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重禪淨中心民歌響起 懷舊旋律觸動人心
【人間社 心練 新北報導】2025-08-26秉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的理念,佛光山三重禪淨中心多功能藝文空間,7月11日舉辦首場「拾光樂引」音樂賞析廣獲好評,第二場「民歌響起」籌劃數月之後,在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三和一分會會長何瑞玉承擔、接引下,一場別開生面具有演唱會級水準的音樂饗宴華麗登場,近200位觀眾齊聚一堂,共同聆聽用音聲唱出的生命感動。 演出由崇右民謠社傾情呈現,主持人林建士以幽默生動的串場,帶領大家穿越時光隧道,重溫民歌的純真與感動。音樂總監方振坤精心編排曲目,錄影導播施承忠專業掌控畫面,確保整體呈現臻於完美。其中娃娃隊、長笛團隊與台語歌手高巾婷的獻唱,更為晚會增添亮點與驚喜。 音樂會曲目橫跨不同年代與語言,將大家的回憶一一喚醒。〈木棉道〉、〈秋蟬〉、〈海裡來的沙〉等民謠,讓人回味青春時光;台語經典〈無言花〉唱出濃濃鄉情;國際名曲〈Hotel California〉則展現跨越文化的交流。最後,安可曲〈守著陽光守著你〉,全場觀眾隨之合唱,氣氛推至最高潮。 三重禪淨中心監寺如宗法師在會中表示,音樂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與穿透力,能讓人們在旋律中帶來內心的悸動;而歌詞中勵志向上的鼓舞,更能傳遞溫暖和希望。透過音樂的橋梁,佛法變得更加親民,從經典教義轉化為溫潤人心的旋律。民歌陪伴著許多人成長,每當熟悉旋律響起,總能勾起心中那份懷舊的溫暖與深深的感動。 現場觀眾在樂音中,彷彿穿梭回到人生不同的階段,許多人在旋律裡找回青春的記憶與生活的感動。有觀眾表示,這些歌曲不僅是音樂,更像是生命中的註腳,提醒自己要珍惜當下、守護心中的善與美。 朱美參督導長對演出讚不絕口,演出團隊的專業水準令人驚艷,音響設備更是堪比大型演唱會規格。她特別感謝常住的用心安排,讓參與者能在莊嚴的道場空間中,享受媲美專業劇院的音樂饗宴。林純美督導分享,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齋堂,卻能營造出溫馨和諧的氛圍,甚至具備國際水準的演唱效果,真是難能可貴。這場音樂會不僅是一場聽覺享受,更是心靈的交流,讓佛教文化與藝術完美結合,散發出無限生命力。 此次「民歌響起」不僅延續「拾光樂引」首場的熱情,更深化人間佛教「以文化弘法」的精神內涵。透過音樂的感染力,大眾在旋律中重溫往日美好,也在歌聲裡感受到佛法的智慧與慈悲。這場音樂會,不只是文化活動,更是一次心靈洗滌,成為社區民眾共同珍藏的溫暖回憶。
相關新聞
-
「重光─顧天龍油畫作品展」開幕 充盈內美與大千世界同頻重光
「重光─顧天龍油畫作品展」8月24日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大堂開幕,近200人出席。展出藝術家顧天龍首次在佛館展出,帶來「西藏‧西藏」系列節選、「無界」和「天路」系列,以及人物和風景之作33件。在藝術家的詮釋下,每幅畫作所傳遞的情感攝受,還有充盈內美的底色,得與大千世界同頻重光。 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代表主辦單位致詞表示,佛光山推動人間佛教,鼓勵佛教和藝文結合,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提倡佛教藝文化,以及「生活藝術化,佛法生活化」,在世界各地設有佛光緣美術館,提供當地藝術家展出平台。《金剛經》有云「一切法皆是佛法」,用心體會顧天龍的畫作,或許可以從中獲得體悟。並以「欣賞油畫,當願眾生,彩繪人生,歡喜自在」為祝福。 顧天龍分享2019年與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結識,如常法師當時即邀請他至佛館展出,不久後因疫情無法成行。這段期間在如常法師助力下,先後在上海星雲文教館、蘇州嘉應會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的美術館展出。如今終於來到佛館,深感緣分不可思議。 在佛光山,他把握機會巡禮各處,遇到有位法師問他,玄奘大師西行取經,回去後利益眾生,那他從佛光山想取回的是什麼?顧天龍說,這問題讓他反覆思索,甚至無法成眠。回想抵達佛光山後的種種,還有從法師、居士到遊客,這裡的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覺得自己就像是顆滿布汙垢的小石頭,靜靜的躺在陽光照耀的沙灘上,讓海水一遍又一遍的洗滌。所以回去後,他的心會更寧靜,一雙眼睛也會更加澄澈。 顧天龍致贈兩幅作品〈星雲大師〉、〈岡仁波齊〉,以及佛光山功德主許克強贈以所收藏的星雲大師畫像。由慧昭法師代表接受,並回以感謝狀。 慧昭法師、顧天龍、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副總會長陳和順、佛光山榮譽功德主蔡國華和林金茂、許克強為展覽揭幕,宣布「重光─顧天龍油畫作品展」開幕。 顧天龍於展場導覽解說,提問踴躍,觀眾邊欣賞邊讚歎。如〈星雲大師〉是融和大師一筆字的筆觸,有人說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可以感受到大師的慈悲神韻。 顧天龍油畫創作的轉捩點,是在2013年秋冬之交,和友人自駕進入西藏寫生,從踏上雪域高原那一刻起,他的油畫創作就步入了西藏期,從此與珠穆朗瑪有約,在海拔6千公尺上的高原寫生,將所悟得的「境」如實記錄,呈現的是人與景相生相應的「一切境」。 西藏的天空蔚藍,但顧天龍的畫作顏色偏暗,讓畫面更能呈現神祕感與神聖感。捕捉到小喇嘛上學的身影,還有艱難行走的人,如同修行路上必會遇到困難,但無論道路多麼坎坷,前方總有一束光在等待。 開場表演由音樂家吳昀臻帶來無伴奏大提琴〈白色觀音〉,與會有佛館副館長永均法師和有賢法師、佛光山榮譽功德主戚品淑和陳素雲、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賀瑞麟、九曲國小校長雲大維、高雄市藝文團體理事長協會主席柯光慶、川朝啟郎工作室負責人蕭啟郎、藝術家劉文隆和林俊賢等眾多教育界、藝文界人士。
-
第一屆三好音樂節 打造年輕音樂舞台
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第一屆三好音樂節,8月23-24日於台北松山車站交4廣場舉行,特邀知名藝人和DJ、各區佛光青年歌詠隊、歷屆三好歌唱比賽之歌手、舞蹈團體及佛光體系大學樂團以及甄選演出人員表演,並結合佛光好市集蔬食、永續環保攤位,推動減碳蔬食綠生活,兩天活動逾8千人參與。 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慧傳法師致詞,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台灣佛教團體舉辦的音樂節,場景更是從室內辦到室外。讚嘆中華佛光青年總團的舉辦,從青年朋友身上看到信仰和努力,感謝佛光會及許多支持力量。慧傳法師強調將音樂唱給大眾聽,讓人歡喜,如同炎炎夏日的一點清涼;將音樂唱給自己聽,唱出內心的佛心佛性。 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分享,今日表演者多數是信徒的下一代,看到信仰傳承和青年的多才多藝。更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提倡的三好歌詞傳唱下去,激勵人心,帶動社會向上。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提及,把音聲傳唱全世界,讓歡喜滿人間。同時能享用蔬食,以環保救地球,希望未來把人間真善美帶到全世界。 音樂節總召黃宓劼提到,從小聽人間音緣歌曲長大,從中獲得很多正能量,面臨低潮時能讓心平靜下來,希望透過音樂結合蔬食市集,能讓更多年輕人認識。活動特別的是表演人員的選曲和創作來自人間音緣或星雲大師法語詞庫,甚至邀請藝人改編及演唱人間音緣,如:吳汶芳演唱〈星願〉,吳蓓雅演唱〈走出去〉、〈超越距離〉,林采欣演唱〈佛在汝心〉、〈我願〉。 「抬起頭用真心面對全世界,讓三好散播在人間。」今年首次成立的佛光歌詠Band,樂團團長陳竑睿分享,創立樂團希望能接引更多熱愛音樂的青年。這次與黃宓劼為音樂節打造歌曲〈三好世界〉,透過音樂讓更多人知道,三好其實就在我們生活中,更感謝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佛光好市集,以美味主食、多樣小點、清爽飲品、質感手作四大區塊,結合各品項的特色攤位,讓大眾能品嘗美味多元的蔬食。 出席貴賓有國際佛光會副總會長趙翠慧、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祕書長覺多法師及有容法師、中華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有度法師、佛光童軍總部執行長林文輝、北區協會會長洪明郁、桃竹苗區協會會長林依潔、台北市環境保護局信義區清潔隊隊長吳明哲,及北區協會副會長和委員等。
-
普中管樂團音樂公演 畢業校友助力創造感動時刻
「吹響吧!2025普門中學管樂團音樂會」,8月14日高雄市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登場,以充滿異地風情、多元風格的曲目,帶領聽眾一起享「樂」。除了管樂,還可聽到木管、銅管、打擊演奏,還特別邀請佛光山普門中學畢業校友擔綱演唱,透過音樂凝聚,帶來許多感動時刻。 普門中學董事長慧傳法師、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任有祥法師、普中董事會駐校代表王文俊和校長謝毓琳等師長、家長出席,為學子鼓勵打氣。慧傳法師表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相當重視音樂,也認為佛光山未來五十年要以音樂等形式弘法。今日看到大家的演出,還有畢業校友回來助力,感到非常歡喜與感謝。 普中管樂團是由一群熱愛音樂的國中生所組成,樂團指揮由黃子宜擔任,此次在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為國三學生的畢業公演。公演的緣起為去年11月高雄市音樂比賽,普中管樂團以分組第一取得全國賽資格,緊接著在今年三月全國賽又拿下優等的好成績,讓學生信心大增,於是黃子宜和導師林怡諄興起舉辦公演的念頭,在各方支持下促成。 在曲目安排上,黃子宜決定搭配一些多元的異國曲風,透過音樂的轉換,讓聽眾彷彿置身不同的空間。演出曲目〈脈動〉、〈春日芬芳〉,西亞風情的〈古埃及〉,充滿冒險精神的〈夢幻島〉,以及知名動畫主題曲等。上半場還安排木管、銅管、打擊重奏,透過不同樂器屬性,展現曲風的多變,更顯活潑及層次感。 此屆管樂團學生2023年9月入學,10月開始學習管樂,到今年8月近兩年時間,在老師指導下,加上參與佛光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各項活動演出,讓大家更有動力練習,為共同目標奮鬥,互相鼓勵、精進自己,再累再忙都不放棄。從完全不會看五線譜,到能夠了解指揮的意思,詮釋樂曲風格,完美合奏樂曲,呈現感動人心的音樂。 每屆音樂公演必定演奏曲目〈佛光山之歌〉,今年號召歷屆校友一同齊唱,讓更多人參與,從108級到114級,橫跨了七個畢業年段。校友們克服時間、交通的困難,配合團練,為的是呈現最好聽的音聲。普中校友擔綱三首演唱曲目,除了〈佛光山之歌〉,還有〈We Are the World〉,最後安可曲〈普門中學校歌〉,更是帶動台上台下普中人大合唱,以音樂凝聚情感,也展現星雲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的精神。
-
皇后大街書籍日 斯德哥爾摩協會推廣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
瑞典斯德哥爾摩一年一度的「皇后大街書籍日」(Drottninggatans Bokdag)於8月17日在首都斯德哥爾摩熱鬧舉行,活動匯聚超過80家出版社、社團、作者與文學愛好者,為斯德哥爾摩文化節的重要節目之一。國際佛光會斯德哥爾摩協會已是第二年參與,亦是唯一的佛教團體,其書攤位吸引上千位民眾駐足,充分展現人間佛教在北歐的弘化力量。 協會會長胡宗南、副會長葉美芳和第二分會會長劉宗龍帶領義工們,自早上8點至下午5點堅守崗位,天氣已過立秋,雖然寒風瑟瑟,義工們仍熱情向群眾介紹佛光山的書籍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著作。第二分會輔導法師滿容法師親臨現場關心,第一與第三分會由輔導法師覺心法師帶領,協助義工膳食與場地布置,展現佛光大家庭集體創作的精神。 今年佛光會的參與規模擴大,除了推廣瑞典文版的《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佛法真義》第一冊,以及《獻給旅行者365日》等經典書籍,並首次介紹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新出版的Stories of the Buddha: Volume 1《佛教叢書6.佛陀》英文版,獲得多位當地人士熱烈詢問與請購。共結緣近200本書籍,法香遠播。 書攤另一亮點是中華文化推廣活動,由曾韻萍現場揮毫書法,將當地民眾的名字音譯成漢字贈送。受到年輕人熱烈喜愛,許多人驚嘆漢字之美,進一步增添對佛教與東方文化的興趣。 劉宗龍表示,協會發願每年參與此一文化盛事,這是人間佛教本土化的重要努力之一,把佛光山與佛光會帶入當地社會,以書香與文化為橋梁,讓更多人接觸佛教。 義工們也分享心得,第二次參與的黃慧玲感慨良多,認為書籍日不僅推廣佛法,更增進團隊合作與大眾的連結。首次參與的王澄宇與其同修王宇靜說:「能親身參與這麼有意義的文化盛事,讓我們深刻體會文化與教育正是佛光山四大宗旨中的兩大核心,我們覺得非常歡喜。」 國際佛光會透過書籍日,將佛教智慧以文化為媒介傳遞至當地社會,體現星雲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的理念。義工菩薩們在秋風中守護法緣,將人間佛教的智慧深植於斯德哥爾摩的文化脈動中。
Rollins College新生走進光明寺 跨文化公益服務體驗
2025-08-26三重禪淨中心民歌響起 懷舊旋律觸動人心
2025-08-26南三藩市國際童玩節 三寶寺推動三好
2025-08-26大洋洲《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講座 僧信二眾同願同行弘法利生
2025-08-26愛民頓佛光知賓研習 佛光品牌在地延續
2025-08-26北卡佛光山舉辦三好捐血 匯聚愛心守護生命
2025-08-26南非杜省公會與約堡協會 攜手推廣中國茶文化
2025-08-26里斯本佛光人抄經接龍 以筆墨傳遞吉祥
2025-08-26洛杉磯佛光人當不請之友 關懷軍人家庭
2025-08-26正向生死觀 板橋講堂開講善生而後善終
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