓮花清淨、出汙泥而不染的特質,畫菩薩像的時候,更是專注用心,希望能把菩薩的慈眉善目呈現於畫中;雖然功力還差很遠,但會繼續努力,感謝三寶寺法師和佛畫老師。 在海外不太容邀請到教授佛畫課程的老師,三寶寺能開設佛畫課,學員們都很珍惜,余玲珠說,只要學員想學,願意傾囊相授指導佛畫技巧。
日內瓦佛光人公益馬拉松 10公里快走比賽
為配合國際佛光會vegrun全球復蔬線上公益路跑歐洲段活動,日內瓦佛光會於4月和5月推出一系列快走活動。經過一個多月的快走訓練,5月14日,迎來第16屆日內瓦公益馬拉松10公里快走比賽。 日內瓦協會會長鄭育帶領三名佛光會員,首次代表日內瓦佛光會參加比賽。選手們身著印有選手編號的賽服,在覺芸法師帶領的20名佛光啦啦隊員的陪同下,一路歡聲笑語來到比賽起點。與近千名選手共同熱身後,於19:30出發,歷經1小時35分鐘,四位參賽會員攜手一起通過終點,進入300強。 鄭育伉儷在比賽中積極發揮帶頭作用,隨時根據會員們的身體狀態調整團隊的行走速度。會員們途中與許多外國友人互相打氣,分享素食環保理念。結下了非常殊勝的因緣。 啦啦隊員們在參賽者出發後,由副會長先生Joseph Borzykowski帶隊,途經連接法國和瑞士的「綠色之路」,穿越日內瓦湖畔著名的歷史遺跡la Grange公園,總計步行5公里後,來到比賽終點日內瓦噴泉迎接參賽者。啦啦隊裡年紀最小的蔡佳希小朋友,和專程騎車趕來助陣的藝菲小朋友,途中告訴覺芸法師,明年他們要代表佛光會參加日內瓦馬拉松的兒童賽。 會員王嬈麗抵達終點後向大家發出邀請,希望通過此次四位會員們的參賽因緣,鼓勵佛光人一起到戶外運動,帶動更多佛光人一起參加明年的馬拉松10公里路跑。 日內瓦馬拉松是歐洲最美麗馬拉松之一,路線設計涵蓋群山環繞的寧靜鄉村、市中心、美麗的日內瓦湖畔。設有八場比賽,馬拉松、馬拉松接力賽(4-6人)、半程馬拉松、半輪椅賽、對跑步者和步行者開放的10公里、Always的5公里、青少年賽(1至3公里)以及1公里親子賽。每年都吸引來自超過100個國家的數萬名跑者參加。最小的參賽者年僅3歲。
義大院長杜元坤 談健康新「膝」望
佛光山南台別院於4月24日特別邀請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以30年豐富經驗與950位鄉親分享如何挽救退化性關節炎-透過軟骨再生新技術,膝蓋磨損不動刀,及新一代膝關節軟骨細胞層片的移植治療等話題,讓健康重生新「膝」望!現場座無虛席。 台南市長黃偉哲讚譽杜醫師長期從事公益,充分實踐佛陀愛護人民的精神,而且南台別院講座及禮讚,皆能讓大眾獲得身心靈平安與療癒。市長也提及,膝蓋保持健康則人生是彩色的。講座將介紹膝蓋的健康保健,及防止肌肉流失暨膝關節的保養,精采可期。 滿舟法師開示,講座的源起於杜院長懸壺濟世行善多年,期望有因緣造福原生故鄉,回饋鄉親,今日正是台灣之光-杜元坤院長回台南的首場講座,現場也義賣杜院長新書,義賣所得全數捐作澎湖天主教惠民醫院重建基金,是超越宗教信仰的展現。 滿舟法師並提出,星雲大師也常將版稅捐贈到花蓮門諾醫院、慈濟醫院等,呼應宗教的尊重與包容。杜院長長期熱心偏鄉義診,也是守護澎湖十萬人的醫師,同時化身人間義工菩薩,勉勵大眾,世間最寶貴的是健康,在心靈應兼備:心寬自在、放下淡然、樂觀進取、感恩知足、學佛行佛及發心立願等六大保健,及擁有專業醫療、家庭支持、宗教信仰的三合一幸福人生。 杜元坤院長表示,膝蓋是承受人體重量最重要的部分,退化性關節炎會常侵犯負重關節,至於為何會有退化性關節,是因為膝關節的軟骨磨損,造成嚴重的發炎,又分物理因子造成的原發性退化性關節炎,及化學因子引發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其五大症狀有:關節疼痛腫脹、關節僵硬、出現「喀喀聲」、關節變形、大腿肌肉萎縮等,杜元坤醫師說,可採用單腿站立、蹲下及30秒坐起測試、上下樓梯等方法,來自我檢測膝關節。 杜元坤再說明,退化性關節炎的分級與症狀。共分為4級,觀察重點是在3級的「骨刺」,與2級的「關節輕微變窄」;治療的方式種類很多,尤其市面上的保健食品雖百百種,但仍需視個人本身健康狀況來選擇服用。 針對不動刀治療退化性關節炎,院長提供良方:體重控制、復健物理治療、口服藥物,及輔具的協助及注射治療。尤其以減重是首要步驟,更避免不當的姿勢來損傷軟骨,並且選對好運動,才能讓膝蓋不會痛,同時建議可選擇滑步機運動來減少膝關節的負擔,及健走要注意的事項。並提醒大家,當走路時腳會突然軟腳,或難以行走彎曲伸直且會疼痛,應該馬上就醫。 至於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的復健運動,可選擇熱身運動-關節運動併股四頭肌力訓練,強化運動-下肢肌力運動,功能運動-平衡運動,還提醒注意,適當的調整運動時間及方法。 杜元坤再為大家建立新觀念,面臨傳統的治療藥物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的情形,尤其心血管的疾病風險與藥物的劑量大小、使用的頻率、時間的長短等都有關聯,而「玻尿酸」是一種侵入性的治療,注入關節中,作用如同關節液,形成關節的潤滑保護。 「PRP關節微創注射式組織修復治療」,院長進一步講說,是退化性膝關節者的新選擇。PRP高濃度血小板的血漿,用自體抽出的血液經由離心過程得到的分離物,能夠提供人體自我修復的原料讓組織再生,更據有減少軟骨細胞壞死磨損抗發炎疼痛的功能,注射於發炎部位加速治療,PRP適用的範圍則有骨髓發炎等,是針對膝蓋注射的治療,對於強化韌帶潤滑關節腔及軟骨再生效果良好。 杜元坤再針對神經再生新突破,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幹細胞外泌體」做說明,以及未來幹細胞的EV治療OA模式,醫生特別強調,細胞外液體在臨床上是極具治療的潛力。並介紹軟骨再生法-膝軟骨細胞層片的介紹,及高位脛骨截骨術,及半人工膝關節的置換手術等多項新的治療方法。 「如何預防退化性關節炎?」醫生總結說,應該避免軟骨的傷害,訓練肌力、常常曬太陽及補充維他命D、每天500C.C的牛奶加上適當的運動來避免骨質疏鬆。 接著,杜院長再用自身「以愛執刀」來交織彩色人生交響曲為例,帶領大家深入說明,心靈健康的重要性,為今日講座揭開第二首精采曲幕。醫師描述音樂與醫療的人生,和醫療非常相似的就是「音樂」,並舉出,布拉姆斯搖籃曲、貝多芬的交響樂、及孟德爾頌的結婚進行曲、加上德弗札克的新世界交響曲等多首曲子,來描述醫療人員如何結合音樂的力量來幫助病患,善用音樂為病人妥善治療,帶領病人克服病痛走上音樂之路。他說,人生不論是出生、成長、春夏秋冬、結婚、拚事業、到最後生命終站,都與音樂息息相關。 席間聽眾詢問,外泌體治療是否有後遺症。醫生說明,外泌體的取得、細胞施打途徑、與使用時機正確與否等都會影響結果。脊椎受傷是否適用神經繞道手術? 杜院長說,神經繞道手術就是希望癱瘓者得以再重生。
文化藝術
美國佛州奧蘭多佛光人體驗藝術節 參與社區活動提升美學修養
國際佛光會佛州協會奧蘭多西區分會會長林香吟於3月18日邀集所有會員、蓮花分會檀講師Ina Denton以及妙毅法師參加大奧蘭多地區第64屆溫特帕克藝術節。 溫特帕克藝術節起始於1960年3月,是一個全由本地志願者承辦的藝術活動,每年吸引了超過25萬人次的參訪者蒞臨,今年更有超過1000位從世界各地來參展的藝術家,是全美享譽盛名的老牌藝術節。 除了專業藝術家外,每年本地(橘郡)的國中、小及高中學生,均由該校美術老師遴選優秀作品參展,整個藝術節活動長達三天,並有其他如樂團現場演奏、兒童繪畫、手作體驗等活動。 藝術節展出作品中,有中國水墨畫、色彩繽紛的油畫、木雕、彩釉、陶土、水晶、珠寶等,不論是畫作、手工藝品、都是精心製作、獨具風格;無論是傳統或創新的作品,都展現其豐富的想像力與令人歎為觀止的美感。 奧蘭多佛光人穿梭悠遊在充滿藝術氣息的街道,享受著多元文化的洗禮。參與藝術文化活動,不但可以汲取別人的創意,開拓自己的藝術視野,也響應了星雲大師強調終身學習的生活態度。 奧蘭多西區分會會員Jessy分享,透過欣賞藝術家們的創作作品,體會到這些作品背後就是一連串創新與智慧的成果,看到藝術家們將畢身的經驗與努力,透過藝術作品無私的分享給社會大眾,不也是另一種「給人歡喜」的實踐嗎? 林香吟說:「佛光山向來重視以藝術文化來推動佛教,此次參觀溫特帕克藝術節,也是為5月即將舉辦的佛誕節,作行前教育。透過見賢思齊而提升佛光人自我美學素養,腦力激盪出更人間化的藝文活動,讓大眾更方便親近佛法。」
星雲大師著作 《普門品》《改變命運的看法》法文、越南文出版
星雲大師著作《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法文版已經出版了。本書由佛光山國際翻譯中心法文資深翻譯人員陳麗萍翻譯,法國法文老師Claude Merny潤稿。本書同時涵蓋中文及法文的《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文,採用精裝本印刷,內文近200頁。有關人間佛教及星雲大師著作法文翻譯已經達到48種,重要書籍在佛光山國際翻譯中心網站進入網站https://www.fgsitc.org/ 在 Publications處點 French Publications即可以閱讀或下載。 星雲大師著作《改變命運的看法》越南文版已經出版了,本書總共有54篇法語,內文180頁選譯自星雲大師法語。由越南時代出版社Nguyễn Quốc Ðoan 翻譯,由佛光山國際翻譯中心出版。有關人間佛教及師父上人著作越南文翻譯已經達到65種,其中包括越南時代與紅德、東方及永嚴等出版社出版的以及佛光山國際翻譯中心獨立出版。
莊家勝「靜地遍路個展」 創作中的修行
花開的時刻最是燦爛,一陣雨後便紛紛落地。屏東在地藝術家莊家勝,用花的隱喻姿態與樹的晃動為造型,以藝術創作淬鍊生命歷程的「靜地遍路」個展,即日起到5月14日止,在佛光山屏東講堂佛光緣美術館展出。 莊家勝表示,「遍路」,是日本四國流傳,順沿著海岸線行走參拜佛寺的修行方式。自認在繪畫創作的過程,從下筆到作品完成也是種修行,於是將這次個展主題定為「靜地遍路」,並以屏東路邊最長見的花樹,如紅花鳳凰木、黃花阿勃勒為創作題材。他喜歡用紅色打底,經過時間累月的醞釀,紅色顏料會上浮改變原先色彩,如同蛻變,讓作品恍如活的,有生命般。 3月18日舉行開幕暨座談會,莊家勝的父親莊有明、堂姐佛光山檀講師莊月香、潮州講堂住持妙辰法師、妙文法師,以及藝術家林冬吟、陳錦嬌、陳威呈等親朋好友都出席參加。莊有明慶幸孩子與佛有緣,作品從台北到屏東,都在佛光緣美術館展出。莊月香則目睹莊家勝從抽象的當代藝術,歷鍊到充滿佛性的修行創作,除了讚歎還有感動。 有林法師表示,莊家勝的畫給人沉穩、靜心,其中有幅用落花詮釋「斷、捨、離」,讓人深思。林冬吟說,莊家勝作畫筆觸短小,像輕撫、觸摸,色彩極簡,層次豐富,像洗盡鉛華般的純粹,傳達的都是愛。莊家勝回應,過去喜用民俗的紅,後來受到文學影響,如白先勇寫的「像血一樣的杜鵑花開」,自此畫作中用的紅就不一樣了。 藝術家也是東港高中美術老師陳錦嬌認爲,莊家勝的作品構圖極微觀,讓人看到不同視角的真實,顏色強烈卻沒有侵略性;筆觸層層堆疊,卻呈現一致的協調,引發心靈的悸動。因進駐枋寮藝術村彼此認識成好友的陳威呈,直指在畫作中,讀到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相信創作就是莊家勝的「遍路」。 妙辰法師在座談會中開示,藝術創作的找路過程,如同禪宗修行的「十牛圖」,從找牛、馴牛到人牛兩忘,當再回歸到生活時,就處處都有路,處處都是機會,都是璀璨。大家看藝術展覽時,只要把心放輕鬆,何嘗不是參與一場心的法會。
全球宗教
佛光雲宇宙 現代人心靈的綠洲
因應元宇宙浪潮,佛光山與網龍網路公司合作推出帶有佛教元素的「佛光雲宇宙」,並於佛光山春節期間推出送禮活動,註冊並登入成功,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抽獎獲得禮物。幾位幸運得獎者自3月起陸續到佛光山領取獎品,他們分享「佛光雲宇宙」讓他們用一點點時間,就能獲得心靈的平靜,非常適合忙碌的現代人。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3月24日於如來殿客堂,頒獎予頭獎iPhone得獎者蔡念恩、貳獎iPad得獎者陳思詠。慧傳法師表示,弘法透過虛擬的方式傳達,可說是個全新的概念,這個趨勢也契合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揭示未來50年弘法方向中,其中「資訊」的發展。有的人在線上點燈,有的進而到大雄寶殿點一盞光明燈,可見精神領域層面是大家所重視的。 頭獎得主蔡念恩和哥哥蔡念祖,去年剛搬到大樹區興田里,跟佛光山算是鄰居,因此得知雲宇宙訊息。蔡念恩表示,他大都在中午時間使用,下午就覺得可以用很清淨的心度過。由於有推薦給周遭親友,有時使用時發現跟對方「不期而遇」,感覺很新奇。 貳獎得主陳思詠為高雄人,因為春節來到佛光山,遇到有人在推廣,於是下載使用,覺得畫面很精緻,還可調整人物的走路速度,很好上手,在佛前獻燈時,更有種被祝福的感覺。 另一名貳獎得主李大中3月18日由慧傳法師頒獎,李大中為佛陀紀念館六度塔義工,當義工資歷已有10年。他覺得透過雲宇宙可以每天禮佛,感受很好。 參獎可獲得無線耳機,有吳雨彤、夏美珍、盧湧權3人獲獎,3月13日佛光山資訊監院室監院慧讓法師,頒獎給接駁組義工夏美珍。夏美珍陪著小孩使用,沒想到自己得獎,覺得雲宇宙可以促成親子共學,孩子還會分享有那些隱藏功能。重要的是,每次覺得忙碌時,看著雲宇宙的畫面,「心都被療癒了。」 3月20日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頒獎給惠中寺青年吳雨彤,他說大雄寶殿就像佛光山的大雄寶殿,點燈結束後會有大師的法語,就當作是那天大師送給他的一句話。每當工作忙碌時,可以從中獲得5至10分鐘的平靜,因為要專注在畫面中,認為這很適合忙碌的現代人。 另一位參獎得主盧湧權為馬來西亞新馬寺的青年,將由當地法師代為頒獎。「佛光雲宇宙」將陸續推出更多功能,下載請至網址http://online.fgs.org.tw/。
馬來西亞佛光山出席齋戒月 跨宗教交流展現多元精神
為配合齋戒月來臨,3月21日晚上來自伊斯蘭、興都教、佛教、道教和天主教的5大宗教領袖和信徒齊聚一堂,於金馬宮酒店出席參加由鄭和多元文化教育基金創辦人丹斯里李金友與Al Khaadem基金會創辦人拿督賽胡先聯合主辦的「蘭花齋戒活動」啟動儀式,並進行跨宗教交流,體現花團錦簇的多元精神。 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佛光山東禪寺副住持滿慧法師、東禪寺社教監寺有航法師、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聯合會中馬協會祕書長林美珍及中馬協會理事鄭翠群等共10人出席此聯誼活動。 大會主席丹斯里李金友致歡迎詞表示,馬來西亞雖然是伊斯蘭教國家,憲法規定除穆斯林外,人民宗教信仰自由,並獲得尊重包容。如同花園百花齊放。因此當晚的聚會就是要體現和諧的一個馬來西亞。並且將展示世界最長的《可蘭經》卷軸,有新疆的回教徒一字一句的編制,甚為難能可貴。 李金友在致詞時表示,學佛過程受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影響頗多,在此特別表示致意感謝。各大宗教領袖都在致詞中表示:馬來西亞是一個展現寬容多元宗教的國家,每一個宗教都要展現出和諧,寬容諒解。 覺誠法師表示,近期這幾次走遍了幾個伊斯蘭教國家,感受到貧窮是沒有選擇宗教的。因此,宗教也沒有選擇只幫助同一信仰的人。國家發生天災的時候,佛光山與佛光會都是平等對待災民。所幫助的國家超越國界、種族及宗教。因此,所有的宗教界都應該不分彼此去幫助有困難的貧困災民。例如這兩年來,阿富汗、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土耳其、印度、馬來西亞等疫情、水災、地震等災難,佛光山與佛光會刻不容緩的立刻幫助他們,這就展現出宗教的融合以及慈悲的精神。 最後,覺誠法師也感謝丹斯里李金友的邀請,並且希望每年都能舉辦宗教領袖聚會,讓大家互相的溝通、瞭解及促進大家的認識與合作,並預祝穆斯林齋戒期間皆平安。
台梵跨宗教盛會 累積修道資糧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梵蒂岡宗教交流」,不只有與天主教教宗方濟歷史性會晤、兩場與教廷主辦的研討會,更參訪天主教神學院、世界指標性教堂等,內容豐富、知識含金量高,獲得參與的寺院教團代表熱烈回響。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十八日舉行分享會晚宴,邀來義大利男高音高歌〈You Raise me up〉與〈三寶頌〉,唱出天主教與佛教深刻的友誼。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曾說過,若他出生在歐美,一定當神父。」主席、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分享,這次因緣非常殊勝,宗教的交流與融和很美、讓大家很歡喜,「走出來後,世界是不是就不一樣了?」心保和尚認為,學習對各個宗教都是重要一環,可累積修道資糧,鼓勵大家秉持信心往前邁進,「繼續努力用宗教交流力量,帶動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一九九七年星雲大師首度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會面時,陪同大師赴阿西西訪問的邱琮傑神父,當晚也特別出席,「你們遠道而來見教宗,把台灣的佛教文化帶到梵蒂岡交流,讓我們彼此學習,促進人類和平,這是任何宗教共同努力的目標。」 ●主席團高度肯定 促進宗教團結 聯合總會首度辦理跨宗教交流活動,受到參與的諸山長老與寺院住持代表高度肯定,直呼獲益良多。 福智僧團鳳山寺住持如淨法師表示,這次行程讓他對天主教、教宗的功德、內涵有更深了解,希望未來能持續辦理相關活動,「不只和天主教,也能和其他宗教交流,促進宗教界團結。」 十方禪林開山方丈首愚法師指出,這次歡喜到梵蒂岡,有很好的啟發,首愚法師強調,除了觀摩學習天主教的長處,也不要妄自菲薄,鼓勵大家一起反思。 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即使雙腿不便,也都盡力跟著行程,做出最好的典範,悟因長老尼指出,佛教雖認真栽培人才,但尚有需要改善之處;長老尼在這次交流中深刻體會到,天主教不僅用哲學驗證教義,還更加重視如何讓信仰落實在生活中。 常務理事、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耀法師說,大師心心念念希望世間所有人如何離苦得樂,大師雖然圓寂了,「但真正的精神,永遠在我們心中」,希望交流能開啟大家的視野,未來弘化工作上能更積極。 ●感謝星雲大師 庇蔭跨宗教交流 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明光法師表示,這次聯合總會能來到梵蒂岡覲見教宗,非常殊勝難得,感謝星雲大師德澤庇蔭,也感謝很多神父用心接待和分享。 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分享,「我們就像是善財五十三參」,當中更有不同宗教的學習典範;依空法師表示,星雲大師說:「要給人因緣,自己也要創造因緣。」因此延續聯合總會優良傳統,繼南北傳、日本、中國大陸佛教交流之後,今年更是跨宗教舉行,意義深遠。 「天主教台灣主教團宗教交談委員會」執行祕書林之鼎神父參與整個宗教交流行程,透過他的即時翻譯和詳細解說,讓法師們更加了解天主教內涵,林神父分享:「整個行程讓我非常感動,和各位法師與大德同行是多美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