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天柏分會走台灣阿嬤的溫情路線,推出現做台式車輪餅。 圖/光明寺提供
圖說:奧蘭多東區分會製作糖葫蘆,不計成本、採用高級水果(麝香葡萄),吃到就是賺到。 圖/光明寺提供
圖說:從台灣一路手提扛回來的剉冰機,搭配秘製的鳳梨、仙草、蜜紅豆等,讓人完全無法拒絕。 圖/光明寺提供
圖說:貴賓結束浴佛,由如元法師帶領至園遊會場。 圖/光明寺提供
圖說:國際佛光會佛羅里達協會督導劉翠玉(左)向橘郡郡長Jerry Demings(右)介紹蔬食園遊會美食攤位。 圖/光明寺提供
圖說:光明寺於5月4日慶祝佛誕節,特擴大舉辦蔬食園遊會,吸引諸多社區民眾參與。 圖/光明寺提供
圖說:光明寺於5月4日慶祝佛誕節之際,擴大舉辦蔬食園遊會,在國際佛光會佛羅里達協會的籌辦之下,各分會紛紛卯足全力,吸引超過千人進場大快朵頤。 圖/光明寺提供最可口的文化邀請函 光明寺蔬食園遊會慶佛誕
2025-05-11
佛光山的蔬食是度化許多人入佛門的因緣;況且,文化認同的最高層次就是食物。故此美國佛光山佛州光明寺於5月4日慶祝佛誕節之際,擴大舉辦蔬食園遊會,不僅化解眾多異鄉遊子的鄉愁,也是展現華人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在國際佛光會佛羅里達協會的籌辦之下,各分會紛紛卯足全力,吸引超過千人進場大快朵頤。
攤位統籌林香吟表示,「街頭小吃」一直是最能夠了解當地風土民情文化的重要體驗,因此今年的蔬食園遊會,除了華人小吃之外,也要推出其他亞洲國家的小吃,盡可能地呈現出亞洲夜市的迷人風貌。
天柏分會走台灣阿嬤的溫情攻勢,推出如草阿粿、素粽、碗粿⋯⋯等小吃,混搭日式今川燒變身的台式車輪餅。秘密武器是台式剉冰,從台灣一路手提扛回來的剉冰機,搭配秘製的鳳梨、仙草、蜜紅豆等,讓人完全無法拒絕。
航太分會則選擇台越友好路線,有素肉燥飯、素肉圓等台式小吃,混搭越式炒米粉、千層糕及椰奶三色冰。運用各式亮眼多彩的自然蔬果搭配主食,堪稱現場最吸睛。
奧蘭多東區分會走「完全chill風」,有刈包、蘿蔔糕、芋頭糕、混搭越式米紙春捲、韓式雜菜冬粉等,還有限量供應風靡全韓國小學生人手一隻的糖葫蘆,不計成本、採用高級水果,晶瑩剔透、鮮艷欲滴,吃到就是賺到!最後來杯清涼舒爽的薄荷檸檬茶,輕鬆搭配任何攤位的美食。
奧蘭多西區分會則有最多元的聯合國美味展現,有台式滷味、川式紅油炒手、日式關東煮、南洋咖喱米粉、港式楊枝甘露等,雄偉的企圖心,不言而喻。其中最具話題性的小吃是冰淇淋佐花生粉春捲。特地在此呼籲,加不加香菜的兩派人馬要和平相處。
還不到中午12點半,許多攤位的明星美食紛告售罄。有些留學生開心地向睡過頭而捶胸頓足的同學展示外帶的「戰利品」,讓人不禁莞爾一笑。本土社區裡許多年輕朋友結伴前來,對於「一站式」享受亞洲各國美味蔬食,紛紛讚不絕口。
美味的食物除了是文化的重點指標之一之外,更是快速了解文化的重要路徑。例如台灣中南部常見的碗粿是讓農忙的人快速食用,填飽肚子的點心。又因中南部是台灣重要的穀倉,因此在交通不發達的當時,這項米製的點心多只見於中南部。故而了解每項小吃背後的故事,就可以推斷該地區的氣候、地形等地理訊息,再從地理訊息,進一步推演文化的形成。
光明寺監寺覺懺法師也是本次蔬食園遊會「總鋪師」,表示很高興現在有許多年輕朋友不但支持蔬食生活,也投入蔬食的推廣。不僅讓身體更健康,也可以減緩地球暖化,保護環境。
攤位統籌林香吟表示,「街頭小吃」一直是最能夠了解當地風土民情文化的重要體驗,因此今年的蔬食園遊會,除了華人小吃之外,也要推出其他亞洲國家的小吃,盡可能地呈現出亞洲夜市的迷人風貌。
天柏分會走台灣阿嬤的溫情攻勢,推出如草阿粿、素粽、碗粿⋯⋯等小吃,混搭日式今川燒變身的台式車輪餅。秘密武器是台式剉冰,從台灣一路手提扛回來的剉冰機,搭配秘製的鳳梨、仙草、蜜紅豆等,讓人完全無法拒絕。
航太分會則選擇台越友好路線,有素肉燥飯、素肉圓等台式小吃,混搭越式炒米粉、千層糕及椰奶三色冰。運用各式亮眼多彩的自然蔬果搭配主食,堪稱現場最吸睛。
奧蘭多東區分會走「完全chill風」,有刈包、蘿蔔糕、芋頭糕、混搭越式米紙春捲、韓式雜菜冬粉等,還有限量供應風靡全韓國小學生人手一隻的糖葫蘆,不計成本、採用高級水果,晶瑩剔透、鮮艷欲滴,吃到就是賺到!最後來杯清涼舒爽的薄荷檸檬茶,輕鬆搭配任何攤位的美食。
奧蘭多西區分會則有最多元的聯合國美味展現,有台式滷味、川式紅油炒手、日式關東煮、南洋咖喱米粉、港式楊枝甘露等,雄偉的企圖心,不言而喻。其中最具話題性的小吃是冰淇淋佐花生粉春捲。特地在此呼籲,加不加香菜的兩派人馬要和平相處。
還不到中午12點半,許多攤位的明星美食紛告售罄。有些留學生開心地向睡過頭而捶胸頓足的同學展示外帶的「戰利品」,讓人不禁莞爾一笑。本土社區裡許多年輕朋友結伴前來,對於「一站式」享受亞洲各國美味蔬食,紛紛讚不絕口。
美味的食物除了是文化的重點指標之一之外,更是快速了解文化的重要路徑。例如台灣中南部常見的碗粿是讓農忙的人快速食用,填飽肚子的點心。又因中南部是台灣重要的穀倉,因此在交通不發達的當時,這項米製的點心多只見於中南部。故而了解每項小吃背後的故事,就可以推斷該地區的氣候、地形等地理訊息,再從地理訊息,進一步推演文化的形成。
光明寺監寺覺懺法師也是本次蔬食園遊會「總鋪師」,表示很高興現在有許多年輕朋友不但支持蔬食生活,也投入蔬食的推廣。不僅讓身體更健康,也可以減緩地球暖化,保護環境。
最新消息
東山分會以慈善福利社會 響應零飢餓稻米捐贈
2025-11-17〔三好校園〕寫扇揚善助弱勢 培養童真善知識
2025-11-17菲律賓三皈五戒 修行更上一層樓
2025-11-17喬克托族部落文化節 丹佛佛光人交流與會
2025-11-17新化國小校園講座 行三好創造幸福人生
2025-11-17萬華二會偕汐止二會 號召捐血暨蔬食A計畫聯署
2025-11-17新加坡佛光山佛學慧考 實踐佛光精神
2025-11-17同心之旅開營啟航 三好兒童齊聚學佛
2025-11-17新營講堂佛光家庭慢活閱讀暨VEGRUN公益 走讀花都佛教藝術
2025-11-17緣起至朝聖之路攝影展 引領多倫多佛光人看見信仰
2025-11-17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