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南台別院安樂富有講座 《四十二章經》生活修行指引
2025-04-21
佛光山南台別院於4月19日舉辦「安樂富有」講座,禮請南京天隆寺副住持慧寬法師,以「佛說四十二章經的生活修行」為題,透過引用經典、結合趣味且貼近日常生活的實例,傳遞佛法智慧,現場430位民眾歡喜參與,在法喜中同聞佛法智慧。
南台別院住持滿舟法師於講座開始前引言表示:《佛說四十二章經》是一部很簡潔,但是內容含有修行的涵蓋很有深度的修行的基本原則跟生活智慧,慧寬法師今天來帶領我們、告訴我們怎麼樣把佛法用在生活裡面怎麼樣讓讓我們能夠真正的清靜自在解脫煩惱。
講座中,慧寬法師首先引用經文:「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並逐一解釋身、口、意的修持方法。法師指出:「修行是持續的學習與提升。說好話不只是講話得體,更要懂得適時適語。說話前要學會反思,不為自己的習氣找藉口,語言應當柔和圓融,讓人聽了歡喜。」
法師接著引用:「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法師提醒大眾,僅聽聞佛法若未實踐,難以真正受益。我們應該學習如何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中,與家人相處時更是實踐的好機會。並分享父親因學佛而改善健康的故事,從三十歲需服用高血壓藥物,到八十歲幾乎不再用藥,證明佛法確實有助於身心調整與轉化。
在講解「千年暗室,一燈即明」的譬喻時,慧寬法師強調:若內心有佛法,即使遇到困境與無明,也能藉由智慧破除執著,漸漸放下煩惱。並指出:「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障礙是無明。學佛就是要時刻覺察,從而改變自己。」
講座尾聲,慧寬法師引用經文:「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發菩提心難。」強調發心學佛固然不易,但若能以信心為基礎,發願利他,才是發菩提心。法師並以佛光會為例,正是因為大家發心護持,才得以將佛法弘傳至校園、社區及監獄,利益更多眾生。
最後,慧寬法師以《四十二章經》中一段對話作結束:「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提醒大家,人生無常,呼吸之間即為一生之長短。期勉與會大眾珍惜每一次聞法因緣,將佛法應用於生活、轉化心念,真正讓「道」融入自心,成為日常修行的指引。
南台別院住持滿舟法師於講座開始前引言表示:《佛說四十二章經》是一部很簡潔,但是內容含有修行的涵蓋很有深度的修行的基本原則跟生活智慧,慧寬法師今天來帶領我們、告訴我們怎麼樣把佛法用在生活裡面怎麼樣讓讓我們能夠真正的清靜自在解脫煩惱。
講座中,慧寬法師首先引用經文:「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並逐一解釋身、口、意的修持方法。法師指出:「修行是持續的學習與提升。說好話不只是講話得體,更要懂得適時適語。說話前要學會反思,不為自己的習氣找藉口,語言應當柔和圓融,讓人聽了歡喜。」
法師接著引用:「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法師提醒大眾,僅聽聞佛法若未實踐,難以真正受益。我們應該學習如何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中,與家人相處時更是實踐的好機會。並分享父親因學佛而改善健康的故事,從三十歲需服用高血壓藥物,到八十歲幾乎不再用藥,證明佛法確實有助於身心調整與轉化。
在講解「千年暗室,一燈即明」的譬喻時,慧寬法師強調:若內心有佛法,即使遇到困境與無明,也能藉由智慧破除執著,漸漸放下煩惱。並指出:「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障礙是無明。學佛就是要時刻覺察,從而改變自己。」
講座尾聲,慧寬法師引用經文:「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發菩提心難。」強調發心學佛固然不易,但若能以信心為基礎,發願利他,才是發菩提心。法師並以佛光會為例,正是因為大家發心護持,才得以將佛法弘傳至校園、社區及監獄,利益更多眾生。
最後,慧寬法師以《四十二章經》中一段對話作結束:「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提醒大家,人生無常,呼吸之間即為一生之長短。期勉與會大眾珍惜每一次聞法因緣,將佛法應用於生活、轉化心念,真正讓「道」融入自心,成為日常修行的指引。
最新消息
清德寺雲水書坊蒞均頭 學子樹下閱讀開拓視野
2025-10-13台北道場一日禪 根塵同源找回真心
2025-10-13中山二會舉辦勸募捐血 讓善美延續
2025-10-13Skyscanner趨勢報告 2026年佛館將迎更多加國旅客
2025-10-13「色、詩、賞-色鉛筆學生聯展」南台別院溫馨展出
2025-10-13中秋團聚關懷長者 多倫多青年獻祝福
2025-10-13福國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名人讀書會以知見啟慧命
2025-10-13日月明宋良雄陶藝展 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開幕
2025-10-13天馬白象幹部菁英論壇 對話點亮信仰薪火
2025-10-13《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自覺行佛
2025-10-13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