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22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地方采風

自然永續專員培訓 玉里林地實習淨心護生態

【人間社 陳秀卿 花蓮報導】2025-09-21

國際佛光會與綠色公益基金會攜手推動「自然永續專員培訓」,9月20日於花蓮縣玉里鎮佛光山玉里神社段林地,舉行首次戶外實習課程,共110人參與。活動以佛教「十八界」模式為引導,帶領學員走入森林,進行垃圾清理、除蔓與步道整理,最後透過森林經行靜心,收攝自我、療癒身心,進而與大自然深度連結,培養守護環境的「綠種子」。 綠色公益基金會執行長戴慶華表示,自然永續專員培訓自今年三月底展開至今,陸續由專家學者線上授課,並在佛光山靈山區域及玉里林地安排戶外實作,期望學員能具備自然永續專業能力,協助佛光會進行碳排盤點及推動森林復育,逐步邁向弘法與環境並行的「碳中和」目標,實踐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所倡導的「環保與心保」,讓環境與心靈同時淨化。 戴慶華指出,培訓第一階段共吸引1500名佛光人報名參與,第二階段留下850人,目前仍有810人持續接受培訓。繼4月27日於佛光山靈山舉辦「世界地球日森林覺醒」後,此次玉里林地實習課程為培訓期內的首次戶外體驗。 玉里林地課程分上、下午兩梯次,共110位學員參與。戴慶華介紹,該林地面積約12.5公頃,目前已種下2萬5千株台灣原生樹苗,包括肖楠、台東石楠、黃連木、楓香、欅木、青剛櫟、台灣扁柏、山櫻花、長紅木、九芎、佛光樹、相思樹與苦棟等,其中以冰河孑遺植物「台灣山茶」數量最多。 他進一步說明,台灣山茶屬大型喬木,最高可達20公尺,因不易採摘而少人栽培。佛光會選擇復育台灣山茶,是希望能將這一珍貴樹種永續傳承。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面上的「台茶18號紅玉」與「台茶24號山蘊」皆是以台灣山茶為親本雜交育成的經濟茶種。 實習過程中,學員分組走入林地,每組以1500平方公尺為範圍,透過五感對應五識展開體驗:以眼識觀察並利用手機軟體辨識植物;以身識撿拾垃圾、清理步道;清除藤蔓時,以鼻識嗅聞散發的天然氣味;以耳識聆聽鳥鳴與蟲聲,深入感受森林生機。 最後,全體回到集合點,由佛光山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帶領學員森林經行,靜心閉目,專注於飲水的味覺體驗;誦念《心經》,將功德回向林地眾生,並恭讀星雲大師〈為自然生態祈願文〉,同時頒發森林覺醒參與證明書。玉里分會也準備「千歲粽」與學員結緣,增添溫馨。 本次戶外習作共累積1000筆觀察紀錄,辨識出185種植物。學員未來將持續扮演「永久觀察員」的角色,成為守護環境的重要尖兵。

相關新聞

12345678910第4 / 1383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