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紙上博物館〕展覽藝術家介紹:陳永賢
2018-09-17
一、展覽藝術家介紹:陳永賢
英國布萊頓大學藝術與傳播研究所博士,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創辦人,現為台灣藝術大學專任教授,創作主軸探討身體與場域、個體與社會、人與環境、自身與他者的流動關係,並關注個人在社會群體中生活規則的認同差異,作品反映社會矛盾。
二、作品1:《市場諸眾》
傳統市場裡有好多菜販、肉販、雜貨攤,市場也聚集了不同的文化,藝術家陳永賢的攝影作品《市場諸眾》紀錄了市場中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攤商們,有人是在地居民、有人則是移居者,他們販賣著代表各自文化的食材,卻同樣為了生活而打拼。
三、作品2:《梭巡》
穿越一道馬蹄形的迂迥結構,透過身體軌跡掃描老建築物內景觀的概念,將各種新舊物景封存,刻意凝結秩序外的流變狀態,並緩緩檢視過往殖民年代的游離映像。
梭巡者代表一種社會流動,他們近乎一種游盪的肢體行為,既是漂泊,也是文化碎片化的遷徙狀態,並且膠濃於變動不居的處境。
英國布萊頓大學藝術與傳播研究所博士,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創辦人,現為台灣藝術大學專任教授,創作主軸探討身體與場域、個體與社會、人與環境、自身與他者的流動關係,並關注個人在社會群體中生活規則的認同差異,作品反映社會矛盾。
二、作品1:《市場諸眾》
傳統市場裡有好多菜販、肉販、雜貨攤,市場也聚集了不同的文化,藝術家陳永賢的攝影作品《市場諸眾》紀錄了市場中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攤商們,有人是在地居民、有人則是移居者,他們販賣著代表各自文化的食材,卻同樣為了生活而打拼。
三、作品2:《梭巡》
穿越一道馬蹄形的迂迥結構,透過身體軌跡掃描老建築物內景觀的概念,將各種新舊物景封存,刻意凝結秩序外的流變狀態,並緩緩檢視過往殖民年代的游離映像。
梭巡者代表一種社會流動,他們近乎一種游盪的肢體行為,既是漂泊,也是文化碎片化的遷徙狀態,並且膠濃於變動不居的處境。
最新消息
新馬寺首站考生祈福會 笨珍縣60考生率先祈願金榜題名
2025-10-10新加坡佛牙寺參訪佛光山 弘法目標一致
2025-10-10多倫多佛光山 重啟醫院關懷探訪計畫
2025-10-10瑞士佛光山重建啟新程 信仰傳承照亮阿爾卑斯
2025-10-10實踐星雲大師藝術弘法智慧 紐國「第九屆藝術沙龍」聯展
2025-10-10雲水書坊溫暖南少觀 智慧啟蒙少年閱讀心
2025-10-10檳城佛光學舍慶中秋 歡喜圓滿
2025-10-10普中棒球隊立德盃冠軍與富邦盃代表權 榮耀獻給星雲大師
2025-10-10多倫多佛光童軍團秋季露營 每天都是地球日
2025-10-10芳療手作融入教化 啟迪心性專注覺察
2025-10-10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