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 佛學講座> 心保和尚主題演說:《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人間的佛陀

佛學講座

字級

心保和尚主題演說:《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人間的佛陀

【人間社 連憶蘭 高雄大樹報導】 2025-05-10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新書發布會,5月10日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覺堂盛大舉行,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題演說《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人間的佛陀,指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所弘揚的就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其實就是佛教,強調落實生活修行,實踐三好、慈心、發願,共成佛道。

心保和尚表示,「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大師解釋為「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是人間佛教主要意義。

人間佛教在生活中實踐、修行,意義深遠。佛法落實在人間、實踐於生活,才能真正導正行為,煩惱貪瞋痴從深省中息滅。大師希望人間佛教可普遍化、人間化,因此大師說,佛光山是人間、是團隊、是傳承、是開放,從這四點看見人間佛教的精神。

心保和尚例舉曾參加一位長者喜慶,耳聰目明的長者藉此機會向家人陳述,做人就是要勤勞、謙虛。心保和尚認為這兩項讓長者受用一生,所以勤勞是佛法,即是精進,謙虛是無我,無我就是佛陀闡述的智慧,如《金剛經》云「無我相、無人相」,因此大師提倡人間佛教就是在生活實踐。

談及「三好」指出,身口意能成就善業或惡業,三業與身口意相應成為貪瞋痴,如與三好相應就是善業。經典云,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即是三好的經典依據。

心保和尚指出,人間佛教可以普遍、與生活相關。如禪宗的四威儀,大師說,「不要把煩惱帶到床上,又說,「君子無隔宿之仇」。住要隨緣安住,如弘一大師出家,生活簡單,吃著鹹菜有鹹的味道,喝著白開水,淡有淡的味道,便是生活的智慧。

「人人行三好,世界更美好」,這句話是真的。如高雄市警察局到佛光山開會,心保和尚結緣開示提到「人人行三好,治安一定好」乃至「人人行三好,人緣一定好」,這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是大師的慈悲,而慈悲與智慧代表佛教所說的一切。

提及大師在慈悲的真義「一個人寧可什麼都沒有,但不能沒有慈悲。」心保和尚強調,有慈悲就具足菩提心,可以成就一切。《增一阿含》也講「慈心」,慈心可證得阿羅漢、辟支佛,甚至成就佛道。

佛陀八相成道中的降魔,如何去除貪心的魔、惡心的魔?佛陀靠著的慈心、慈悲降伏魔王,顯見大師提倡三好本著慈心,諸佛菩薩本自具足。

心保和尚提及大師建設道場於五大洲,是大師的願力,佛陀也因願力成佛。勉眾學佛要發願,發四弘誓願,如大師發願生生世世做和尚,發願顯得重要,才能不退轉。

「大師的慈悲與佛陀的慈悲一樣,為我們種下得度的因緣。」心保和尚說,在功德主會議上有功德主分享,透過文化、藝術、短期出家、夏令營等種種因緣接觸、了解人間佛教。佛陀如何度羅睺羅?羅睺羅請教法義,佛陀要他去講法給別人聽,更能深入思惟三十七助道品、四聖諦,成就悟道因緣,佛陀透過慈悲與智慧讓弟子在法義受益。

心保和尚說,大師也透過巧慧、說法、行誼教化度眾,如拿起杯蓋無聲的威儀度眾。又如馬勝比丘威儀莊嚴攝受了舍利弗,並告知佛陀教導「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造就舍利弗開悟,即是佛法殊勝處。對自己要有信心,就是大師說的「我是佛」,佛教「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一念違真,六根逐妄,一念不覺,輪迴生死。」心保和尚最後總結,大師的教化就是佛的教化,佛經所說的就是人間佛教的思想體系,淨化世間、善美心境。
12345678910第1 / 200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