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出佛法繪出佛心 超越五蘊的水彩創作
【人間社 陳灯奉 台東報導】2023-12-03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與台東故事館合辦「水漾六蘊〜李素桂水彩個展」, 12月2日上午11時在台東故事館舉行開幕式,政商雲集,藝界高朋滿座,佛光山日光寺慧堂法師及慧翔法師也蒞臨會場祝賀。 李素桂是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光明第一分會副會長,除了公司業務經營之外,也承擔會務及道場義工,在繁忙的生活裡擠出時間跟隨江美惠老師學畫,曾多次參與水漾采薈畫會聯展及台東桂田喜來登酒店聯展等。 台東生活美學館館長江愚表示,一個素人學畫才兩三年的時間,用佛法創作的畫作呈現法喜充滿,讓人讚歎不已,並稱讚李素桂發心護持佛教。 慧堂法師表示,內心情感豐富的人,才能畫出這麼美的畫,就像宋朝無門慧開禪師的一首偈語「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外境的變化不會影響內心的純真,內心純真才能表現在生活裡。 主辦單位說明,佛教哲學中五蘊皆空是智慧的境界,透過覺悟和洞見,藉由水彩所蘊藏獨特暈染的性質,超越實體的存在與不存在,不執著和迷惑具體之象,以更平靜智慧的心態來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變化,創作理念以水彩為媒材,分為:「以人爲本、以景為相、以蓮為心、以海為胸襟、以生命為題、以抽象為虚幻」六大系列,故名「水漾六蘊」。 策展人蘇湘媚表示,李素桂心存感恩和善念,將本次展覽義賣所得全數捐出給社福團體,希望藉由一己力量拋磚引玉,貢獻社會。
相關新聞
-
均頭舉辦藝術聯展開幕茶會 學生創作展現現代藝術
佛光山均頭國民中學12月1日舉行藝術聯展開幕茶會,全校師長及國中部學生近190人一同出席共襄盛舉。本次聯展規劃四大主題,由藝術老師鄒曉雲帶領學生策劃展覽,主題有19週年校慶視覺藝術成果展、2023年均頭學生聯展、學生彭垣蓁創作個展及藝廊咖啡 校長胡金枝致詞指出,藝廊展示每位學生的作品,每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道牆面、角落都是展現學生們的「學習盛宴」。 4位藝術代表發表感言,7年級鍾妤提到,課程中老師教大家要跳脫框架、大膽用色,真正的藝術是認真參與創作並享受。8年級郭駿暉分享,藝術可以表達心情,不需要嚴格要求自己,只要了解這件作品的意義就足夠。 9年級藝術代表暨策展團隊隊長吳高任說,感謝老師的指導,了解佈展及策展的技巧,也非常感謝我的團隊,共同努力完成這場開幕茶會。 9年級彭垣蓁的「蘑咒創作個展」讓人走進了蘑菇的世界裡,他說,因為喜歡吃蘑菇而引發創作的靈感,從小愛吃蘑菇也愛塗鴉,從創作中畫了很多自己,每個階段的蘑菇都是成長蛻變的證明。 此次的茶會也是屬於九年級策展學中的實習課程,鄒曉雲指導學生生活美學是將隨手可得的用品中做為擺設,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展現出生活的品味。他表示,「非常重視每位學生的作品,從一開始制式化的創作,一直到跳脫思維、發揮屬於自己的特點,從作品中顯現出每位學生獨有的藝術創意。」
-
新馬寺「書情畫意」師生藝術成果展
佛光山新馬寺社教才藝聯合成果展「書情畫意」,11月25日於新馬寺一筆字館隆重開幕,總計119幅師生作品參與展出。 作品集合了佛光山新馬寺松鶴書苑的禪繞畫,書法班學員各種書體的書法,水墨畫班學員的水墨畫作品,三好學堂幼兒園小朋友的彩墨童畫,以及馬來西亞國際現代書畫聯盟柔州聯委會會長曾慶仁、水墨畫老師蔡美康及彩墨畫老師張俊華三位指導老師的作品。展場上充滿濃濃的師生情誼,有老師的勉勵,有學生的感恩,以及詩情畫意的作品,讓觀者感受到溫馨的藝術情感空間。 受邀主持開幕的嘉賓,以聯手創作水墨畫一幅作為開幕禮。其中包括佛光山新馬寺住持如彬法師、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南馬協會督導長周振文,以及三位參展的指導老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馬來西亞南馬協會理事及資深書法導師黃逢榮,也受邀出席。 如彬法師誠邀現場藝術家們一起為明年龍年集體創作一特展,讓新馬寺增添春意及更多中華文化的藝術氛圍。如彬法師發願學習水墨畫,勉勵佛光人、義工和大眾一同學習,未來可以辦更多不同的藝術展。 曾慶仁致詞指出,學員成果展可以讓學員之間互相認識交流,提升書法藝術技巧。非常喜歡在新馬寺教課,因為大家都像一家人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而學員的提問也讓老師教學相長。 蔡美康勉勵學員,水墨書法的歷史源遠流長,要有好的成果並不簡單,要努力播種施肥灌溉,除了作畫技巧,也要提升人品,修養和多閱讀。希望新馬寺每年都能舉辦成果展,讓學生更有動力。 張俊華指出,從展出作品中可以發現兒童的童趣、天真與浪漫。他讓學生自由發揮,從彩墨顯現出童真、快樂及熱情。 周振文表示,展出作品包含老中少三代作品,是成果展的特色,內容也融入了人間佛教生活修行,而書法繪畫是修行培福之道,可以讓人收攝身心,也符合佛光山以教育培養人才的宗旨。
-
曼陀羅一樹花開 鄧惠華普賢寺開個展
「透過描繪曼陀羅,能安穩情緒,放鬆身心,化解煩惱,進而圓滿自己的人生。」藝術家鄧惠華表示。其個人展,11月18日起至2024年1月21日,在佛光山普賢寺藝文展覽室展出,主題為「一樹花開」,小品水彩花卉、曼陀羅圖騰、巨幅花店寫實油畫等畫作,運用強烈色彩及細緻線條,具寫實、印象主義風格。 這次展出作品,計有「花映繁花」水彩7幅、「閒情心遊」印象水彩畫6幅、「曼陀羅」–〈心綠意〉、〈靜謐之花〉、〈頃住能量〉、〈緣〉等壓克力畫作4幅,最大幅畫作〈花的心事-執著〉壓克力油畫1幅,均曾獲入選台中大墩、屏東、桃源等美展,評價頗高。 鄧惠華說,從小就對繪畫感興趣,但因家境清寒,無力拜師學藝,只有默默地埋藏心底。由於父母比較期望她念職校,以便早日進入職場,分擔家計,於是高中學程選擇廣告科,以為可以走上繪畫之路,卻美夢成空,因素描、水彩、油畫等基礎繪畫養成課程闕無。大學繼續往商業廣告鑽研,也沒有因緣接觸繪畫,在內心只能告訴自己,這輩子就這樣子吧,但仍存一絲懸念。 「在事業發展之餘,終於有機會回到學校,一圓繪畫創作夢」鄧惠華說,8年前憑著4幅「曼陀羅畫作」,取得進修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門票。3年的修業期並不輕鬆,素描、水彩、油畫等技巧從頭練起,事後證明對往後繪畫創作上,助益不小。 鄧惠華說,回想在工作職場上,起初是手工繪圖,後拜科技發達之賜,機器裝上電腦程式設定,自動化的工作,減輕人工負擔。閒暇之餘,更能思惟未來的時間與空間,心想機器是刻板的,而藝術家是具感性與知性的,繪畫更富有生命力、故事性、創造性,是值得用心去感受與覺察,以不枉此生。 「花開豔麗,是為了生存及物種的延續,不論風雨霜雪,不為你而開,只為獨自芬芳。生命猶如一樹花開,是激情濃烈、是落寞悲涼,都是歲月的年輪。花開燦爛,卻是短暫一現,生命當學習這份執著的絢麗,提高生命歷程的質量,使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義。從繪畫中藉花開花落,覺察自身對外界的感受,梳爬一畝心田,聆聽內在的情感。」鄧惠華感性地對這場美展創作的理念作註解。 觀賞者蘇孟賢老師回饋說,在賞析畫作的同時,希望藉由創作者內心的感性世界,能反觀自己的心念,在菩提道上,自我提升。
-
東禪寺宗史館紀念大師 捏麵人展示佛光山開創史
時隔8年,佛光山東禪寺11月6日再次邀請來自臺灣彰化縣的巫家捏面館館長巫俊德和梁秀蓁夫婦,為宗史館館內的捏麵人作品展示區製作全新的創作,歷時6天,完成「佛光山開創史」,紀念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來台宣揚佛教初的故事,作品在東禪寺宗史館常設展覽。 東禪寺這次量身定做捏麵人的作品以四個故事為主,首先是大師26歲到宜蘭,於縫紉機上寫作《釋迦牟尼佛傳》弘揚佛法。其次是大師首創以幻燈片弘揚佛法,開佛教現代化佈教之始,大師在弘法初期的唯一交通工具腳踏車列入珍藏。第3個故事是,雷音寺念佛會及大師創辦佛教界第一所幼稚園慈愛幼稚園,捏麵人作品中也塑造了一部慈愛幼稚園園車。 另外,巫俊德也把佛誕節宜蘭遊街景象,花車遊行熱鬧遶境隊伍、民眾看戲看熱鬧等情景,都用捏麵人作品呈現。花車遊行遶境隊伍放在會動的軌道之上,軌道帶著遶境隊伍迴轉,感覺就像是會動的捏麵人,生動逼真。不論是開路鼓、還是旗隊、哨角隊等造型,個個栩栩如生,讓小朋友看了驚呼連連,連大人也驚豔不已。 東禪寺宗史館捏麵人故事,緣起參考於佛光山蘭陽別院4樓的「甲子紀念堂」,為紀念星雲大師到宜蘭弘法60周年所設置,內容是以大師重現佛誕節宜蘭遊街景象,情境的捏面人作品有熱鬧的花車遊行的隊伍,呈現大師一甲子的弘法人生,以及為佛教發展的貢獻。
三好精神化敵為友 岩湖小學彩繪燈籠展創意
2023-12-03妙謙法師談星雲大師 佛光菜根譚的智慧
2023-12-03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培訓 首創微電影閱讀及會長專班
2023-12-03芝加哥佛光山參訪緬甸寺院 佛教文化交流
2023-12-032023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培訓 300位愛書人齊聚蘭陽別院盛況空前
2023-12-03國際佛光會實際行動 響應世界氣候行動峰會
2023-12-03花蓮佛光人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縣府成果展看見三好運動
2023-12-03人間佛教思想臨床運用 心理師勉勤掃內心
2023-12-03台北道場佛學講座 瑜伽燄口的人間佛教管理學啟示
2023-12-03花蓮佛光人彩繪燈籠 結緣聯誼增溫情
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