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紙上博物館〕展覽藝術家介紹:陳永賢
2018-09-17
一、展覽藝術家介紹:陳永賢
英國布萊頓大學藝術與傳播研究所博士,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創辦人,現為台灣藝術大學專任教授,創作主軸探討身體與場域、個體與社會、人與環境、自身與他者的流動關係,並關注個人在社會群體中生活規則的認同差異,作品反映社會矛盾。
二、作品1:《市場諸眾》
傳統市場裡有好多菜販、肉販、雜貨攤,市場也聚集了不同的文化,藝術家陳永賢的攝影作品《市場諸眾》紀錄了市場中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攤商們,有人是在地居民、有人則是移居者,他們販賣著代表各自文化的食材,卻同樣為了生活而打拼。
三、作品2:《梭巡》
穿越一道馬蹄形的迂迥結構,透過身體軌跡掃描老建築物內景觀的概念,將各種新舊物景封存,刻意凝結秩序外的流變狀態,並緩緩檢視過往殖民年代的游離映像。
梭巡者代表一種社會流動,他們近乎一種游盪的肢體行為,既是漂泊,也是文化碎片化的遷徙狀態,並且膠濃於變動不居的處境。
英國布萊頓大學藝術與傳播研究所博士,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創辦人,現為台灣藝術大學專任教授,創作主軸探討身體與場域、個體與社會、人與環境、自身與他者的流動關係,並關注個人在社會群體中生活規則的認同差異,作品反映社會矛盾。
二、作品1:《市場諸眾》
傳統市場裡有好多菜販、肉販、雜貨攤,市場也聚集了不同的文化,藝術家陳永賢的攝影作品《市場諸眾》紀錄了市場中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攤商們,有人是在地居民、有人則是移居者,他們販賣著代表各自文化的食材,卻同樣為了生活而打拼。
三、作品2:《梭巡》
穿越一道馬蹄形的迂迥結構,透過身體軌跡掃描老建築物內景觀的概念,將各種新舊物景封存,刻意凝結秩序外的流變狀態,並緩緩檢視過往殖民年代的游離映像。
梭巡者代表一種社會流動,他們近乎一種游盪的肢體行為,既是漂泊,也是文化碎片化的遷徙狀態,並且膠濃於變動不居的處境。
最新消息
禪文化之旅踩線團 發揮實驗精神探索佛光山
2025-10-06明華園大戲開鑼 佛館上演《獅子王》
2025-10-06瓜冷七校200學子齊聚東禪寺 考生祈福會信心啟航迎考
2025-10-06新馬寺佛光普照 1500人慶中秋
2025-10-06愛丁堡大學典藏《圖典》 曼城佛光山促進文化交流
2025-10-06慈恩寺中秋朝山祈福 災後撫慰人心
2025-10-06松二分會幸福傳愛 恩典護理之家洋溢溫馨
2025-10-06中秋月圓.蓮花心香 童心手作蓮花燈實踐三好精神
2025-10-06香雲寺慶奧斯汀佛光日 音樂與文化交織
2025-10-06佛光人捐贈稻米 傳遞溫暖與祝福
2025-10-06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