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無生忍」,是一切法根本不生,他心中連「忍」的感覺都不須要了,生活自然歡喜自在。 圖/123RF提供
圖說: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定靜慮〉。
圖/佛光山法堂書記室提供《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定靜慮
2025-09-22
各位觀眾,大家平安吉祥!
今天要和各位講「定靜慮」。
「定靜慮」三個字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教我們要學習參禪入定,讓我們煩躁不安的心能安靜下來,沒有掛礙,沒有恐怖,沒有顛倒妄想,就是所謂「心無掛礙」。要到達內心安靜的定力,平常就要慢慢的統一身心,集中心志,修養身心,才能變化氣質。
舉一個禪門的故事,一個年輕人當了住持,有一位信徒來拜訪,一看到這個年輕的住持,坐在主座上,而旁邊站了一位年老的和尚,信徒也不知道他們是什麼關係。
信徒跟這位年輕的住持談話之後,年輕的住持就跟老和尚說:「去,倒杯茶給客人。」
老和尚說:「是。」就去倒茶。
信徒看了就不大高興了,心想,年輕的住持這麼傲慢,怎麼對老和尚那樣的口氣?好像命令一樣,沒有一點尊重。不過自己是客人,也不好說什麼。
老和尚的茶也倒來了,年輕的住持又再說:「去!切一盤水果來請客人。」
老和尚說:「是。」就去切水果。
這位客人看了更加的不高興。一下命令那個老和尚去倒茶,一下又命令那個老和尚切水果……。不過還是忍耐,自己是客人嘛!年輕的住持講了幾句話之後,又對老和尚說話:「等一會兒你帶客人去吃飯,我現在有事要忙了。」就先走了。
信徒有這麼一個空檔機會,就問老和尚:「老和尚!剛才那位住持是你的什麼人?」
老和尚說:「他呀!是我的徒弟。」
信徒說:「你的徒弟怎麼對你這個樣子?很沒有禮貌哪!」
老和尚說:「不會不會!我的徒弟對我很好的。」
信徒很懷疑,問:「怎麼好?你看,叫你去倒茶……。」
老和尚答:「他只叫我倒茶,並沒有叫我去燒茶;燒茶就比較辛苦了。」
信徒又說:「還叫你去切水果。」
老和尚說:「是啊,叫我切水果,這個很簡單。如果叫我去種水果,那就辛苦了!」
信徒一聽又問:「你們究竟是哪一個大呀?師父大還是徒弟大?」
老和尚回答說:「唉呀!出家了沒有什麼大小。他年紀輕,做重要的事情;我年紀老了,就是倒倒茶、掃掃地、切一點水果。」
這就是從禪定帶來的修養,當然徒弟也可以多一點禮貌。所以中國的婆媳之間、人我之間、父母子女之間,會有對立糾紛,常常就是為了誰講話沒禮貌,誰又不注意輩分而吵架,因而引生不愉快。假如能像老和尚這麼開通自在,「定靜慮」具足,人我之間就能和諧。
禪定的功力很重要,儒家《大學》裡面也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所以「定靜慮」的定力最重要,有了定力,內心才能安靜,思考才不會錯誤。有了「定靜慮」,無論家庭、工作、經商、治國,都可以有廣大的胸襟氣度來包容萬象,自然就智慧通達了。
祝福大家!
●無生忍
各位在信佛、學佛當中,最要緊的學習法門是「忍」。忍會增加福報,增加智慧,增加力量。所謂「忍」,倒不是說我們要忍飢、忍餓、忍冷、忍熱、忍有、忍無,也不是說忍一口氣,甚至忍病痛,忍別離等,與生活相關的人事物都不是。在佛門修忍辱法門有「生忍」、「法忍」、「無生忍」。
忍,在我的解釋,就是一種智慧,一種力量。比方說「生忍」,我們要學習我的生活,怎麼樣可以生存,怎麼維護我的生命。
「生忍」是一個重要的法門,這個忍,比方說你送我一個禮品,這個禮我能不能接受?不能接受而我接受了,我若是做官的,就會說我貪汙,接受你的賄賂。
生活在世間,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面對很多的情境,都要有忍的認識、忍的智慧。假如能明了佛陀證悟緣起性空的真理,面對世間法的人情冷暖,就能認識清楚且能接受;我既然接受了,就要能忍,就要有力量來擔當、負責。就可以處理,可以來化解、不計較。所以能學佛,在生活裡要有忍辱波羅蜜,忍辱就可以完成自己,這就是梵文的「波羅蜜」。
「生忍」之外,還要有「法忍」。法包括一切的讚歎、毀謗、批評,好的、壞的語言。好的、壞的批評都不要太計較,如「八風」吹不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與我不同立場的看法與態度都不動搖。一句話,何必計較。有時候別人批評我們一句話,他倒忘記了,可是我為了他這一句話,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這就上他的當了!
「
無生忍」,是一切法根本不生。所以有修行的人,你批評他,說好、說壞,才不上你的當。他心中連「忍」的感覺都不須要了,因為「無生忍」不生起念頭。一切法既然無生,就不計較了,生活自然就會歡喜自在。
今天要和各位講「定靜慮」。
「定靜慮」三個字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教我們要學習參禪入定,讓我們煩躁不安的心能安靜下來,沒有掛礙,沒有恐怖,沒有顛倒妄想,就是所謂「心無掛礙」。要到達內心安靜的定力,平常就要慢慢的統一身心,集中心志,修養身心,才能變化氣質。
舉一個禪門的故事,一個年輕人當了住持,有一位信徒來拜訪,一看到這個年輕的住持,坐在主座上,而旁邊站了一位年老的和尚,信徒也不知道他們是什麼關係。
信徒跟這位年輕的住持談話之後,年輕的住持就跟老和尚說:「去,倒杯茶給客人。」
老和尚說:「是。」就去倒茶。
信徒看了就不大高興了,心想,年輕的住持這麼傲慢,怎麼對老和尚那樣的口氣?好像命令一樣,沒有一點尊重。不過自己是客人,也不好說什麼。
老和尚的茶也倒來了,年輕的住持又再說:「去!切一盤水果來請客人。」
老和尚說:「是。」就去切水果。
這位客人看了更加的不高興。一下命令那個老和尚去倒茶,一下又命令那個老和尚切水果……。不過還是忍耐,自己是客人嘛!年輕的住持講了幾句話之後,又對老和尚說話:「等一會兒你帶客人去吃飯,我現在有事要忙了。」就先走了。
信徒有這麼一個空檔機會,就問老和尚:「老和尚!剛才那位住持是你的什麼人?」
老和尚說:「他呀!是我的徒弟。」
信徒說:「你的徒弟怎麼對你這個樣子?很沒有禮貌哪!」
老和尚說:「不會不會!我的徒弟對我很好的。」
信徒很懷疑,問:「怎麼好?你看,叫你去倒茶……。」
老和尚答:「他只叫我倒茶,並沒有叫我去燒茶;燒茶就比較辛苦了。」
信徒又說:「還叫你去切水果。」
老和尚說:「是啊,叫我切水果,這個很簡單。如果叫我去種水果,那就辛苦了!」
信徒一聽又問:「你們究竟是哪一個大呀?師父大還是徒弟大?」
老和尚回答說:「唉呀!出家了沒有什麼大小。他年紀輕,做重要的事情;我年紀老了,就是倒倒茶、掃掃地、切一點水果。」
這就是從禪定帶來的修養,當然徒弟也可以多一點禮貌。所以中國的婆媳之間、人我之間、父母子女之間,會有對立糾紛,常常就是為了誰講話沒禮貌,誰又不注意輩分而吵架,因而引生不愉快。假如能像老和尚這麼開通自在,「定靜慮」具足,人我之間就能和諧。
禪定的功力很重要,儒家《大學》裡面也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所以「定靜慮」的定力最重要,有了定力,內心才能安靜,思考才不會錯誤。有了「定靜慮」,無論家庭、工作、經商、治國,都可以有廣大的胸襟氣度來包容萬象,自然就智慧通達了。
祝福大家!
●無生忍
各位在信佛、學佛當中,最要緊的學習法門是「忍」。忍會增加福報,增加智慧,增加力量。所謂「忍」,倒不是說我們要忍飢、忍餓、忍冷、忍熱、忍有、忍無,也不是說忍一口氣,甚至忍病痛,忍別離等,與生活相關的人事物都不是。在佛門修忍辱法門有「生忍」、「法忍」、「無生忍」。
忍,在我的解釋,就是一種智慧,一種力量。比方說「生忍」,我們要學習我的生活,怎麼樣可以生存,怎麼維護我的生命。
「生忍」是一個重要的法門,這個忍,比方說你送我一個禮品,這個禮我能不能接受?不能接受而我接受了,我若是做官的,就會說我貪汙,接受你的賄賂。
生活在世間,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面對很多的情境,都要有忍的認識、忍的智慧。假如能明了佛陀證悟緣起性空的真理,面對世間法的人情冷暖,就能認識清楚且能接受;我既然接受了,就要能忍,就要有力量來擔當、負責。就可以處理,可以來化解、不計較。所以能學佛,在生活裡要有忍辱波羅蜜,忍辱就可以完成自己,這就是梵文的「波羅蜜」。
「生忍」之外,還要有「法忍」。法包括一切的讚歎、毀謗、批評,好的、壞的語言。好的、壞的批評都不要太計較,如「八風」吹不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與我不同立場的看法與態度都不動搖。一句話,何必計較。有時候別人批評我們一句話,他倒忘記了,可是我為了他這一句話,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這就上他的當了!
「
無生忍」,是一切法根本不生。所以有修行的人,你批評他,說好、說壞,才不上你的當。他心中連「忍」的感覺都不須要了,因為「無生忍」不生起念頭。一切法既然無生,就不計較了,生活自然就會歡喜自在。
最新消息
《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苦樂童玩記4-4
2025-11-14西方寺參與藝術美食節 以文化結緣傳遞佛法之美
2025-11-13親子彩繪燈籠 創意綻放法華禪寺
2025-11-13佛光山金光明童軍團淨灘行動 以行動守護永續環境
2025-11-13心保和尚與菲國佛光人接心 共祈行菩薩道發菩提心
2025-11-13逢甲大學參訪惠中寺 體悟娑婆的「妙法蓮華」
2025-11-13曼城佛光會和童軍齊赴英國國殤周日 與在地居民同祈世界和平
2025-11-13四海都有佛光人 光明寺喜迎郵輪旅行團
2025-11-13從心出發共育菩提 台北道場愛心媽媽培訓啟發新視野
2025-11-13屏東講堂知賓培訓 樹立佛光人專業形象
2025-11-13
相
關
消
息
《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苦樂童玩記4-4 2025-11-14
《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苦樂童玩記4-3 2025-11-13
《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苦樂童玩記4-2 2025-11-12
《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苦樂童玩記4-1 2025-11-11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悲智雙運 2025-11-10
【星雲大師全集20】佛教管理學.禪門的管理法⑧ 2025-11-09
【星雲大師全集20】佛教管理學.禪門的管理法⑦ 2025-11-08
《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衣食住行5-1 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