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圓桌論壇學者 參訪都市道場
2017-08-29
來自兩岸三地的大中華會議「人間佛教的經濟與管理文化」圓桌論壇,第一次在香港舉行,讓兩岸三地的學者藉此平台更能認識香港。8月28日活動進入第三天,佛教硏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帶領各大學校長、法師、教授、學者,一行26人蒞臨香港佛光道場參訪。佛光山港澳總住持永富法師連同香港佛光協會會長鄺美雲親自接待。
永富法師歡迎大眾到訪,述說弘法過程中面對信徒會員,尤其處於香港不同的文化背景,深刻肯定人間佛教不單只是理論,更是社會民眾的需要。並介紹香港不同文化的用語,闡明不同的文化有不同思考模式;請大家在這棟辦公室大樓感受都市道場的弘法形態,少了外在寧靜環境的優勢,如何透過小小的空間,創作內心的清淨環境。
永富法師介紹在道場服務的義工有1200人,除了都市佛學院,每年有三次義工培訓課程,不只重視宗教儀式的參與,更重視面對生命的態度、正向的價值觀。
鄺美雲希望大家介紹朋友前來,佛光山全球有300多個道場,期盼人人都可以學習大師的人間佛教。
第一次參訪佛光道場的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讚嘆道場很有創意、美感,都市道場雖然沒有花園,形式與一般寺院不同,但在此莊嚴的地方與佛菩薩接心,十分難得,也對信徒、義工的發心十分敬佩。
來自江西九江能仁禪寺方丈普鈺法師,2002年曾到佛光山,對佛光山無論管理、修行、法師各方面都感覺良好,此次是抱持學習的態度而來。他認為香港地小人稠,對信眾學習更形親切,能在佛光道場、大師帶領下學習佛法,不單是今生,更是前生修來的福報,寄語信徒繼續努力護持道場!
隨行人士尚有國立屏東大學校長古源光、華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講師宋躍華、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姚彬彬、南華大學宗教所所長黃國清、印尼金剛山佛教大學硏修院副院長黃運喜、凈覺僧伽大學大乘硏究所所長鄭振煌、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副教授鄭維儀、理工大學教授駱湛才、蘇州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韓煥忠、中文大學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教授駱慧瑛。
永富法師歡迎大眾到訪,述說弘法過程中面對信徒會員,尤其處於香港不同的文化背景,深刻肯定人間佛教不單只是理論,更是社會民眾的需要。並介紹香港不同文化的用語,闡明不同的文化有不同思考模式;請大家在這棟辦公室大樓感受都市道場的弘法形態,少了外在寧靜環境的優勢,如何透過小小的空間,創作內心的清淨環境。
永富法師介紹在道場服務的義工有1200人,除了都市佛學院,每年有三次義工培訓課程,不只重視宗教儀式的參與,更重視面對生命的態度、正向的價值觀。
鄺美雲希望大家介紹朋友前來,佛光山全球有300多個道場,期盼人人都可以學習大師的人間佛教。
第一次參訪佛光道場的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讚嘆道場很有創意、美感,都市道場雖然沒有花園,形式與一般寺院不同,但在此莊嚴的地方與佛菩薩接心,十分難得,也對信徒、義工的發心十分敬佩。
來自江西九江能仁禪寺方丈普鈺法師,2002年曾到佛光山,對佛光山無論管理、修行、法師各方面都感覺良好,此次是抱持學習的態度而來。他認為香港地小人稠,對信眾學習更形親切,能在佛光道場、大師帶領下學習佛法,不單是今生,更是前生修來的福報,寄語信徒繼續努力護持道場!
隨行人士尚有國立屏東大學校長古源光、華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講師宋躍華、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姚彬彬、南華大學宗教所所長黃國清、印尼金剛山佛教大學硏修院副院長黃運喜、凈覺僧伽大學大乘硏究所所長鄭振煌、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副教授鄭維儀、理工大學教授駱湛才、蘇州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韓煥忠、中文大學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教授駱慧瑛。
最新消息
法蘭克福佛光人中秋團圓 傳遞溫馨祝福
2025-10-05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 禪與纏-王卉娟創作展開幕
2025-10-05台東專科三好學社 金剛寺手作及藝文禪
2025-10-05穿越時空的那道光 啟發眾生點亮心燈
2025-10-05台北道場佛學講座 「禪話.話禪」就是我們的生活
2025-10-05邁阿密佛光山 佛羅里達國際大學交流
2025-10-05紐約協會慶雙十 蔬食推廣展現人間佛教精神
2025-10-05永和學舍信仰傳承 重陽敬老三代喜同堂
2025-10-05中秋草地音樂會 月光、音樂、蔬食交織
2025-10-05法寶寺攜手新竹市府VEGRUN 三代喜同堂推進城市健康
2025-10-05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