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耀新書分享會 十年不覺茶山夢
【人間社 李旺政 高雄報導】2023-12-02中國大陸知名攝影作家張耀《59棵大茶樹呼喚》新書分享會,11月30日在佛光山普賢寺滴水坊舉行。張耀輔以影片,講述近10年來從雲南困鹿山、西雙版納、臨滄冰島,到騰衝的偏僻角落,行腳崎嶇山區累積7、8萬公里,跨越雲南四大茶區,透過攝影與活著的大茶樹對話,展開精采的大茶樹呼喚之旅。 分享會由佛光山佛教堂監寺覺流法師主持,禮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副館長依潤法師、法務處執行長覺霖法師及普賢寺監寺知貫法師與會,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高雄第五區督導長鍾素美率幹部逾36人與會。 「茶葉有人採收就珍貴,否則就是滿地落葉。書裡的59棵大茶樹,一棵棵頂天立地。古茶樹落腳在雲南四府九縣的千里山野上,風範卓然,雖然久經摧殘,但仍老枝崢嶸,往下扎根,往上發芽,百折不撓。」張耀說,一頭栽進雲南茶山,翻山越嶺,深入遺世獨立的小寨,與「極邊之地」飄渺群山中,具仙靈之氣的百年傳奇古茶樹相處,相遇相惜。 親身追尋大茶樹的終極,投入天地之間的氣蘊、土地,親嘗人情冷暖,更體驗了這些古茶樹的氣勢磅礡,其參天雄姿令人震撼,照片及隻字片語實不足以道盡與形容。 「回首在雲南各地尋覓古茶樹,一路走來,從熱血沸騰、驚喜、感動,歷經困難、磨耗,近乎咬牙切齒的執著、苦熬,慢慢地把所有激情磨練成意志,終得茶山十載。」張耀說,將這10年雲南茶山尋茶的傳奇經歷,以輕鬆寫意筆調,表達對59棵獨一無二的古老茶樹的感動,以饗讀者。 分享會現場以茶坊氛圍,營造「茶禪一味」,張耀提供自製的雲南普洱茶,親自司茶,茶香濃郁,口齒留香。席間,對各種茶品的特色,其採摘、製程、運輸、典藏等過程如數家珍。 覺流法師致詞表示,張耀以「十年磨一劍」的願心與毅力,推出此新書,圖文並茂,內容深入淺出,令人愛不釋手。眾所皆知,茶與佛教的最初關係,茶是僧眾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眾與寺院促進茶葉生產和製茶技術的進步,將茶道與佛教發展出融合共榮的微妙關係。 鍾素美回饋,聆聽作者分享,語帶誠懇和慈悲的述說,讓大茶樹的故事充滿了生命力,令人感動。閱讀其著作,細膩的品茶描寫,彷彿茶香撲鼻;拍下的茶山祕境,顯現彌足珍貴。
相關新聞
-
恭賀佛光人蔣雁平醫師 獲頒年度氣功大師
在矽谷灣大區搭起中西文化交流,成績出類拔萃的的中華文武學院,11月19日慶祝佛光人蔣雁平醫師榮獲年度氣功師。特地恭請佛光山佛立門文教中心監寺覺安法師出席盛會,會場50餘位中西方文武菁英匯聚一堂,共同歡慶這榮耀的一刻。 蔣雁平為灣區著名中醫師,繼承父親蔣雲仲博士、母親劉惠如老師遺志,秉持人間佛教慈悲利眾胸懷,在文武學院行醫並教授大雁氣功,幫助超過7千人,蔣家三代護持佛立門道場更是不遺餘力。 佛光青年蔣若琪是三好兒童班好苗子,如今已在Gordon and Betty Moore Fundation服務,奉獻自己,表示永遠都會是佛光人。 「有您真好!」覺安法師應邀,全程以英文致詞,讚譽蔣雁平醫師得獎的背後,有慈悲的願力和堅持的毅力在支持,期勉未來繼續以精湛的醫術為眾生治療。並以唱誦梵唄的方式回向,祝福與會大眾。 蔣雁平表示,大眾首次聽聞梵唄唱誦,震撼內心,如同清涼大悲水一般,帶來一股無比的力量和信心,有佛法真好。 美國Bryn Walker知名設計Michelle Min伉儷表示,樂意有因緣為佛光會設計衣服。 活動中,國際佛光會舊金山協會佛立門分會會長蔣力軍,示範形意拳,令人驚嘆不已。最後,覺安法師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筆字鑰匙圈結緣,願將三好的理念傳遞更廣、更遠。
-
與星雲大師結緣逾30年 藝術家徐嬿婷發願弘法
和星雲大師結緣逾30年,在聯合國及世界很多城市舉辦過畫展,中國大陸旅居香港畫家徐嬿婷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教誨,發心立願要當「檀講師」弘揚「人間佛教」。 從小習畫,擅長水墨、熱愛花卉,徐嬿婷有很多畫作都是花卉的創作,不管是寫實或寫意,都在傳達生命的絢麗與曾經擁有的燦爛。 徐嬿婷受邀到佛陀紀念館開畫展,特別攜手女兒惜童挑選32幅作品,分享花的生命歷程,她說,即使凋零的花朵,也有其華麗、繽紛的生命過程,都值得學習和欣賞,「生命的光華—徐嬿婷惜童特展」正於佛館本館第二展廳展出至11月19日。 氣質、優雅是徐嬿婷予人的第一印象,她的舉手投足富有溫暖的氣流,令人不禁要讚賞藝術對她的陶冶。徐嬿婷說,每一次繪畫的過程就是心靈的洗滌,「如果沒有佛法、我的人生是晦暗無光的。」 徐嬿婷說,最感念的是星雲大師對她的鼓勵和教誨,尤其在人生無力的低潮期,大師一句勉勵、一個開示,就是醍醐灌頂。 她舉例在一次親近大師的機會,向大師表達自己很多事情做得不到位,讓自己有很大的失落感。大師給她一個「修」字,並譬喻說明,一張椅子少了一支腳就不能用,但將它「修」好才會平穩並能使用。於是她遵循大師的教誨,潛心修行,讓她的心靈有很多的富足。 她也感念大師打開她的「財富觀」,讓她了解什麼才是真正「財富」,不是銀行的數字、盈餘或資產,而是「真空生妙有」,大師的慈悲、攝受力令她感動,有滿滿被關愛包覆的感覺。受到大師精神的感召,徐嬿婷帶著公司主管到佛光山受五戒,大家行三跪九叩禮,從「不二門」拜到「大雄寶殿」,而她和公司總經理則受了菩薩戒。 是畫家、是香港美術學院院長,在中國大陸經營皇城藝術空間,很多亮麗的頭銜,徐嬿婷的人生有無盡的光環,而她最喜歡「佛弟子」的稱謂。 回顧30年前,在友人的引薦下和星雲大師在香港紅磡體育館結緣,徐嬿婷說,當時是義工之一為眾服務,聆聽大師開示後,被「人間佛教」的主張所感動,於是她奉行大師的教導,也常常到佛光山禮佛,一次又一次被感動,每每有一種「回家的幸福感覺」。 很殊勝的因緣,徐嬿婷邀請到星雲大師在北京的皇城文化藝術空間演講「幸福與安樂」,更欣喜大師還為皇城文化寫了祈願文,至今不忘大師對皇城文化滿滿的期望與祝福。且這場講座也是大師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公眾講演,別具意義。 談到藝術繪畫,徐嬿婷從小就生長在一個喜歡花卉的家庭,父親種花、奶奶愛花成痴,有家人愛的滋養,讓她看到即使一朵已經凋零的花朵,仍能感受到花朵從待放花苞、盛開到凋謝的生命過程;花的迭變是深奧的生命哲理。 「只要每個人的心花綻放,世界就會是一個花園;心無憂苦就能身無疾病。」徐嬿婷說,在大師的感召鼓勵下,每天都要修法、用心研讀佛經,她發願要參加檀講師考試,弘揚大師的人間佛教,讓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受邀佛陀紀念館舉辦畫展,徐嬿婷歡喜感動,相信是星雲大師冥冥中對她的疼惜和厚愛,她也捐贈正在展覽的畫作,挹注佛光山弘法。
-
賴碧華弘揚善法 推廣人間福報
「自從《人間福報》創辦開始,天天送到我家,感覺天天受到祝福。」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民權第一分會督導賴碧華表示,早期《人間福報》有孩子喜歡看的漫畫連載,讓我成為終身訂戶。民國99年擔任會長期間開啟了推廣服務的因緣,為了分會榮耀,只要有機會就邀請會員參與推廣,穿上推廣背心時,時時提醒自己,言行要特別謹慎,因為推廣者即是《人間福報》的活廣告。 賴碧華提到,剛開始推廣時,只要有隨喜或是年訂戶,就覺得受到鼓勵,當推廣過程中遇到考驗時,佛法即是讓自己生起信心的力量。記得有次在推廣福報時,對方表示很忙沒有時間看報,為了讓更多有緣人親近善法,便期許自己要能正向思考,誠意地邀請她加入為偏鄉孩子送福報,響應「您訂報,孩子看報」的善舉。之後結交了這位具有愛心的朋友,也增添5份福報年訂戶,接引3位新會員加入佛光大家庭。 賴碧華談到,從擔任會長,鼓勵會員廣邀訂閱《人間福報》而以身作則開始,到接下「電訪義工」後的努力推廣,都是受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慈心悲願、提倡三好、四給的感召,希望自己能在朋友圈發揮影響力,年年都能增加新訂戶,讓更多人認識與喜歡閱讀《人間福報》,天天收福報、天天看福報,提升社會正向能量。 「我願盡一切努力推廣,讓福報永續經營發展,讓周圍的朋友都成為福報之友。」賴碧華感謝星雲大師創辦《人間福報》,尤其是大師圓寂後為我們留下的善法,更應廣為流傳,期許自己多推廣福報、護持福報、接引更多人閱讀福報,來緬懷大師、以報師恩。
-
周雪鴻推廣福報 傳遞正向能量
推廣《人間福報》21年的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監事周雪鴻,以一份感恩心感謝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創辦《人間福報》,讓自己能有因緣將這股善美的清流傳遞出去,發願做大師的千手千眼弘揚善法,是自己持續努力的目標。 周雪鴻提到,剛開始接觸《人間福報》,看到星雲大師《菜根譚》與《迷悟之間》等文章,內容豐富多元,提倡三好、四給善美理念,覺得佛法非常貼近生活,也讓自己很受用,便想把這份具有正知正見的報紙與家人及親友分享,即發願致力推廣,在給人因緣中廣結善緣。 「教育要從小做起!」周雪鴻談到,要改善社會、淨化人心,從小建立正確的觀念非常重要,學校教育是重要的一環,閱讀《人間福報》可提昇學生品德教育,透過老師的分享,可讓學生薰習善法、開拓視野、提昇作文能力,學習在生活中落實三好、四給,將佛法運用於生活,長大做個有用的人,所以致力於將《人間福報》推廣於校園。此外,也將《人間福報》送到監獄,讓更多有緣人透過閱讀真善美的報紙薰習善法,締造更多的良善循環。 攝受大師身教與言教的周雪鴻也分享,佛光山以文化起家,《人間福報》不分年齡、適合闔家閱讀,大師心繫眾生、慈悲度眾精神令人感動,也讓自己更有力量勇於承擔,學習做大師的分身弘揚善法、行菩薩道,為締造安和樂利的社會盡一份力量。
三好精神化敵為友 岩湖小學彩繪燈籠展創意
2023-12-03妙謙法師談星雲大師 佛光菜根譚的智慧
2023-12-03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培訓 首創微電影閱讀及會長專班
2023-12-03芝加哥佛光山參訪緬甸寺院 佛教文化交流
2023-12-032023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培訓 300位愛書人齊聚蘭陽別院盛況空前
2023-12-03國際佛光會實際行動 響應世界氣候行動峰會
2023-12-03花蓮佛光人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縣府成果展看見三好運動
2023-12-03人間佛教思想臨床運用 心理師勉勤掃內心
2023-12-03台北道場佛學講座 瑜伽燄口的人間佛教管理學啟示
2023-12-03花蓮佛光人彩繪燈籠 結緣聯誼增溫情
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