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大師專區 > 大師全集> 〔2022第九屆人間佛教座談會〕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智慧與天台思想的融和會通

大師全集

字級

〔2022第九屆人間佛教座談會〕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智慧與天台思想的融和會通

【人間社 陳德啟 高雄大樹報導】 2022-12-11
學界首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研究叢書》新書發布研討會第四場,在12月10日下午於佛光山東禪樓2樓展開學者與行者的精采論述,主題「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智慧與天台思想的融和會通」,由真理大學教授林志欽、政治大學教授涂豔秋主持,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研究所客座教授尤惠貞、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分別就《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暢談天台智顗與人間佛教星雲大師的關聯性、法華思想含藏的人間佛教理念。

尤惠貞表示,《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一書關懷的主題是人間佛教,以「暢佛本懷」為核心所作的人間佛教詮釋。聚焦於後世佛教傳衍的過程中,各種詮釋系統如何承繼佛陀關懷人間的教化,特别是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佛教詮釋,如何暢通佛陀度化一切衆生的本懷,以真正開展人人都可以像佛一樣證悟。

「佛陀本懷在智顗所開展的天台教觀及星雲大師推行的人間佛教中,都屬代表性的核心觀念。」尤惠貞強調,此書從更多元、寬廣的人間佛教視角,將兩人關聯起來,作為詮釋和論述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的進路。除了以人間性的角度論析天台教觀、佛光山人間佛教與社會的互動,進而產生的影響作用,更包含兩人的佛教詮釋所蘊含的佛教人間化,乃至各自詮釋所開展的生命教育。

其中,探討天台教觀訶五欲、棄五蓋、具五緣、調五事和行五法等二十五方便如何調適身心;把止觀的義理化為實踐行為,日常生活即是觀照修證,不但具有時代意義與教育功能,且與佛陀慈悲教化的教理與觀行相應。而大師不遺餘力地積極推動人間佛教於五大洲,無非是闡明人間佛教即是佛陀本懷,既彰顯生命關懷,也發揮人文療癒的效能。進而論證出兩者均蘊含人間佛教理論承傳的思想脈絡和人間修證的實踐、開展。

林志欽教授在書評時表示,此書是尤惠貞教授長年研究天台佛學、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和生命教育的心血結晶,試著從世間教化與暢佛本懷兩個面向闡述智顗與星雲大的相同之處。

永本法師以「21世紀《法華經》菩薩的應世思惟」為題,帶出《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的內容特色。提及邁入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佛教,已在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之下,舉凡教育、慈善、文化和醫療等人間關懷,都包含在佛教弘化的活動中。

接著涂豔秋教授表示,永本法師的文章類似提要式寫法,對於當代《法華經》的流通具有正面價值,他從學者的角度提出相關的學術建言,期望透過學者與行者的交流互動,學界與佛教界的互相融攝,讓每一篇論文都能增益或更上層樓。
123456789第1 / 9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