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志宏與東方文化遺址保護聯盟主席參訪 談文化遺址保護之重要
【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2025-08-08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亞太處專員林志宏、巴黎東方文化遺址保護聯盟主席艾廷央‧馬修(Etienne MATHIEU),於8月7日至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參訪,與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佛光山傳燈會副會長覺容法師會面,分享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此行因緣來自於佛光緣美術館巴黎館,於今年5月舉辦「佛陀的足印‧慶祝2025佛誕節佛教聖地攝影展」,展出佛教聖地相片,以及學者的撰稿介紹,其內容即來自為東方文化遺址保護聯盟出版專書《佛陀的足印》(Dans les Pas du Bouddha)。 林志宏表示,此次他回台期間,受到覺容法師邀請,艾廷央‧馬修雖多次來台,但從未到過佛光山,所以藉此機會前來參訪。艾廷央‧馬修也介紹他們組織在印度、不丹、斯里蘭卡等地,都有做考古修復的工作。 慧傳法師提到,曾拜訪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其大樓前的石碑上,刻有一段文字,大意是指戰爭起於人的心,所以要讓心中築起和平的屏障,這段話讓他至今印象深刻。 慧傳法師分享,曾和佛光山印度籍的法師討論有關佛陀悟道的事蹟,佛陀是如何走過尼連禪河,經過多少距離和時間,才到了菩提迦耶的菩提樹下,終於悟道成佛。那名法師回答,大概是從佛光山到大樹區的距離,開車約40多分鐘。 這段回應耐人尋味,因為這段距離,目前開車15分鐘即可,當時因路況不佳而需耗費40多分鐘。也因此讓人體會什麼是歷史的足跡、朝聖之路的艱辛。慧傳法師並讚歎兩人所從事的工作功德無量。 艾廷央‧馬修說,考古工作很重要部分,在於歷史走過的足跡。林志宏和艾廷央‧馬修,對於「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表達高度興趣,慧傳法師也希望兩人在參觀後可以給予建議。 慧傳法師致贈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向前有路‧光明在望」,林志宏和艾廷央‧馬修,致贈世界文化遺產地圖、期刊,以及獻上哈達。
相關新聞
-
台南市南台老闆娘協會參訪佛館 心保和尚勉勵福慧雙修
台南市南台老闆娘協會幹部一行42人,8月7日參訪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於佛前香與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會面。心保和尚開示「福慧雙修」,勉勵具足福報與智慧,致贈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向前有路‧光明在望」,南台老闆娘協會會長高桂琴回以感謝狀。在場有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福國寺住持妙詠法師等。 協會顧問范思筠介紹南台老闆娘協會目前有上千名會員,成員以女性中小企業主、高階主管為主,透過舉辦課程、成長營帶動成長。此次參訪主要學習佛光山的國際化,以及如何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高桂琴表示,此行感謝館方的安排,深刻感受到佛教的智慧與文化之美,能與心保和尚會面,更是協會莫大的光榮。佛光山推動人間佛教,關懷社會,追求永續和社會責任,和協會的理念相當契合。希望大家回到家庭和工作崗位上,能發揮今天所學到的慈悲智慧。 心保和尚開示「福慧雙修」是最圓滿的,「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捨萬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說明福報的殊勝。而修智慧就是在修「空」的智慧,了解「空」才會歡喜,滅卻心頭火。放下五蘊皆空,就會很自在。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佛法在人間,也可說是人與人之間。大師說的「給」是有學問的,給人歡喜,自己心中也要有歡喜才能給人。當內心清淨解脫,不再生起貪瞋痴,在生活中可以發現很多快樂。學佛能帶來智慧、解脫,能有因緣學佛,是最大的福報。 協會輔導會長洪靖惠分享,先前在所在的新吉工業區雲水浴佛,和妙詠法師以4個小時走訪20家廠商,妙詠法師在每家廠商停留,帶領誦讀祈願文。洪靖惠表示,企業經營者面對許多變數,內心總是不安的,但在浴佛的當下,心是很安定的。 協會第十二組副公關長蔡欣樺提問,真正放下貪瞋痴不容易,要如何發現並啟發內心的慈悲?心保和尚回應,去除煩惱不易,因為煩惱有其堅固性。有禪定的法喜,就能消除瞋恨,心靜下來,世界就會不同。 顏惠靜曾擔任國際佛光會布魯芳登協會副會長,感謝佛光山在南非有南華寺,讓他可以學佛。上次到佛館是2年前的事,此行也讓他回憶起在南華寺的時光。 與會有副館長永融法師、福國寺如瑞法師,南台老闆娘協會顧問江聰洋、總公關長王淑娥等。
-
香港千華蓮社、淨蓮精舍僧信 禮拜星雲大師感念法緣深厚
香港佛教聯合會董事廣琳法師、香港淨蓮精舍住持法亮法師、香港千華蓮社住持續暉法師僧信一行20人,7月18日至佛光山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與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於傳燈樓會面,結緣大師「向前有路‧光明在望」、大師著作《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獻給旅行者365日》,以及《佛光山我們的報告》等。 慧昭法師表示,大師與香港佛教因緣深厚,對香港佛教徒的虔誠很讚歎。佛光山是由大師所創建,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提倡三好、四給。「三好」是身口意三業的修行,而佛光山能夠弘法五大洲,就是「給」出來的。給別人就是成就自己,大師在《佛光菜根譚》提到要發願作一隻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淨蓮精舍位於香港沙田,建於1940年代,創始住持騰超法師修持淨土宗,故將道場命名「淨蓮精舍」,1997年交由法亮法師主理,2000年重新修葺。法亮法師說,到佛光山是福氣,相信他們帶回去的也是福氣。他是江蘇揚州人,和大師是同鄉。法亮法師在香港出家,他的祖庭就是大師出家的南京棲霞山寺。 千華蓮社位於香港銅鑼灣告士打道的一處大樓中,1964年由大光法師創立,廣琳法師曾任千華蓮社住持,現任住持續暉法師。其宗風低調,專注修行和弘法。 廣琳法師分享,首次拜訪佛光山是因為世界佛教徒友誼會而來,以及大師鼓勵他完成博士學位,因為現在的出家人和以前不同了。大師在他的心目中非常偉大,帶動香港佛教,佛光山能夠真正辦理大型活動,全世界都有佛光人,可見影響力之大。大師善於培養人才,所留下的智慧法寶都可以好好了解應用。 慧昭法師說,大師的每句話都是智慧,運用在修行度眾上會很有幫助。慧昭法師和大家結緣他所拍攝的觀音聖像,並分享其中的感應事蹟。 隨後前往禮拜大師,堂主依照法師與大家交流,提及大師在香港弘法不曾間斷,香港有許多佛寺在當地發揮作用,佛光山在香港也有道場。由於大師在紅磡香港體育館佛學講座的盛況,大家對大師也會有所認識,相信佛教本是一家。
-
國際名導蔡明亮參訪佛館 讚歎以藝術貼近信眾
以《愛情萬歲》、《河流》等電影獲金馬獎最佳導演、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的國際知名導演蔡明亮,7月17日首度參訪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並特別前往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與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會面交流,獲結緣星雲大師的祝福「向前有路‧光明在望」,並將在19日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展開跨域對談。 蔡明亮與金馬影帝李康生,長達12年所淬煉的《行者十步:蔡明亮》,現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透過多媒體投影與裝置藝術打造沉浸式影像空間,以有別於電影院的放映方式呈現。該系列作品受玄奘大師西行取經的精神啟發,包括《無色》、《行者》、《夢遊》、《金剛經》、《行在水上》、《西遊》、《無無眠》、《沙》、《何處》、《無所住》10部影片。電影中的紅袍僧侶李康生,宛如苦修的緩慢步行,走上長征的路途。 《行者十步:蔡明亮》展現從電影院到美術館的跨越,除首度和高美館合作,期間與蔡明亮進行跨域講座「紅衣僧影─美術館一遊」的如常法師,同時為在全球有27間分館的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 如常法師介紹佛光大佛、象徵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的建築概念,功能結合展覽、典藏、表演等,所有理念皆出自星雲大師。在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所栽種的佛教植物,亦有出現在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中。 蔡明亮前去向大師獻花致意,再到佛館本館觀音殿祈福,玉佛殿禮拜佛陀真身舍利。蔡明亮並在此分享一段經歷,曾有一年在威尼斯,在下榻的飯店面對著大海誦念《心經》,偶然往外一看,發現有個人抱著石頭靜止不動,乍見還以為是雕像。過了一會兒再看,那人早已放下石頭,走到很遠的地方。當時在威尼斯參賽,心中想的是獲獎,這段過程給了他很深刻的啟示,認為那是菩薩提醒他要放下,不要執著。 接著參觀大覺堂劇場、「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特展」、「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大佛平台瞻仰佛光大佛、雙閣樓體驗茶禪一味等。 蔡明亮說,今天欣賞的兩個展覽,皆充分展現佛教的美學,他都非常喜歡。他常看大師在電視上弘法,是大師的讀者、聽眾和觀眾。此行更能感受大師的智慧與遠見,佛教不只是宗教的語言,還要能以藝術的語彙貼近信眾。在大師創建的淨土,非常感動,希望可以再靠近一點,為這片土地多做一點事。 隨同有佛館副館長依潤法師和有賢法師、法務處執行長覺霖法師、劇場管理處主任妙至法師。沿途多名熱情影迷表示希望與蔡明亮合影,巧遇偶像讓他們開心不已。
-
丹佛講堂參訪印第安喬克托美術舘 宗教多元文化交流
7月14日佛光山丹佛講堂應邀參訪位於美國奧克拉荷馬州杜蘭特市(Durant, Oklahoma)北美印地安舘喬克托美術館文化中心(Choctaw Culture center),監寺永寧法師帶領國際佛光會北美科州協會會員前往文化交流,該美術館佔地逾10萬平方英尺,設有展覽廳、生活村、教室、劇院、咖啡館與文創商店,是全美最具規模的印地安原住民文化推廣基地之一。 T’ata Begayy任職於美術館文化中心,因曾來台參與「世界神明聯誼會」,認同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所倡導的「三好、四給」理念,返美後便積極與丹佛講堂互動,進而促成此次文化交流,永寧法師也以「藝術弘法」的理念,前往對印地安的文化歷史做深度了解,提升日後往來因緣。 T’ata Begayy表示:「文化教育不只是傳遞,更是一種互相學習的歷程。」希望透過這次機會分享印第安部落的文化與知識,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呈現,相信便能提升了解該文化深度的意願。 到訪當天雖為館休日(週一),T’ata Begayy與20多位主管同仁仍特別前來接待法師,為其導覽,該文化中心展場簡介內容豐富,包括部落的歷史介紹、語言體驗、傳統舞蹈等。導覽員以介紹喬克托族起源、遷徙與現代發展,搭配現代AI科技和3D電腦影像,呈現從遠古時期至今的變化,讓參訪者感受到展場設計的活潑生動。 喬克托語言講師教導大眾學習基礎喬克托語,親身感受語言與文化的緊密聯繫,喬克托語言曾是第ㄧ、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傳遞情報密碼的重要機密,也因此贏得勝利,可謂是幕後的無名英雄,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印地安傳統舞蹈的迷人風采,也令世人津津樂道,中心安排專業舞者實地教學,由淺入繁,漸進式教學,大眾都能掌握律動與節奏,在現場一同歡樂共舞。中午時分,接待團隊更首次以自家菜園種植的蔬菜與印地安傳統米,烹煮素食餐飲款待法師,其族人的熱情,令人感動。 永寧法師表示,因為有這次的善因好緣,讓人間佛教於西方弘法能有因緣走出去,與不同宗教文化相互融和,未來亦將持續推動這類文化互訪活動,期許促進族群和諧與文化共融。此次之旅,不僅增進雙方的交流互信,更彰顯多元文化互相尊重與欣賞的重要價值。 國際佛光會北美科州協會督導吳金諓提到,文化保存是很重要的責任,了解該族群的堅持與使命感,不放棄任何機會對世人宣說喬克托文化遺產的精神,很值得敬佩。陳楊迪娜則讚嘆喬克托文化的保存是如此完整,身為佛光人也要有「佛教為我,我為佛教」的使命,將人間佛教傳承下去。
西來大學市集美食、藝文兼備 社區溫馨交流
2025-08-12台北道場香積團十四周年慶 五十道創意素齋喜團圓
2025-08-12印尼蘇北協會第五分會三好動漫繪畫比賽 宣揚三好四給理念
2025-08-12小小演員大智慧 「兒童佛法故事劇場」南屏別院歡樂開演
2025-08-122025年最強景點博物館 佛陀紀念館榮獲冠軍
2025-08-12惠中寺香燈培訓 學習成為菩薩侍者
2025-08-12香雲寺皈依典禮 胎中寶貝沐佛恩
2025-08-12北區知賓培訓 以佛法慈悲與智慧廣度有緣人
2025-08-12佛羅里達協會72變 孫悟空駕到慰病童
2025-08-1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4-1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