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從善如流
2025-08-18
各位觀眾,大家平安吉祥!
回憶起四十幾年前了,有一次我從外地要回佛光山,快到山門的地方,我的一個很有學問的徒弟依空法師,他是文學博士,忽然問我一個問題,說:「師父!你有什麼樣特別的專長呢?」我一聽,心想,問我有什麼專長?我是個五音不全的人,講話也不是很高明,文章不是很順,也不是很通暢,我沒有什麼專長。不過徒弟問到我,我總要說一個道理給他聽一下。我就說:「我告訴你,我有從善如流、與人為善的性格專長。」
我這個人的性格,不歡喜和人家執著,不歡喜和人家計較。只要你是好事,我就隨喜,我就隨緣,我就「從善如流」;你是個好人,我就讚美你;你做了好事,我也就說你好話。
我想到自己的這一點,在修行做人當中,感覺到對自己有信心。你看我收這麼多的徒眾弟子,他們跟隨我可以吃苦,沒有待遇,也沒有薪水,又沒有假日,每天都是為大眾服務。為什麼?都是為了弘揚佛法要「從善如流」,要與人為善,肯跟人結緣,肯為人服務。
就是平常寫字,誰來跟我要個什麼字,我也寫「從善如流」。可能他收到這四個字覺得很簡單,其實不簡單。有的人看到人家做善事,他不一定要跟隨;反而你做壞事,他都覺得討便宜。貪、瞋、痴他容易跟你合夥;戒、定、慧他不容易跟你參加。所以「從善如流」,說很容易,做是不容易的。
在佛教裡有〈七佛通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壞事一定都不可以做,善事要去做,善事不怕多做。所謂:「從善如流,賢者無惱;慈悲待人,仁者無敵。」我們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做朋友也好,做事也好,要「從善如流」,多做善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祝福大家!
●法爾如是
「法爾如是」這一句話在佛門裡面是很通俗的,但在一般社會上平常很少用到。「法爾如是」,其實很容易明白,就是一切真理、道理,本來就是這樣。
所有的佛經一開頭都是「如是我聞」,「如是」兩個字就是指的這一本經,就是真理。「法爾如是」,這一本經,我聽到了以後,喔!原來是這樣的。
一切道理,是的、對的、善的、好的——「如是、如是」,等於聞法的人從內心深處認同了,就是這樣,就是這樣。如果是不好的、不認為對的,或有不正確的,經檢驗都無法認同的,那就「不如是」,因為我無法認同。所以在《法華經》裡有「百界千如」*1的思想。
我們眾生有十法界,從最苦的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到三善道「阿修羅、人、天」,再加上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就是十法界。十個法界,每一個法界裡面又各有十界,像我們人,時而佛心,時而地獄、餓鬼的心。而每一個人心中也有十種善惡,等於這十界變成一百界了。一百界的每一界裡面,又有「十如是」*2,天台宗認為,一切法都是「如是、如是」的「真如實相」。每一件事有其發生的起因,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我們知道「法爾如是」的實相之後,內心對世間的感受容易平靜、平和。要做一件事,也會注重起心動念,雖是小小的心念,也會招感許多善、惡的業果。如是因、如是果,凡事都不是沒有原因的,不是簡單的。所以我們修行要懂得這一切,就好像一句話裡,有好多的因緣巧妙;一件事裡,有好多的發心、慈悲和勇氣。像菩薩的信、解、行、證,慈、悲、喜、捨,任何一句佛法,都有百千種因緣涵蓋其中,都不是那麼簡單的。
我們如果要研究佛經,比方四聖諦,要能「法爾如是」,十二因緣「法爾如是」,六度萬行「法爾如是」,八正道「法爾如是」,一句阿彌陀佛「法爾如是」,一本經文「法爾如是」……。大家認定這是真理,這是沒錯的,我能認定它「如是如是」。
希望大家從深入經藏裡面,找到智慧如海,有這樣的信心「法爾如是」。
*1「百界千如」,天台宗將一切諸法差別迷悟之境,分類為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此十界又各自相具,故共為百法界。此百界之每一法界各具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之十種事理(十如是),故百界共有千如。
*2「十如是」,「如」指一切萬物真實不變的本性;「是」真實不妄的意思。十如是語出《法華經.方便品》:「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所以「十如是」就是指諸法實相存在的十種必要條件,即宇宙一切萬有,森羅萬象的十種必然真理、軌則。
回憶起四十幾年前了,有一次我從外地要回佛光山,快到山門的地方,我的一個很有學問的徒弟依空法師,他是文學博士,忽然問我一個問題,說:「師父!你有什麼樣特別的專長呢?」我一聽,心想,問我有什麼專長?我是個五音不全的人,講話也不是很高明,文章不是很順,也不是很通暢,我沒有什麼專長。不過徒弟問到我,我總要說一個道理給他聽一下。我就說:「我告訴你,我有從善如流、與人為善的性格專長。」
我這個人的性格,不歡喜和人家執著,不歡喜和人家計較。只要你是好事,我就隨喜,我就隨緣,我就「從善如流」;你是個好人,我就讚美你;你做了好事,我也就說你好話。
我想到自己的這一點,在修行做人當中,感覺到對自己有信心。你看我收這麼多的徒眾弟子,他們跟隨我可以吃苦,沒有待遇,也沒有薪水,又沒有假日,每天都是為大眾服務。為什麼?都是為了弘揚佛法要「從善如流」,要與人為善,肯跟人結緣,肯為人服務。
就是平常寫字,誰來跟我要個什麼字,我也寫「從善如流」。可能他收到這四個字覺得很簡單,其實不簡單。有的人看到人家做善事,他不一定要跟隨;反而你做壞事,他都覺得討便宜。貪、瞋、痴他容易跟你合夥;戒、定、慧他不容易跟你參加。所以「從善如流」,說很容易,做是不容易的。
在佛教裡有〈七佛通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壞事一定都不可以做,善事要去做,善事不怕多做。所謂:「從善如流,賢者無惱;慈悲待人,仁者無敵。」我們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做朋友也好,做事也好,要「從善如流」,多做善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祝福大家!
●法爾如是
「法爾如是」這一句話在佛門裡面是很通俗的,但在一般社會上平常很少用到。「法爾如是」,其實很容易明白,就是一切真理、道理,本來就是這樣。
所有的佛經一開頭都是「如是我聞」,「如是」兩個字就是指的這一本經,就是真理。「法爾如是」,這一本經,我聽到了以後,喔!原來是這樣的。
一切道理,是的、對的、善的、好的——「如是、如是」,等於聞法的人從內心深處認同了,就是這樣,就是這樣。如果是不好的、不認為對的,或有不正確的,經檢驗都無法認同的,那就「不如是」,因為我無法認同。所以在《法華經》裡有「百界千如」*1的思想。
我們眾生有十法界,從最苦的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到三善道「阿修羅、人、天」,再加上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就是十法界。十個法界,每一個法界裡面又各有十界,像我們人,時而佛心,時而地獄、餓鬼的心。而每一個人心中也有十種善惡,等於這十界變成一百界了。一百界的每一界裡面,又有「十如是」*2,天台宗認為,一切法都是「如是、如是」的「真如實相」。每一件事有其發生的起因,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我們知道「法爾如是」的實相之後,內心對世間的感受容易平靜、平和。要做一件事,也會注重起心動念,雖是小小的心念,也會招感許多善、惡的業果。如是因、如是果,凡事都不是沒有原因的,不是簡單的。所以我們修行要懂得這一切,就好像一句話裡,有好多的因緣巧妙;一件事裡,有好多的發心、慈悲和勇氣。像菩薩的信、解、行、證,慈、悲、喜、捨,任何一句佛法,都有百千種因緣涵蓋其中,都不是那麼簡單的。
我們如果要研究佛經,比方四聖諦,要能「法爾如是」,十二因緣「法爾如是」,六度萬行「法爾如是」,八正道「法爾如是」,一句阿彌陀佛「法爾如是」,一本經文「法爾如是」……。大家認定這是真理,這是沒錯的,我能認定它「如是如是」。
希望大家從深入經藏裡面,找到智慧如海,有這樣的信心「法爾如是」。
*1「百界千如」,天台宗將一切諸法差別迷悟之境,分類為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此十界又各自相具,故共為百法界。此百界之每一法界各具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之十種事理(十如是),故百界共有千如。
*2「十如是」,「如」指一切萬物真實不變的本性;「是」真實不妄的意思。十如是語出《法華經.方便品》:「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所以「十如是」就是指諸法實相存在的十種必要條件,即宇宙一切萬有,森羅萬象的十種必然真理、軌則。
最新消息
南天寺30周年慶典圓滿 菩提眷屬共沐佛恩
2025-10-12新馬寺第4站考生祈福 峇株聖模那百名師生參與
2025-10-12佛教友誼獎學金研習營 青年菩提種子扎根
2025-10-12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論壇 共探「共生與共榮」
2025-10-12中華佛光青年白象考核 透過考核看見自我成長
2025-10-12北卡羅萊納州警民合作 愛心糧食為社區傳遞溫暖
2025-10-12紐約法拉盛分會慶中秋 禪修淨心聚法緣
2025-10-12松隆分會國慶獻愛心 熱血護生命
2025-10-12歡慶國慶 金門大橋VEGRUN公益路跑
2025-10-12【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叢林的管理法⑥
2025-10-12
相
關
消
息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叢林的管理法⑥ 2025-10-12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叢林的管理法⑤ 2025-10-11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青年.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2-2 2025-10-10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青年.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2-1 2025-10-09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6-6 2025-10-08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6-5 2025-10-07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一念三千 2025-10-06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叢林的管理法④ 202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