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加哥夏日禪修班 百人體驗人間生活禪
【人間社 李性銘 美國芝加哥報導】2025-08-30芝加哥禪淨中心於今夏開辦三場「夏日禪修班」,並於8月24日舉行「半日禪」修持。大眾透過坐香、行香及戶外禪修,放鬆身心,練習「讓身心回到當下」的修行智慧。在住持永瀚法師引領下,學習如何將「人間生活禪」落實於日常生活,四次課程吸引近百位中英文學員參與,並設有即席翻譯。 活動伊始,學員依自身狀況選擇盤腿方式入座,隨後展開禪修體驗,包括調身、數息調息及「身、受、心、法」四念處練習。戶外禪則讓大眾於道場禪園觀照六根修持,在車水馬龍及蟲鳴鳥叫中保持專注安然。 永瀚法師引述《六祖壇經》:「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解脫」,提醒修行在於轉念與不計較。他並以禪師問答啟發:「隨時都可解脫,是誰絆住你?」強調困住我們的往往是內心煩惱。只要常能觀照自心,就能體會頓悟,進入「慧解脫」。 法師介紹人間生活禪最接近佛陀人間佛教的本懷,所以大師將佛光禪定名為人間生活禪。「人間生活禪」強調融入日常生活,行住坐臥接式禪,覺照當下,以事練心。每天五分鐘專注呼吸,於繁忙與喧囂中保持清明,培養淡泊安然的生活態度。 多位學員分享心得。芝加哥協會會長王克英表示,禪修讓心念回到呼吸間,專注力提升,在忙碌中找回清淨;第三分會副會長張道瑄回憶童年於馬尼拉道場的自在體驗;會員蔡秀招提到,行禪使生活更覺知。青年楊雅嵐、茅懿首次參加禪修,體驗戶外禪,感受與大自然合一。海印在《心經》中體悟,禪修即是日常中不被境轉的最佳練習。 最後,法師提醒大眾,依循佛陀教導的禪修是最穩妥的方法,不必追求感應或忙修瞎練,而應透過數息與覺照,找回安靜的心。
相關新聞
-
怡保佛光山抄經修持 一筆一畫抄寫中安定身心
怡保佛光山舉辦「抄經修持班」,8月24日迎來16位佛光人與大眾於佛光人文教育空間精進修持。在課程開始前,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聯合會中馬協會怡保佛光分會會員劉鳳珠帶領大家先以靜坐調心,再以三稱佛號、齊誦〈開經偈〉。隨後,眾人提筆抄寫《心經》,在一筆一畫抄寫中安定身心。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開示抄經的意義說到「抄經,每寫下一個字,就如同在心上烙了一個印,像是照相般,經文的道理就在心裡,即心即佛。」經文的道理就都在心裡。「般若」就是智慧,「波羅蜜多」就是從此岸到彼岸,從苦到快樂,從無到有。透過抄經修持認識真實的世間,大家都能過著觀自在的人生。 課程結束前,大家各自分享抄經的法喜歡與心得。第一次抄經的郭俐君分享,大家一起抄經的氣氛特別好,讓她更有動力去完成。在一個這麼好的環境裡,更容易靜下心來,把注意力集中在抄經上。 劉鳳珠分享首次帶領大家抄經是非常特別的體驗,平時習慣獨自在家抄經回向,那是屬於一個人的寧靜。此次抄經看到大家和他一起循著同樣的步驟抄經、回向,認為能和大家一起在善美的環境裡精進修持,不僅是個人的提升,更是集體願力的凝聚。
-
孝道月佛光山僧眾功德回向 信眾共祈世界和平
8月23日為農曆7月1日,進入佛教的「孝道月」,在這一個月期間,佛光山僧眾每日早晚課誦,功德回向護持信眾及其宗親父母,福慧雙圓。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也說過,佛教認為7月是僧信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功德月」、「福田月」、「僧伽月」、「報恩月」、「孝道月」。佛教稱農曆7月為「孝道月」,旨在鼓勵行孝報恩,普度齋僧。 佛光山在農曆7月於早課誦持《父母恩重難報經》,晚課延生普佛、往生普佛,分別誦持《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佛說阿彌陀經》,以及《地藏經》。期間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退居和尚心培和尚,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和慧昭法師、都監院頭單書記慧屏法師和二單書記慧讓法師、修持監院室監院慧思法師,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主法。 23日的早課於雲居樓二樓,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領眾薰修,佛光山僧信精進課誦、繞佛。 心保和尚早齋開示,在佛光山《百人碑牆》有清代理學家、教育家朱柏廬的〈治家格言〉,當中提到「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生活中的一切得來不易,都是以汗水勞力所換得,應當好好珍惜。「吃現成飯,當思來處不易」,孟子說:「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除了珍惜,更要知足,「知足第一富」。知足者不貪,不貪著才能解脫涅槃,生活中才有自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義工莊振益說,當在唱誦〈寶鼎讚〉的「虔誠奉獻法中王,端為世界祈和平,地久天長」,當下十分感動。世界和平的目標很殊勝,但還是要有信心,相信能祈願世界和平、世間安樂富有。 還有幾名國際義工參與,波蘭的Joanna認為這就是修行的一種方式,帶給他很平靜的感受。英國的Caitlin感覺到平和的氛圍,很有凝聚力。馬來西亞的許詩峎說,他會在農曆初一十五吃素,但其實不是很了解佛法,這是第一次參加佛光山農曆初一的早課,也是學習的機會,覺得很莊嚴殊勝。
-
北海道場孝道月修持 朝山禮佛祈平安
8月16日上午7時,佛光山北海道場舉行一年一度孝道月向地藏菩薩祈願朝山修持活動,近300位雙北的信眾們扶老攜幼參加,三步一拜,禮敬地藏菩薩,祈願父母家人安康、社會祥和、世界和平。 北海道場山海交融、靈氣盎然,清早涼風徐徐,整齊的朝山隊伍在住持永平法師帶領下,稱念「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聖號,從山下三步一拜,一路拜到山上。無法跪拜的信眾們,則手持鮮花,虔誠的三步一問訊。 永平法師領眾恭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朝山祈願文〉,開示強調佛法實踐的重要性,勉勵信眾腳踏實地、積極奉獻。以佛光山作為學佛的典範,在做中學,學中做。鼓勵信眾要參與各地的共修,一同精進修行,深化對佛法的理解,並將佛法智慧融入日常生活,共同建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石門區區長吳家兆率領石門區公所同仁全程參與朝山,他表示,每次來到北海道場都感到心情特別寧靜,認同永平法師提及「希望大家能修心,讓社會更加祥和」。祝願國泰民安、大家順利,互相包容、互相扶持,期使國家和社會更加健康完美。 八里分會會長謝玉紋表示,朝山活動改在早上,除了早上空氣好,精神好的好處外。活動舉行有節電的功能,減少碳排,有利地球的永續,更契合星雲大師環保與心保的理念。 法會圓滿,常住慈悲特別準備熱騰騰的筍粥、素包子及豆奶,與信眾結緣,溫暖信眾的胃跟心。
-
南屏別院一日禪修會 引導學員回歸內心照見本性
佛光山南屏別院於8月17日舉辦「一日禪修會」,近200位學員參加。課程內容涵蓋禪坐、跑香、身心放鬆禪、動中禪、茶禪一味及禪修答客問等。南屏別院有方法師帶領,循序漸進地引導學員進入禪修氛圍,在靜心體驗中感受身心安定與放鬆,實踐人間生活禪。 活動期間全程禁語。學員依循法師指導,專注於呼吸,將心念收攝於當下,雖然初時雙腿酸麻與思緒浮動,但隨著持續練習,逐漸體會內心的沉澱與雜念的淡化,感受到真正的寧靜與安穩。 在「跑香」環節,學員透過行禪的方式擺動雙手,快步行走,調和身心,在動中保持覺照與專注,延續靜定的力量,身心在動靜之間轉換,體驗動靜中的相輔相成。 「身心放鬆禪」,在有方法師柔和語調引導下,學員逐步放鬆全身各部位,釋放內在的緊張與壓力,獲得深層的舒緩與自在。 「茶禪一味」時,有方法師提問:「為何而來?願意回到自心清淨之家嗎?」並指出:「禪修如同一面鏡子,用來觀照自己的心,觀照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讓我們的心真正安住,回到清淨的本源。」引用禪門公案以及「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的偈子,說明真正的解脫不在外境,而在於是否能看見自己內心的執著與無明。 佛光山修持監院室監院慧思法師主持「禪修答客問」。他說明禪是活活潑潑的修行方式。從禪修中愈能看清自己,愈能明辨是非。接著反問:「你是誰?」引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所說「我是佛」的期許,人人都有「自性佛」,只是尚未顯發,仍被無明覆蓋。人有佛性也有魔性,慧思法師讓大家參:「不是佛,不是魔,是什麼?」不要談玄說妙,要去體悟。 聽經聞法後更要去實踐、觀察、驗證,慧思法師強調,「沒有實踐,就無法產生法喜;沒有法喜,就無法建立信心;沒有信心,就無法達到不退轉的境界。」這是一層層的修行歷程,需要耐心與持續的努力。 對於學員們提出的初心、善心、病苦等問題,慧思法師反問:「為何經上說『五蘊皆空』,我卻五蘊皆實?」鼓勵學員將佛法融入日常,並以「自歸依法」作為修行的依靠。「善念興而萬靈知」,如同滴水穿石般開發良善心意,好事多做,時常種善因,惡緣就薄。 慧思法師又舉星雲大師善用色身,以病為友的經歷,說明佛法要在生活中實踐,不要從外找解脫,而是過好精彩的此時此刻。最後提出「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的公案,讓大家參究。 這場一日禪修,讓學員身心靈全面調和,學習將禪法落實於生活中的行住坐臥,實踐星雲大師所倡導的「生活即禪、禪即生活」,為現代人帶來一份寧靜與智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