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08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大師專區> 【星雲大師全集120】隨堂開示錄467

大師專區

字級

【星雲大師全集120】隨堂開示錄467

【作者: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2021-07-30
青年勉勵11

五要與五不要

救國團青年研習會專題講演(摘錄)

時間:1981年4月11日.地點:佛光山

第一、五要

共事要合作

為什麼要合作?因為在世間上無論做什麼事情,合作才能成功,合作才有力量。

比方說,一個人的身體,眼睛要看,耳朵要聽,腳要走路,手要拿東西,嘴要說話。雖然是功用不一樣,可是要合作,做人才能成功,做事才能成功。我們再看,五根手指頭,如果用一根手指頭拿東西,就拿不起來,如果用全部的手指頭就能拿得動。一根手指頭沒有力量,五根手指頭合作在一起,才能成為一個拳頭而有力量。好比一根木柴,燒也燒不起來,如有好幾根木柴,就能發出熊熊的火花。

所以在世間上一定要集合很多的力量在一起合作。人不要去嫉妒別人,不要去排斥別人,唯有大家合作,才能得到彼此的方便與順利。

應世要忍耐

在這個世間上,我們不要以為罵人就表示很有力量。其實打人、罵人是一種匹夫之勇,是怯弱者的行為。
世間上唯有忍耐才是最大的力量。我們也不要以為颱風的風力很大,洪水的水力很大,甚至地震的震力很大,刀兵、槍炮的威力很大,其實最大的力量是忍耐。忍這個字是心上一把刀,一把刀在心上,能夠不說一聲苦,要有這一種功夫才是忍耐,才算是有力的人。佛經上說,布施和持戒的功德力量,都沒有忍耐的功德力量大。

諸佛菩薩,所以成諸佛菩薩,就是「難忍能忍,難行能行」。沒有忍耐的毅力,怎麼能通過菩薩道?無論是做人也好、做事也好,甚至學佛,最要緊是養成忍耐的精神。

做人要謙虛

世間上謙卑的美德最寶貴。你看,凡是成熟的稻穗,都會垂下頭來;凡是偉大的人物,都會更謙虛。曾經有一個人問一位哲學家,這個宇宙究竟有多高?哲學家說:「宇宙只有五尺高,我們這個六尺之軀,要在宇宙生存,必須要低下一點頭。」

我們中國的俗語說:「滿招損,謙受益。」宗教的精神,不在榮譽,不在偉大,而是在謙虛。我們要從謙虛裡面,贏得大家的尊敬。

生活要節儉

現在的社會過分奢華浪費,所以得來覺得太容易,而不能養成節儉的習慣。因此,造成現在青少年走極端的性格,沒有的時候就搶,缺少的時候就偷,帶來社會許多嚴重的問題。

「量入為出」這是經濟生活的要領,所謂:「穿不窮,吃不窮,計算不到一世窮。」我們要節省的實在太多了,不但物質上要節儉,金錢上要節儉,甚至對感情上也要節儉,時間上也要節儉,不要輕易浪費生命。唯有能節儉的人,才是最富貴的人,浪費的人是貧窮的人。

現在,世界上到處都呼籲節約能源。我們要把有用的力量節省下來,貢獻給大眾,做有意義的事情。

工作要勤勞

俗語說:「勤有功,戲無益。」黃金就是隨著潮水流來,我們也要辛苦地起個早,把它撈起來。世間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不是靠自己的辛苦而獲得的東西,都不會長久。世間上,有好多人偷安閒逸、怕辛勞,其實安逸懶惰就是罪惡,勤勞才是成功的保證。

第二、五不要

不要嫉妒

人與人之間,最可怕的就是嫉妒。現在有人說,中國民族最需要改進的就是這個嫉妒的惡習。

嫉妒好像火一樣,火能燒功德林。人家有錢,就嫉妒人家有錢;人家升官,就嫉妒人家升官;其實別人發財升官,不但不必嫉妒,反而應該為人歡喜。我們應該站在後面讚美,不應該在背後說一些諷刺的話。

不要近視

現在的人,只看到現在,看不到未來;只看到近處,看不到遠方。例如菲律賓的人,他們辛苦一個月,領到薪水,一天就把它用完,人生百年,恨不得一天就把它過完。我們中國華僑在菲律賓發財,主要是我們中國人勤勞、節儉。人生百年,恨不得留著萬年來過。

我們和人講話,不要把話講得不留後步;我們和人做事,也不能不留後步。人和人相處,人生何處不相逢?

不要貪心

世間上的人,由於有這個貪心,所以使生活過得不能快樂。有些人過得逍遙自在,就是樂天知命的緣故。

現在的社會,可以說是欲望橫流,有了洋房,想汽車;有了黃金想美鈔;有了一千想一萬。貪心不足永遠是貧窮,唯有知足的人才是富貴的人。

不要瞋恨

人和人之間,應該要和諧相處,應該要互相慈悲,世間上的人都是我們的增上緣,都是我們的善知識,一切人都是有緣人,應該沒有仇人。

我們吃飯要農人種田,穿衣服要工人織布,讀書的人也要仰賴從事文化工作的人著作、印刷、發行。我們一切來自十方大眾,我們何必要和別人生起瞋恨呢?沒有別人,我們怎麼生活呢?恨是壞事,我們應該提倡慈悲、愛心,才能成事。

不要愚痴

世間上的人,常常感到煩惱、痛苦,這些都是從愚痴而來。佛法是智慧的真理,主要是開啟我們愚痴的心靈,不愚痴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見到事理的真相。

每當意外來臨的時候,一片黑暗多可怕,當一個人不講理而愚痴時,好像掉到黑暗的深淵,好可怕啊!愚痴的來源,是「我執」,假如我們能去除我執、無我,我們就能接受真理。

今天就以這些簡單的佛法來供養大家。

【延伸閱讀】

瞋恨之害

你會生氣嗎?你會發怒嗎?你會罵人打人嗎?你會怨天尤人嗎?如果有,那就是瞋恨!「瞋恨之火,能燒功德之林!」我們很多的功勞、功德、功行,因為瞋恨之火,一下子就把它們燒得精光,實在可惜啊!

當瞋恨心起來的時候,人往往忘記了自己的修養,也不顧自己的風度,什麼義理人情,什麼心平氣和,統統都拋諸腦後了!

瞋恨,與愛相反。所謂「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平時相愛的夫妻,一旦生氣的時候,拍桌砸碗;桌椅碗盤也沒有得罪他,而他不但拿碗盤出氣,還怪兒女、罵別人,甚至怪世界上的人都不好,好像所有的人都得罪他。所以,當瞋恨心生起的時候,他就沒有了世界,沒有了朋友,沒有了親人,沒有了自己。

人,為什麼要瞋恨生氣呢?有時因為不承認自己的過失,不能聽逆耳的忠言,不肯接受一點的損失,不希望別人比他好。你看!天在下雨,他就怪老天不好;忽然刮風了,他也怪氣候無情。你不能和他有不同的意見,你也不能背著他做你自己的事情,那都是瞋恨心的來源。

汽車拋錨了,大罵汽車氣死人;電視上演自己不喜歡的節目,恨不得一腳把它踢爛。咒罵車船誤時,怨怪飯菜不合口味,甚至把看病救命的醫師都告到法院去,對自己愛過的親戚朋友反脣相譏。甚至瞋恨生氣的時候,自己不吃飯,不睡覺;這是和瞋恨過不去呢?還是和自己過不去?汽車要靠蒸氣才能往前開動,飛機要靠電氣才能升空;氣之威力,大矣哉!

颱風的形成,也是因為氣壓的關係;原子彈的威力,也是靠氣爆的原理,這些心外的「氣壓」就已經很可怕了,而心內的怒火推動的「生氣」,其摧毀的威力更是可怕喔!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如果吾人想要消滅瞋恨的火焰,必須要用慈悲的法水,假如要沖淡、抵銷瞋恨的氣壓,就必須敞開心中的門窗,否則,只有讓瞋恨之火燒身,只有讓瞋恨之氣壓榨了!——摘自星雲大師《迷悟之間》
12345678910第1 / 211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