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光山台北道場響應「2024台北燈節」 燈籠創意彩繪揭開序幕
【人間社 孫梅菁 台北報導】2023-12-11為點亮2024台北燈節-佛光山燈區,佛光山台北道場於12月10日特舉辦「燈籠創意現場彩繪活動」,融合藝術之美將彩繪燈籠的歡樂氣氛與2024台北燈節相結合,讓創意無限的彩繪燈籠作品成為「佛光山燈區」的裝置藝術,透過與公部門合作,成功讓創作藝術與傳統民俗文化展現不同的燈藝節慶之美。 彩繪燈籠現場近400人參與,主題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新春賀詞「雲水自在‧祥和歡喜」暨三好理念,將各地人文風景、建築特色及都市繁榮盛景融入燈籠創作,呈現台北新春新意象。 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表示,感謝台北市政府邀請台北道場參加2023台灣燈會「光源台北」,由於「佛光山燈區─五色鹿」深受民眾好評,因此今年觀傳局特地來邀請參加「台北燈節」,本著星雲大師廣結善緣,為社會祈福帶來祥和歡喜的理念,台北道場將以星雲大師春聯主題「雲水自在‧祥和歡喜」及人人行三好的理念設計吉祥龍、雲水祥龍燈來為國家社會祈福祝禱,為鼓勵民眾參與彩繪燈籠,人人彩繪一盞光明燈來為新的一年祈福,為個人帶來自心和悅,為家庭帶來和樂,期盼人人幸福安樂。 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說明,「2024台北燈節」將於113年2月2日至3月3日登場,規劃於捷運西門站至北門站間的中華路兩側布置燈飾。為串連冬季節慶氛圍,規劃2階段亮燈,第1階段2月2日至16日將率先點亮街道妝點燈飾及西門站周邊部分燈組,帶動周邊商圈人潮及買氣;第2階段2月17日至3月3日則啟動全區亮燈及多元展演。精彩活動包含開幕點燈、主燈秀、舞台表演、街頭藝人表演等。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洪梅雲科長表示,這次也特別感謝佛光山台北道場再次響應台北燈節,為活動再添光彩。 佛光山台北道場響應「2024台北燈節」,展期自2月1日至3月3日於松山火車站交四廣場展出,主燈區以佛教龍女成佛的故事,展現佛教平等觀,不分性別、種族,人人皆能成佛;副燈為雙龍搶珠,雲水行佛,以佛光山紅色平安燈,將龍身串起,如同念珠般,串起每個對新年的期許、對未來的期望,同時也表現出龍的祥瑞與平安,展場內還有菩薩、沙彌、白鶴、祥雲、年獸等造型燈籠,將佛教故事蘊涵慈悲寓意,透過燈會藝術深植人心;現場並設有祈福區,民眾可藉由祈願卡,寫下心中的祈願。
相關新聞
-
普門寺舉辦彩繪燈籠獻燈祈福暨閱讀星雲大師全集法傳心燈
「法幢不容傾倒,慧燈不可熄滅。」佛光山普門寺12月10日舉辦「普門寺彩繪燈籠獻燈祈福暨閱讀星雲大師全集法傳心燈活動」,廣邀創作者前來大會師,殿堂高掛色彩繽紛的燈籠作品,也藉此因緣緬懷師恩、領受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法身舍利,400餘位同霑法益。 住持滿方法師感謝國際佛光會北市南區佛光人響應「佛光山2024年燈籠彩繪活動」,積極邀請各級學校、幼兒園、慈善團體、宮廟、各里區等參與,年齡從5歲到90歲,80多場次彩繪燈籠,作品總件數近2600盞,共同為自己、家人、朋友與社會彩繪一盞無量光明的心燈,期許大家畫出自信與菩提心,在生活中落實三好與四給,讓人間佛教在各地發光發熱。 由人間佛教讀書總部講師蒲懿君主持「彩繪燈籠交流分享座談會」,邀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陳素芬、新北市立鶯歌工商廣告設計科老師蘇美綺、學生洪立潔及邱雅鍶,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監事陳秀卿及其子呂宗哲與大安第一分會督導鄭秀嫚,分享參加彩繪燈籠心得。 陳素芬從學佛因緣談起,分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海洋科技博物館簽署一份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打造淨零願景的未來,並提到受到星雲大師「雲水自在·祥和歡喜」新年賀詞及三好理念的啟發,海科館同仁在燈籠上繪製美麗的海科景色,期許跟隨大師腳步胸懷大志,展望良善與和平的大同世界。 佛光人第二代蘇美綺在母親國際佛光會中正分會會長林芳米接引下以佛法教導彩繪燈籠,她提到不論是花卉或祈福詞語等美好景象,可藉由色彩、圖案與文字展現出來,並將佛法融入其中。去年參賽榮獲佳作的洪立潔表示,此次以「祥龍」串起各地景點,將喜悅與祝福帶到作品中;去年榮獲優等的邱雅鍶分享,今年以「雲水自在」為主題,希望人生能像燈籠一樣多彩。 陳秀卿談到參加彩繪燈籠的意義包括:攜家帶眷參加可享受共同參與創作的樂趣,邀請里民與社會人士參與可將美學推廣到社區。此外,燈籠代表光明、平安與喜氣,也是傳統文化的傳承,期許大家都能做個發光體,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佛光人第三代呂宗哲提到,阿嬤陳信智的身體力行讓自己很攝受,也教導下一代要「行三好」,學習阿嬤的精神將佛法落實於生活。鄭秀嫚分享接引學校、監獄、教養院等親近善法、廣結善緣的經驗。 由普門寺監院妙旭法師主持的「閱讀《星雲大師全集》法傳心燈」,邀請國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莊燕雪、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桃竹苗區團務長羅羽筑與普門佛光童軍團方彥杰與談。妙旭法師提到,《傳燈》是放在《星雲大師全集》的傳記類,《全集》是大師的法身舍利,希望大家能透過閱讀來與大師接心。 莊燕雪分享星雲大師「以教為命、以無為有」的行佛人生時提到,大師各地弘法,把佛陀的教化潤澤眾生,佛光山是「給」出來的,期許大家要學習大師突破困難的勇氣,讓人間佛教的「無盡燈」燈燈相續。 羅羽筑分享接任桃竹苗區團務長的因緣時談到,青年團是最佳學習平台,要以「師心為己心」、讓「佛教靠我」,「直下承擔」即是自己的座右銘。 今年11歲的方彥杰分享,師公星雲大師信守承諾、永不退票,是自己學習的榜樣,會學習師公「給人因緣」的精神,期許來世能在「第一個十年」就認識師公,一同圓滿弘法度眾的慈心悲願。 活動前佛光普門啦啦隊以優美舞姿供眾,普門童軍團與普門青年團獻唱人間音緣歌曲〈點燈〉,北市南區佛光幹部以〈雲湖之歌〉詮釋祖庭之美。最後由住持滿方法師帶領獻燈祈福,與會者獻上自己彩繪的心燈憶念師恩,讚頌佛光讚,虔誠恭讀〈為佛光星公祈願文〉,祈請星公上人早日乘願再來,行菩薩道廣度眾生,再續法緣。
-
僑委會海外青年台灣觀摩團 南半球青年佛館抄經靜心
2023年僑務委員會海外青年台灣觀摩團98人,12月9日參訪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僑委會此次規畫的觀摩團,成員以南半球地區青年為主,分別來自澳洲、紐西蘭、南非、汶萊、模里西斯等地。 一行參觀「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特展,以及考量眾多學子常禮拜文殊菩薩,祈求開啟智慧,因此特安排至四聖塔之文殊塔禮拜文殊菩薩。於大佛平台抄經堂,抄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法語,一旁並附上所寫法語的英文翻譯,以便了解其中意義。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於大佛平台抄經堂開示,提到佛館為星雲大師所創建,大師在全世界建設道場,鼓勵大家回去後可就近前往參訪。並介紹水陸法會的由來、規模、梁武帝在金山寺啟建歷史上第一場水陸法會,如今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當中許多不可思議,和「送聖」所代表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意義。 觀摩團領隊、海華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惟翔表示,成員主要來自南半球地區的高中和大學生,有感大家長年在海外生活,為讓他們了解台灣文化,安排2個星期行程至各地參觀交流。而佛教是台灣文化、信仰中重要的部分,透過參訪佛館,讓大家實地接觸並了解。 張惟翔說,來自模里西斯的青年,父母平常就會要求他寫書法,得知有抄經行程時,相當開心,三不五時詢問什麼時候可以抄經,可見非常期待。還有青年跟他分享,過去不了解佛教,連佛教與道教都分不清,今天總算明白了,並且學到佛教的歷史。這名青年還說,佛館是處可以平靜心情,讓心安定的地方。
-
國際扶輪社東南亞地區成員 參訪佛光山
2023年國際扶輪社第九地帶會議寶眷聯誼活動,12月9日有183名來自孟加拉、印尼、澳門、馬來西亞、尼泊爾、菲律賓、香港等16個地區的社員和寶眷參訪佛光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並在雲來集與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會面交流。 慧傳法師提到,扶輪社的「輪」,就像是佛教的法輪,都是致力推動人心淨化,幫助眾生,這也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心願。大師從23歲來台時的一無所有,到如今佛光山的道場遍布全世界。今天有許多成員來自東南亞地區,很多地方也有佛光山的道場,歡迎大家有空一起交流。除了佛光山,還有為供奉佛陀真身舍利所建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希望更多人因此了解佛陀的慈悲與智慧,傳遞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理念。 慧傳法師為大家說明星雲大師的「仁和安康‧富樂吉祥」、「花開四季‧耕耘心田」等歷年法語,大師的法語智慧,對於生命很有幫助。尤其大家都是從事慈善公益,內心必需具備許多光明善良的種子。 國際扶輪前總社長黃其光的夫人姚世蕾表示,到過佛光山幾次,每次的感受都不同,每次都像是再接受一次洗禮。過去多在北部開會,這是第一次到高雄,希望讓大家了解南北不同地方的特色。 與會有佛光山信眾監院室監院有群法師,以及國際扶輪前理事夫人Minda、理事當選人夫人水野利津子、前理事夫人Letty,前總監夫人王櫻惠、林靜文、林汶玲和劉如容,和佛光山榮譽功德主陳素雲等。
-
首屆三好盃咖啡沖煮賽 邀您來煮一杯三好咖啡
首屆「三好盃咖啡沖煮賽」,將於2024年1月20日、21日佛光山法寶廣場登場,主題為從「三好」出發,以身懷沖泡好技藝、口品香醇好味道、意在分享好心念,泡出一杯具備「好技藝、好味道、好心念」的「三好咖啡」。過程不僅是在沖煮咖啡,更是在培養「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生活態度。 比賽組別分為學生組、社會組、團體組,其中團體組可說是在咖啡沖煮賽賽制上的一大創舉。本次團體組僅限海內外佛光山道場相關手沖咖啡課程的學員,才可組隊報名參加,每隊人數為3人。此賽制的發想,則是源自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集體創作」─即使是參加沖煮咖啡比賽,也是在實踐大師的精神理念。 比賽方式採多回合,每回合淘汰制。聘請國際級咖啡評審,核心評審群有14位,具有國際級咖咖杯測評審證明。評審採盲測方式,沖煮後,現場即刻交由評審,成績很快就能揭曉。判斷準則為「沖煮一杯可以呈現明亮酸質、好喝並符合精品級咖啡」。有報名者表示,很像是在觀賞競技比賽,當場就能知道結果,令人緊張又期待。 近日在佛光山寺務處發起咖啡供眾的陳佳慧表示,有感現今社會環境節奏快、高壓、資訊爆炸,還有各種紛紛擾擾,希望透過比賽推廣手沖咖啡,鼓勵大家替自己找到一個讓心平靜的方式。 陳佳慧亦投入手沖咖啡教學,近期偕同在法寶堂、南屏別院、岡山講堂的學員,於寺務處以手沖咖啡和大眾結緣,參與者都很歡喜。也有其他義工讚歎,感謝這麼多人的發心,所以大家可以品嚐到這麼多好喝的咖啡。 三好盃咖啡沖煮賽,歡迎各路好手,一起來煮杯三好咖啡吧! 報名連結:https://www.fgs.org.tw/dharmahall/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