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01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人間佛教翻譯論壇】馬德偉:讓機器學習佛教特色 從事佛學機構責任

教育人文

字級

【人間佛教翻譯論壇】馬德偉:讓機器學習佛教特色 從事佛學機構責任

【人間社記者 王虹月 高雄大樹報導】 2019-01-16
「2019人間佛教翻譯論壇」1月12日至15日於佛光山舉行,由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辦,來自海內外80人參加。期達到翻譯計畫在佛典翻譯、名相和學術用語的整體性,並透過網路平台的運用,建構超越時間、地域的現代譯經場。

美國天普教授宗教系副教授馬德偉教授(Marcus Bingenheimer),在此次論壇講述「佛典翻譯:翻譯協作及科技運用」。他表示,面對一個新的時代,佛典翻譯已傾向機器、科技翻譯為主,但應如何判斷翻譯後的正確度和流利度,是需要去思考、評估的問題。

他也談及,研究佛學最困難的地方,就是佛教的多語言性,佛教從印度傳到斯里蘭卡、日本、韓國等,跨足許多文化、語言。且佛典在翻譯的過程中,有時保留了當時印度的文詞、音,甚至句型,而古代中國人所翻譯的佛典,也會有當代術語的表現方法。「而這些都與現代說話、寫文章的表現方法不一樣,也和文言文不一樣。」

他舉例佛典中的偈誦,有時中文翻譯寫得非常簡單,若只看中文,會有兩三種正確的解釋,若沒有梵文、巴利文等其他語言翻譯的對比,很難清楚知道哪一個意思才是正確的。他強調,若要翻譯佛典,需要了解當代中文的特色,更甚需學習梵文、巴利文、藏文等,且需思考如何讓機器更容易學到佛教經典的特色、預備佛教的語言資料庫,「我認為這是我們從事佛學機構的一個責任。」
12345678910第1 / 454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