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佛光人彩繪燈籠 結緣聯誼增溫情
【人間社 楊璽樺、李美蘭 花蓮報導】2023-12-03為響應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法會燈籠彩繪比賽,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花蓮督導區各分會於11月15日至12月1日期間,在學校、社區福氣站、旅遊景點和佛光緣,辦理彩繪燈籠活動,藉此聯誼、廣結善緣,增進親子感情和會員道情交流。 佛光山月光寺菩薩小學堂和童軍團在月光寺三好教室,有多組阿嬤帶孫子來彩繪燈籠,父母孩子攜手合作,小小朋友想像力十足,將寶可夢、噴火龍、彩色點點綴畫在燈籠,還有彩繪自己喜歡的花蓮鯉魚潭端午節龍舟比賽,花蓮的山、天空、海和溪,都是孩子們的創作題目。 光復分會鄒金霞的2名孫女姐妹,姐姐簡莛倢和妹妹簡珮絜,穿著雨衣避免顏料沾到,拿起家中的《帶小地藏去旅行》將小地藏菩薩作為燈籠創作,會長劉嘉麗帶著會員們在佛光緣一起彩繪。 吉安第二分會在2位督導張月娥和謝生才,以及準會長莫峻賀帶隊到花蓮著名觀光景點「蓮城蓮花園」,舉辦讀書會、寫生彩繪燈籠,親子同樂,創意話題十足。 吉安第三分會首次和花蓮市民生社區福氣站舉辦「彩繪燈籠」活動,有25位長者參與,社區特別邀請花蓮知名畫家田永盛老師指導,田老師高齡80歲,仍熱衷教育,將自己美術方面的專長,為大家服務,舉凡福氣站的美工、彩繪龍舟、遊行花車,都有他的身影。當天彩繪燈籠前,講解此次主題內容的彩繪技巧,再個別指導參與彩繪的長者們,讓大家都有信心畫好自己的作品。田永盛表示,盡量做到星雲大師所提倡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真的很開心。高齡90歲的吳清貞表示,很歡喜有這樣的場地與活動可以參加。 瑞穗第二分會和瑞穗鄉富源國小合辦繪畫,花蓮第二分會在花蓮市美崙長照據點,帶長者畫畫療癒。彩繪燈籠活動示現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四給精神,看見2024年大師墨寶「雲水自在 祥和歡喜」暨三好理念,讓大家的生活更和諧圓滿,世界更加美好。
相關新聞
-
共學茶道與香道 紐西蘭南島西方人士體驗寧靜美學
紐西蘭南島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二館,於11月26日舉辦春季第二場茶禪體驗活動,由國際佛光會南島協會副會長劉盎齊、第一分會會長蘇妍等擔任行者,帶領近20位當地人士體驗茶禪及香道藝術,用禪的「專注力」將生活回歸平淡與寧靜。 學員在行者的引導下靜心禪坐,接著行者以綠茶及白茶供養學員,再講解「獻花供佛」、「賞茶溫杯」、「賞泉回甘」等茶禪步驟。學員在品茶觀照內心的同時,了解茶葉經過高溫的沖泡,恢復原本的形狀並散發香味,並隨行者細細品茶,將茶慢慢融入口中。 品茶之餘,特別安排香道藝術賞析,由第二分會會長曹倩現場示範香道。透過3種不同的味道的香在香爐燻燒,再利用模型輕輕使力,形成一幅漂亮的圖案。現場每位學員皆有機會操作練習。 學員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讓他們體驗茶禪,同時也進一步了解只要保有細膩、沈穩及活在當下的心,就能為大眾泡出好茶。有學員表示,香道藝術看似簡單,但自身體驗後並非如此,要經過多番練習和耐心才會成功。
-
佛光山台北道場假日文學饗宴 佛教文學的說唱傳統論壇
佛光山台北道場11月26日舉辦「《中國佛教文學史》:佛教文學的說唱傳統」論壇,由佛光文化社長滿觀法師主持,佛光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蕭麗華、佛教文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胡素華,以及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暨藝術中心主任林仁昱與談,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親至現場聆聽,總計逾200人參與盛會。 滿觀法師指出,佛教文學的說唱傳統可上溯至佛陀時代,經典多有天人歌頌讚偈,如《阿彌陀經》「彼佛國土常作天樂」、《法華經》及《華嚴經》亦有「以音聲作佛事」之說。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講演時,會請弟子唱「鐘聲偈」或梵唄讚頌,現在還有星雲大師的「人間音緣」傳唱。當年佛教界認為星雲大師是標新立異,其實大師只是回歸佛陀本懷。 「文字是生生不息的循環,是弘法的資料,人不在,文字還在」,蕭麗華以星雲大師這段話作為開場,表達對於大師善用「文字」方便,以「一筆字」演繹「文字放光」的感佩。她回憶自己學佛30餘年,面對「文學是外學」的指稱感到挫折,而星雲大師的鼓舞及佛光人集體創作的力量,讓她得以耗時6年推動《中國佛教文學史》上、下冊的問世。近期收到德國詢問此書英譯進度,更感受文學與佛學結合所產生的弘傳力量。 蕭麗華指出,中國文學以詩歌為主體,兩漢時西域僧人引進佛教音樂,作品至今多已佚失,一般就將曹植的「漁山梵唄」視為起源。後來梵唄融合敦煌講唱文學,逐漸成為佛教法會的主體。蕭麗華以星雲大師圓寂的詩偈:「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說明,唐宋以後,依照禪宗傳統,每位大師會以一首詩偈總結自己一生的功業。而大師撰寫的「臨終祈願文」,也蘊藏音韻的元素。 林仁昱出身佛光家庭,從小跟隨雙親在宜蘭雷音寺參與共修及法會,在佛教讚偈的薰陶下熱愛文學及音樂。1990年星雲大師到高雄中山大學演講,觸發他對佛教讚偈的研究熱忱,進而著手鑽研大正藏所載大量佛教讚偈及敦煌講唱文學。 林仁昱指出,敦煌佛教歌曲內容豐富,包含極樂淨土、五台朝聖、勸說出家、道場經驗、講述故事、闡述孝道、說禪論理、禮儀應用等。讚偈格律以七言為主,套用古調或現代的揚州小調、黃梅調,都十分契合。從敦煌出土的說唱讚偈到現代的佛教聖歌、戲劇和戲曲,過去的五臺山讚到現在的佛光山之歌、雲湖之歌,佛教文學中的說唱藝術至今仍是重要的傳統。 胡素華以《星雲大師全集》之佛光教科書8的「佛教與音樂」說明,佛教音樂可遠溯於古印度吠陀的歌詠偈頌,後來佛陀沿用作為弘法的方便,也允許比丘專做「聲唄」,因此印度佛經能歌唱。後來佛經譯為漢語,改以中國曲調來唱漢譯經文,可分為三種類型:以詠經為主稱為「轉讀」、「歌讚」則稱梵唄,以宣唱法理開導眾心則稱「唱導」。 廬山慧遠大師主張「唱導」須具備四種條件:「聲、辯、才、博」,奠定佛教宣唱藝術的基礎。在南朝過後,佛教歌曲開始民歌化,梁武帝蕭衍積極推動佛教音樂,更推行「童子倚歌梵唄」,集合兒童青年佛曲。 談到「如何閱讀中國佛教文學史?」,蕭麗華建議可列為讀書會書單,用唱誦方式來閱讀;林仁昱提到佛教文學有三分之一跟說唱有關,可以先引眾進入讚頌。胡素華說,中國文學史上、下冊共有13章在講詩歌、戲曲與歌曲說唱傳統,建議聽眾可從佛教文學的說唱傳統入門。
-
視障鋼琴家許哲誠 用精湛琴藝找到勇敢的人生
由台南幸福扶輪社主辦,台南北區、中區社、東北社、成大社、億載社、菁英社、新世代扶輪社共同協辦的「美化心靈–看見生命的愛音樂會」,11月23日在台南晶英酒店舉行。視障音樂家許哲誠結合鋼琴演奏、自編曲目、影片,以精湛琴藝,唱出勇敢的人生故事,贏得240位與會者熱烈掌聲,台南佛光合唱團團長蔡國華也帶領團員參與,響應音聲傳達人間的真善美。 「我是可愛的鋼琴小男孩」,許哲誠表示,彈鋼琴最辛苦的不是看譜,而是要抓對琴鍵的位置,用聽覺背旋律、用觸覺練琴,感謝「表演工作坊」導演丁乃箏編寫《彈琴說愛》舞台劇,在鋼琴恩師范德騰引領下,兩人一搭一唱地如實生動演出150場次;范德騰編寫全新舞台劇《聲聲不息》展演3年以上,致力傳遞歡笑給人們。 許哲誠說,自己在16歲時前往奧地利求學,因無法學好德文與點字樂譜而輟學返回台灣,關閉自我長達兩年,經友人與母親鼓勵下考取街頭藝人執照,以「電鋼琴」走上街頭,彈奏〈天黑黑〉變奏曲,融入古典與民謠風,獲得熱烈迴響;自彈自唱創作歌曲〈媽媽我甲妳講〉(台語),感謝媽媽辛苦陪伴,一曲〈蕭邦幻想即興曲〉鼓勵身障朋友,遇到困難不輕言放棄,用音樂熱情擁抱生命。 台南幸福扶輪社社長陳筱軒表示,自己也是國際佛光會台南東區第一分會委員,身為佛光人,盼活動能傳遞愛的音符以鼓舞人心,將歡喜布滿人間。 活動尾聲,大眾合唱〈這是咱的扶輪社〉,用音聲促進扶輪親善友誼。
-
南天大學美術館彩繪燈籠 展現文化氣息
為響應佛光山2024年春節平安燈法會燈籠彩繪比賽,南天大學美術館特別於11月4日和11月18日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在南天大學舉辦燈籠彩繪活動,集合社區大眾一起彩繪燈籠,為南天大學增添一抹豐富多彩的文化氛圍。 燈籠彩繪比賽旨在鼓勵創意,凝聚社區力量。透過燈籠的彩繪,參與者不僅表現出對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墨寶和三好理念的理解,更呈現出各地人文特色之美好景象,向世界傳達對生活和諧、世界美好的美好期望。南天大學美術館將從中挑選優秀燈籠,寄回台灣佛光山參加評選,並為優勝者頒發奬金和證書,激勵藝術創作者的熱情。 燈籠彩繪的熱潮吸引了來自南天寺附近的大學生Mia Sunk。她表示,本次活動適合各年齡層參與,參加燈籠彩繪活動讓她感到心靈平靜,也激發了她對藝術的熱愛。 另一參與者Smarika和她的父親來自尼泊爾,他們共同參與了本次活動。Smarika在她的燈籠上描繪了寺廟、櫻花樹、河山、鳥和太陽,表達對美好家園的夢想。父女共同參與的瞬間,不僅豐富了他們的週末時光,更拉近了親情距離。 Gabriela享受與7歲的兒子Salvador親子共畫的時光。身為藝術家的Gabriela感恩南天寺和南天大學經常舉辦各種藝術活動。Salvador表示最喜歡南天大學美術館正在展出的藝術作品,同時興奮的分享自己的預感,認為母親的優秀畫作一定可以在繪畫比賽中獲獎。 燈籠彩繪比賽不僅是一場創意的盛宴,更是一個多元文化的交流平臺。透過繽紛的藝術表達,讓更多人感受到佛光山的祥和氛圍。南天大學美術館期待藉由此次比賽,為社區注入更多正能量,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平安燈法會揭開序幕。
三好精神化敵為友 岩湖小學彩繪燈籠展創意
2023-12-03妙謙法師談星雲大師 佛光菜根譚的智慧
2023-12-03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培訓 首創微電影閱讀及會長專班
2023-12-03芝加哥佛光山參訪緬甸寺院 佛教文化交流
2023-12-032023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培訓 300位愛書人齊聚蘭陽別院盛況空前
2023-12-03國際佛光會實際行動 響應世界氣候行動峰會
2023-12-03花蓮佛光人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縣府成果展看見三好運動
2023-12-03人間佛教思想臨床運用 心理師勉勤掃內心
2023-12-03台北道場佛學講座 瑜伽燄口的人間佛教管理學啟示
2023-12-03花蓮佛光人彩繪燈籠 結緣聯誼增溫情
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