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紙上博物館〕展覽藝術家介紹:陳永賢
2018-09-17
一、展覽藝術家介紹:陳永賢
英國布萊頓大學藝術與傳播研究所博士,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創辦人,現為台灣藝術大學專任教授,創作主軸探討身體與場域、個體與社會、人與環境、自身與他者的流動關係,並關注個人在社會群體中生活規則的認同差異,作品反映社會矛盾。
二、作品1:《市場諸眾》
傳統市場裡有好多菜販、肉販、雜貨攤,市場也聚集了不同的文化,藝術家陳永賢的攝影作品《市場諸眾》紀錄了市場中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攤商們,有人是在地居民、有人則是移居者,他們販賣著代表各自文化的食材,卻同樣為了生活而打拼。
三、作品2:《梭巡》
穿越一道馬蹄形的迂迥結構,透過身體軌跡掃描老建築物內景觀的概念,將各種新舊物景封存,刻意凝結秩序外的流變狀態,並緩緩檢視過往殖民年代的游離映像。
梭巡者代表一種社會流動,他們近乎一種游盪的肢體行為,既是漂泊,也是文化碎片化的遷徙狀態,並且膠濃於變動不居的處境。
英國布萊頓大學藝術與傳播研究所博士,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創辦人,現為台灣藝術大學專任教授,創作主軸探討身體與場域、個體與社會、人與環境、自身與他者的流動關係,並關注個人在社會群體中生活規則的認同差異,作品反映社會矛盾。
二、作品1:《市場諸眾》
傳統市場裡有好多菜販、肉販、雜貨攤,市場也聚集了不同的文化,藝術家陳永賢的攝影作品《市場諸眾》紀錄了市場中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攤商們,有人是在地居民、有人則是移居者,他們販賣著代表各自文化的食材,卻同樣為了生活而打拼。
三、作品2:《梭巡》
穿越一道馬蹄形的迂迥結構,透過身體軌跡掃描老建築物內景觀的概念,將各種新舊物景封存,刻意凝結秩序外的流變狀態,並緩緩檢視過往殖民年代的游離映像。
梭巡者代表一種社會流動,他們近乎一種游盪的肢體行為,既是漂泊,也是文化碎片化的遷徙狀態,並且膠濃於變動不居的處境。
最新消息
范佐伊新媒體藝術展 佛光緣美術館巴黎館開展
2025-10-10高新三區重陽敬老 祈願佛光加被長者健康長壽
2025-10-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青年.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2-2
2025-10-10「秋月禪心」英語茶禪夜 各族裔共襄盛舉
2025-10-09屏榮高中生命教育十堂課講座 從服務看未來與希望
2025-10-09新加坡佛光山攜手校園 弘揚中華文化
2025-10-09敬老尊賢情滿人間 印支長者南天講堂沐佛光
2025-10-09佛光大學與宜蘭縣防災士協會 簽署區域聯防開啟韌性新篇章
2025-10-09西來寺慶中秋 明月映心光共聚佛光情
2025-10-09多倫多佛光山中文學校中秋文化課 撒播善美和歡喜
2025-10-09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