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恩寺敦親睦鄰 歡喜一籮筐
【人間社 李大慈 宿霧報導】2023-12-11年關將近,也是菲律賓家家戶戶準備歡度新年時刻,佛光山慈恩寺與國際佛光會宿霧分會,12月10日舉辦Bundle of Joy—敦親睦鄰活動,邀請鄰近慈恩寺的5個社區共400戶家庭至慈恩寺,與佛光會員20人,歡喜結緣。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說:「善的『給』予,可以美化人生,淨化社會,維繫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多年來慈恩寺都在新年之際舉辦Bundle of Joy—敦親睦鄰活動,今年由宿霧分會會長許琳琳發起,號召佛光人共襄盛舉,備辦大米、麵包、米粉、餅乾、月曆、糖果以及餐具等,贈於400戶家庭,祝賀新年快樂。 藉此活動之歡聚,亦同時舉行「社區三好兒童班」之頒獎,由許林琳琳頒贈全勤獎章與禮物予小朋友,並鼓勵小朋友在未來的課程能更精進的參與。社區三好兒童班,乃慈恩寺與聖卡洛斯大學合作舉辦,透過活動傳遞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精神。宿霧分會督導吳遠殊於頒獎之後,再一次的向社區民眾說明慈恩寺的各項社區課程,鼓勵民眾把握因緣多加參與。 接著由慈恩寺監寺妙仁法師帶領進行灑淨祈福,民眾虔誠合掌,祈願觀世音菩薩護佑,福慧增長。妙仁法師表示,「給」是佛光人共同的修行法門,藉此活動,給人歡喜,廣結善緣,感謝所有施者受者,大家集體創作,功德圓滿。里長Myrna Labra感謝慈恩寺對於民眾的關懷,他表示有寺院當鄰居很有福報,尤其是為社區舉辦許多課程,看到小朋友參加課程後的改變,感受到佛光山對於菲律賓人的慈悲。
相關新聞
-
北港佛光人友愛服務 太極表演關懷長者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港第二分會12月10日偕同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雲林友愛服務隊北港分隊,於雲林縣元長鄉私立吉祥老人長期照顧中心,探視近98位失能的長者,透過太極拳及太鼓的表演,讓他們有了笑容,慈悲基金會的義工,面對面的招呼與互動,更讓長者舉起雙手,跟著鼓聲打著節拍。結合社區一同為社會盡一份心力,充分展現佛光山四大宗旨「以慈善福利社會」的精神。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港第二分會會長吳楠楊表示,這次與慈悲基金會合作並結合社區的社團,一同關懷附近照護中心的老人家,希望能夠盡自己一點微薄的力量,讓長者能夠快樂。在互動的過程中,深深的感受到自己也將慢慢變老,所以本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念,趁著自己還年輕,身體健康的時候,能夠實踐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以及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吳楠楊同時也感謝雲林縣太極拳協會元長支會的學員,共襄盛舉表演太極拳十三式及太極功夫扇的演出、還有元長鄉頂寮村村長蔡倍東,帶領太鼓班學員,前來表演太鼓,當音樂響起鼓聲震動時,老人家的精神也來了,加上慈悲基金會友愛服務隊北港分隊的隊員,親切的帶動,讓長期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家,願意活動筋骨動一動、跟著音樂打著節拍,現場溫馨的氣氛,真的令人歡喜。 基金會友愛服務隊北港分隊隊長李麗珠表示,看到社會的溫暖,每個表演者都盡心盡力的表現,只為將最美好的才藝呈現出來,讓院區的老人家歡喜,將佛光山慈善事業的基本精神「慈、悲、喜、捨」,全部實現於此,非常令人感動。 吉祥老人長期照顧中心主任張靜娟提到,2個院區共有98位失能老人家。平時除了家人來探訪外,很少有這麼多人來,看到大家的來訪,他們都很歡喜,就像迎接客人一樣,尤其看到太鼓及太極拳的表演,更讓他們興奮,透過友愛服務隊員的帶動,讓他們跟著拍手,真的很棒。謝謝大家的慈悲付出。 友愛服務隊北港分隊隊員黃玉珍說,退休以後就提醒自己,趁著還能走動時,能為社會大眾多做點事,就盡量去做,因為他知道終有一天他也會老,所以只要有服務的機會,時間允許他都會出席,廣結善緣。
-
波爾圖佛光人慈善救助 暴風雨中傳遞溫情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波爾圖協會輔導妙多法師和會長張春暉帶領幹部們一行10人,12月7日前往波爾圖食物銀行集散中心(Banco Almentar Contra A fome Porto)食物捐贈,也是波爾圖協會首度食物銀行捐贈活動,活動由波爾圖協會主辦,第一、第二分會共同承辦,發揮佛光會以慈善福利社會的慈悲精神。 當天天候不佳,國家氣象局發布暴雨警報,而大風大雨也擋不住波爾圖佛光人慈善捐贈的熱情。副會長陳道書開著一輛加大貨車,眾人齊心協力,將採購的物資搬運上車,陳道書載著波爾圖佛光人滿滿的愛心,開往食物銀行。 許多平日忙於工作的金剛們,歡喜參與活動;第二分會董靜波,放下店裡忙碌的生意,動作迅速敏捷,搬得滿頭大汗,卻笑容滿面。協會理事李烈為這次活動,特意推遲公事上原定簽約時間。而甫從中國大陸返回葡萄牙的協會督導林永興,第一時間過來做搬運工。理事朱濤同樣扔下店裡的生意,驅車半小時趕到集合點參與,待回到店裡才發現店內淹水,因為做慈善很歡喜、帶著笑臉打掃許久也不覺疲憊。 食物銀行負責人Antonio說,周末假期有很多義工到各大超市、賣場收集食物,再將這些食物打包、分配,捐助給所有慈善的中心機構,此機構在臨近地區有18個,再由慈善機構分發給街友、低收入戶、老人院、孤兒院等。食物銀行的目標就是不浪費糧食,也有職責監督這18個機構好好運用這些食物,妥善地發放給那些需要食物的人群。 波爾圖協會首度的食物銀行捐贈,捐出物資有米、麵、糖、鹽、麵粉、牛奶、油、罐裝豆類及玉米,餅乾等食物,共計3270件,重達2.5噸。 Antonio向波爾圖協會表達衷心感謝,希望以後能長期合作。張春暉表示,以這些物資回饋社會,希望給需要的人帶來溫暖和快樂,讓他們過一個有溫度的新年。
-
紐約佛光中文學校與22公立小學再攜手 為弱勢學童募禮物
「社區送暖亮光耀,花開四季行三好」(Children Helping Children-Light Up Our Community 玩具募集行動擴大進行自11月起始至12月16日,行動發起的紐約皇后區22公立小學和紐約佛光中文學校師生代表於12月6日上午,在佛光山紐約道場三樓般若堂集合,將近50位大、小朋友分工合作,將現有募集到的500多份玩具完成年齡組分類或包裝,奧莉薇(Olivia)等四名小朋友都希望收到玩具禮物的小朋友雖然生病,但還能享受到節日的驚喜。 前來參與的22區小學八位老師的領隊班特(Ms. Bent)表示,這是她第2年帶班上小朋友前來參與此有意義活動,她覺得非常有意義,小朋友幫忙分類與包裝禮物是學習做好事,因為小朋友一向是「要」,但現在能「給」。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說,「給」,看似利他,實則利己。只要我們常存慈悲之心,處處與人為善,時時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從「給」的佛法實踐中,我們的生活也必定充滿歡喜、希望,在追求佛道的路上也能獲得諸多善緣。 紐約佛光中文學校校長覺麟法師不但前來為小朋友和老師勉勵,同時也再闢「戰場」動腦毛絨動物選配包裝。鄰近的皇后區公立麥克爾(McGoldrick Library)圖書館館長芭拉(Bala)也帶著幾份玩具到場捐贈。 「社區送暖亮光耀,花開四季行三好」玩具募集行動今年在佛光山紐約道場、22 公立小學和紐約市議員黃敏儀法拉盛辦公室以及紐約州參議員劉醇逸貝賽辦公室等五地都設置了玩具募集箱,奧莉薇也請其他小朋友一起響應做好事,繼續捐贈全新玩具給社區裡的病童。 紐約佛光中文學校12月6日攜手皇后區法拉盛第22公立小學,於佛光山紐約道場進行愛心玩具包裝後,將由國際佛光會紐約協會會員代表,於12月19日協助送往紐約市立醫院皇后分院(NYC Health + Hospitals/Queens)和聖瑪麗兒童醫院(St. Mary’s Healthcare System for Children)以及紐約長老會康乃爾醫院(NYP/Weill Cornell/NYPQ)病童和22公立小學弱勢家庭學童。
-
高中生體驗高齡 與仁愛之家長者同樂
歳末入冬,天氣漸冷,但蘭陽仁愛之家充滿溫暖、熱鬧歡樂的氣圍。台北復興高級實驗中學100多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於11月起分成四梯,到蘭陽仁愛之家進行「穿越一甲子時空—高齡體驗、社區服務」。透過輔具讓學生了解長者身體退化後,在生活上的種種不方便,再安排學生到社區為長者按摩、與長者互動同樂,讓學生以同理心為長者服務,為200多位長者帶來熱情活力與冬日的溫暖。 「高齡體驗」是讓學生們戴上老花眼鏡、駝背背帶、負重沙包袋…等,模擬身體老化後的狀態,再透過穿衣扣扣子、夾豆子、爬樓梯…等關卡進行闖關活動。體驗完成後,安排學生們到日照中心、龍潭社區C據點、雲水日托長興廟站、玉石站、光武站,以及二結C據點,為長者按摩、陪伴玩遊戲,還帶來現今紅遍社群平台的「科目三」舞曲表演,輕快的樂曲與年輕人的青春氣習,讓長者們笑的合不攏嘴,氣氛熱絡。 帶隊老師古瓊淵表示,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社會,學生較少有機會與阿公阿嬤相處,學校特別安排體驗活動,希望能夠增加學生們主動與長者互動的勇氣,也期待他們回到家中,也能夠思索平時與曾祖父母的互動方式拉近距離。老師也特別感謝蘭陽仁愛之家準備十多道好吃的菜品,讓學生在學習與做公益時,還能享用美味蔬食,真是太有福氣了。 有學生心得回饋表示,透過此次活動能更加了解長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諸多不便,以及感受到了衰老後,身體變得沉重、感官變得不靈敏等身體退化的不適,未來面對長者時要用愛心、耐心來幫助們,在路上若遇到需要幫助的長者時也會挺身給予協助。 長者鑾珠開心地說,這些學生就好像自己的孫子、孫女一樣,很親切感、很可愛。長者宗雄也說,看到這些學生讓我想起了家中的孫子,仁愛之家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學生們只來幾次太少了,希望他們以後可以常常再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