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 佛法滿人間.法王子
2025-03-17
各位觀眾,大家平安吉祥!
今天和各位講「法王子」。
古代各國選出未來國家的繼承人,稱為太子;或者皇帝的兒子都是王子。
在佛教裡面,佛陀出身王族,對國家政治有透徹的了解,《般泥洹經》說:「天下多道,王道為大;佛道如是,最為其上。」佛陀的政治理念和宗教境地,是彼此圓融互通的,所以佛陀是名副其實的「法王」。
在佛教裡,認為每一個人信佛以後,將來都可以成為「法王子」。他可以依法修行、依法成佛。佛也是要依法,才能成佛。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說:「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任為佛,如文殊也。」所以過去文殊師利,他就是法王子,有時我們不稱念「南無文殊師利菩薩」,而稱念「南無文殊師利法王子」。
希望所有的佛教徒,大家不要想自己只是個普通的信徒,或者自己什麼都不是;沒有建立很真實的信仰,很可惜!對於真理不但要信,對於自己未來的前途,你更要珍惜。你未來做什麼?未來如果做個煩惱人,未來就永遠在生死裡面流轉;未來墮入惡道受苦,當然不甘願啊!未來我們一定要向上發心,等於過去時代可以做王子、做太子,將來做國家的繼承人,這是多麼偉大的前途,無限的光明,無限的未來。想完成什麼善願,也才能有「在其位,而能謀其政」的方便,可以利益天下更多的眾生。
建立信仰 自我肯定
我們做為佛教徒,也有無限的未來,無限的解脫,無限的自在。但是你現在就要相信自己:我是真正的佛教徒,我是完全依法行事的佛弟子,我是以佛法為生命的佛教徒。我的信心是永遠不變的,我對佛教的信仰是始終如一的,我對護持佛法是非常熱心的,我對修道也都是非常認真的。所以持戒也認真,參禪也認真,念佛也認真,護持也都很認真,你可以說就是法王子了,要當仁不讓的自我肯定。
人人都能做一個法王子,為了佛教我就要弘揚佛法,而且普度眾生;如果因為自己的願力與承擔,佛法都興隆了,我還不能成道嗎?眾生都得度了,我也得度了。所以做一個法王子,加大了發心的願力與承擔力服務眾生,會更快速的完成自己進入聖道,並且幫助別人也能證悟,那麼將來必定進入補位,能夠得道,最後必定能證悟成佛。
祝福大家!
●兩足尊
「兩足尊」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在皈依三寶的時候,帶領皈依的師父有一段話說:「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就「皈依佛,兩足尊」這句話來看,佛陀在兩隻腳站立的有情眾生當中最尊、最貴,也就是人中最尊貴的。「皈依佛,兩足尊」從精神層面來說,「兩足」是表示「福德」和「智慧」都具足,這是唯有「佛陀」才能達到的境界。
眾生有四條腿的,有八條腿的,乃至百足、千足,甚至沒有腿的都有。就是鳥獸有兩條腿,牠也是爪甲不完全,活動不自在。只有人類兩隻腳可以走動自如,可以走近、走遠,可以長跑、快跑,兩隻腳很有用處。有一句話說:「路都是兩腳走出來的」,但請不要走錯,走錯了就得繞更遠的路才能回來。
在這個世間上,有的人空有福報沒有智慧,他享受著榮華富貴,但是他缺少聰明智慧,遇事不明理,這樣有福無智的修行很難開悟。有的人他很聰明有智慧但沒有福報,好事常常都輪不到他,因為他沒有福德因緣。
修福修慧 廣結善緣
有些人明明在修道的團體當中,他就沒有修福報;就等於天人的天福享盡了,五衰相現也會墮入到凡間來。我也聽過不少人說,什麼好事都輪不到他,每當看起來好像「成功在望」,緊要關頭卻總是遭遇障礙……好比佛陀時代,有一首這樣的偈語說明兩個修行人的故事:「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
我們的教主佛陀不但有福報,而且他的福報無人可比,他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是他生生世世以來勤修福報、苦行、為人服務、積功德,乃至「割肉餵鷹」、「捨身飼虎」與眾生廣結善緣而來的。
有個故事說,佛陀在過去生中曾在雪山修行,稱為「雪山童子」,當他聽到一位羅剎說了一句:「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十分震撼,覺得比「天降甘露」還難得,應該還有下面的文句?就請求羅剎繼續說出下一句。羅剎表示腹中飢餓,如果雪山童子答應成為羅剎的食物才願意說出。雪山童子當下應承只要給他一點時間。羅剎於是說出下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雪山童子很歡喜,立即將偈語寫在山石樹木上面,利益有緣眾生,他願意將自己的血肉之軀,供養羅剎成為他的食物。雪山童子為了修慧,而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所以福慧都圓滿。
發菩提心 自利利他
所謂「一理通,萬理徹」,在世間上有福報又有智慧者叫做「福慧雙全」,這是人生最美滿的事情。但是距離真正的「福慧圓滿」還有長遠的道路,如佛經所說,要做一個「從光明走向光明」的人,可以生生世世都在成佛大道上精進向前不退轉。
有的人光是研究佛學,一點服務的菩提心都沒有,不發心利人,那也不好。不懂得「利人就是利己」,心靈之光就無法打開,所以在修行當中,布施有福報,對佛學、佛法也要通達。修智慧要懂得明理,你要常誦佛經、通達經文,當然就開啟了內心無限無量的寶藏。大家要真正的學佛做大菩薩,要像佛陀一樣成為福慧具足的「兩足尊」。
今天和各位講「法王子」。
古代各國選出未來國家的繼承人,稱為太子;或者皇帝的兒子都是王子。
在佛教裡面,佛陀出身王族,對國家政治有透徹的了解,《般泥洹經》說:「天下多道,王道為大;佛道如是,最為其上。」佛陀的政治理念和宗教境地,是彼此圓融互通的,所以佛陀是名副其實的「法王」。
在佛教裡,認為每一個人信佛以後,將來都可以成為「法王子」。他可以依法修行、依法成佛。佛也是要依法,才能成佛。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說:「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任為佛,如文殊也。」所以過去文殊師利,他就是法王子,有時我們不稱念「南無文殊師利菩薩」,而稱念「南無文殊師利法王子」。
希望所有的佛教徒,大家不要想自己只是個普通的信徒,或者自己什麼都不是;沒有建立很真實的信仰,很可惜!對於真理不但要信,對於自己未來的前途,你更要珍惜。你未來做什麼?未來如果做個煩惱人,未來就永遠在生死裡面流轉;未來墮入惡道受苦,當然不甘願啊!未來我們一定要向上發心,等於過去時代可以做王子、做太子,將來做國家的繼承人,這是多麼偉大的前途,無限的光明,無限的未來。想完成什麼善願,也才能有「在其位,而能謀其政」的方便,可以利益天下更多的眾生。
建立信仰 自我肯定
我們做為佛教徒,也有無限的未來,無限的解脫,無限的自在。但是你現在就要相信自己:我是真正的佛教徒,我是完全依法行事的佛弟子,我是以佛法為生命的佛教徒。我的信心是永遠不變的,我對佛教的信仰是始終如一的,我對護持佛法是非常熱心的,我對修道也都是非常認真的。所以持戒也認真,參禪也認真,念佛也認真,護持也都很認真,你可以說就是法王子了,要當仁不讓的自我肯定。
人人都能做一個法王子,為了佛教我就要弘揚佛法,而且普度眾生;如果因為自己的願力與承擔,佛法都興隆了,我還不能成道嗎?眾生都得度了,我也得度了。所以做一個法王子,加大了發心的願力與承擔力服務眾生,會更快速的完成自己進入聖道,並且幫助別人也能證悟,那麼將來必定進入補位,能夠得道,最後必定能證悟成佛。
祝福大家!
●兩足尊
「兩足尊」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在皈依三寶的時候,帶領皈依的師父有一段話說:「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就「皈依佛,兩足尊」這句話來看,佛陀在兩隻腳站立的有情眾生當中最尊、最貴,也就是人中最尊貴的。「皈依佛,兩足尊」從精神層面來說,「兩足」是表示「福德」和「智慧」都具足,這是唯有「佛陀」才能達到的境界。
眾生有四條腿的,有八條腿的,乃至百足、千足,甚至沒有腿的都有。就是鳥獸有兩條腿,牠也是爪甲不完全,活動不自在。只有人類兩隻腳可以走動自如,可以走近、走遠,可以長跑、快跑,兩隻腳很有用處。有一句話說:「路都是兩腳走出來的」,但請不要走錯,走錯了就得繞更遠的路才能回來。
在這個世間上,有的人空有福報沒有智慧,他享受著榮華富貴,但是他缺少聰明智慧,遇事不明理,這樣有福無智的修行很難開悟。有的人他很聰明有智慧但沒有福報,好事常常都輪不到他,因為他沒有福德因緣。
修福修慧 廣結善緣
有些人明明在修道的團體當中,他就沒有修福報;就等於天人的天福享盡了,五衰相現也會墮入到凡間來。我也聽過不少人說,什麼好事都輪不到他,每當看起來好像「成功在望」,緊要關頭卻總是遭遇障礙……好比佛陀時代,有一首這樣的偈語說明兩個修行人的故事:「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
我們的教主佛陀不但有福報,而且他的福報無人可比,他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是他生生世世以來勤修福報、苦行、為人服務、積功德,乃至「割肉餵鷹」、「捨身飼虎」與眾生廣結善緣而來的。
有個故事說,佛陀在過去生中曾在雪山修行,稱為「雪山童子」,當他聽到一位羅剎說了一句:「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十分震撼,覺得比「天降甘露」還難得,應該還有下面的文句?就請求羅剎繼續說出下一句。羅剎表示腹中飢餓,如果雪山童子答應成為羅剎的食物才願意說出。雪山童子當下應承只要給他一點時間。羅剎於是說出下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雪山童子很歡喜,立即將偈語寫在山石樹木上面,利益有緣眾生,他願意將自己的血肉之軀,供養羅剎成為他的食物。雪山童子為了修慧,而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所以福慧都圓滿。
發菩提心 自利利他
所謂「一理通,萬理徹」,在世間上有福報又有智慧者叫做「福慧雙全」,這是人生最美滿的事情。但是距離真正的「福慧圓滿」還有長遠的道路,如佛經所說,要做一個「從光明走向光明」的人,可以生生世世都在成佛大道上精進向前不退轉。
有的人光是研究佛學,一點服務的菩提心都沒有,不發心利人,那也不好。不懂得「利人就是利己」,心靈之光就無法打開,所以在修行當中,布施有福報,對佛學、佛法也要通達。修智慧要懂得明理,你要常誦佛經、通達經文,當然就開啟了內心無限無量的寶藏。大家要真正的學佛做大菩薩,要像佛陀一樣成為福慧具足的「兩足尊」。
最新消息
佛教圖像、音聲與文字弘法學術發表 探討佛法多元傳播
2025-08-17丹佛高中新進教師培訓營 佛光人交流教育理念
2025-08-17佛光人參與警察站會議 警民合作增加治安維繫
2025-08-17菁英盃鏖戰 普中女籃展現堅韌意志
2025-08-17務邊佛光人雨中禪修 體會自在轉念智慧
2025-08-17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監事聯席會議 榮耀成果實至名歸
2025-08-17道不盡的感謝 普中畢業好苗子手寫卡片獻給星雲大師
2025-08-17比利時佛光山Veggie Run 健步運動舒展身心
2025-08-17「藏海無涯‧大藏經通俗講座」首場開講 關注藏經藝術文化傳承
2025-08-17暑期班圓滿落幕 學生展現自信與才華
2025-08-17
相
關
消
息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生活與道德4-2 2025-05-21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生活與道德4-1 2025-05-20
《星雲大師全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02 2025-05-19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說孛經》的政治管理學4 2025-05-18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說孛經》的政治管理學3 2025-05-17
《星雲大師全集》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01.以師心為己心 以師志為己志 2025-05-12
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 2025-05-16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學佛與求法 .一個觀念,四個方法3-3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