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圓桌論壇學者 參訪都市道場
2017-08-29
來自兩岸三地的大中華會議「人間佛教的經濟與管理文化」圓桌論壇,第一次在香港舉行,讓兩岸三地的學者藉此平台更能認識香港。8月28日活動進入第三天,佛教硏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帶領各大學校長、法師、教授、學者,一行26人蒞臨香港佛光道場參訪。佛光山港澳總住持永富法師連同香港佛光協會會長鄺美雲親自接待。
永富法師歡迎大眾到訪,述說弘法過程中面對信徒會員,尤其處於香港不同的文化背景,深刻肯定人間佛教不單只是理論,更是社會民眾的需要。並介紹香港不同文化的用語,闡明不同的文化有不同思考模式;請大家在這棟辦公室大樓感受都市道場的弘法形態,少了外在寧靜環境的優勢,如何透過小小的空間,創作內心的清淨環境。
永富法師介紹在道場服務的義工有1200人,除了都市佛學院,每年有三次義工培訓課程,不只重視宗教儀式的參與,更重視面對生命的態度、正向的價值觀。
鄺美雲希望大家介紹朋友前來,佛光山全球有300多個道場,期盼人人都可以學習大師的人間佛教。
第一次參訪佛光道場的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讚嘆道場很有創意、美感,都市道場雖然沒有花園,形式與一般寺院不同,但在此莊嚴的地方與佛菩薩接心,十分難得,也對信徒、義工的發心十分敬佩。
來自江西九江能仁禪寺方丈普鈺法師,2002年曾到佛光山,對佛光山無論管理、修行、法師各方面都感覺良好,此次是抱持學習的態度而來。他認為香港地小人稠,對信眾學習更形親切,能在佛光道場、大師帶領下學習佛法,不單是今生,更是前生修來的福報,寄語信徒繼續努力護持道場!
隨行人士尚有國立屏東大學校長古源光、華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講師宋躍華、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姚彬彬、南華大學宗教所所長黃國清、印尼金剛山佛教大學硏修院副院長黃運喜、凈覺僧伽大學大乘硏究所所長鄭振煌、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副教授鄭維儀、理工大學教授駱湛才、蘇州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韓煥忠、中文大學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教授駱慧瑛。
永富法師歡迎大眾到訪,述說弘法過程中面對信徒會員,尤其處於香港不同的文化背景,深刻肯定人間佛教不單只是理論,更是社會民眾的需要。並介紹香港不同文化的用語,闡明不同的文化有不同思考模式;請大家在這棟辦公室大樓感受都市道場的弘法形態,少了外在寧靜環境的優勢,如何透過小小的空間,創作內心的清淨環境。
永富法師介紹在道場服務的義工有1200人,除了都市佛學院,每年有三次義工培訓課程,不只重視宗教儀式的參與,更重視面對生命的態度、正向的價值觀。
鄺美雲希望大家介紹朋友前來,佛光山全球有300多個道場,期盼人人都可以學習大師的人間佛教。
第一次參訪佛光道場的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讚嘆道場很有創意、美感,都市道場雖然沒有花園,形式與一般寺院不同,但在此莊嚴的地方與佛菩薩接心,十分難得,也對信徒、義工的發心十分敬佩。
來自江西九江能仁禪寺方丈普鈺法師,2002年曾到佛光山,對佛光山無論管理、修行、法師各方面都感覺良好,此次是抱持學習的態度而來。他認為香港地小人稠,對信眾學習更形親切,能在佛光道場、大師帶領下學習佛法,不單是今生,更是前生修來的福報,寄語信徒繼續努力護持道場!
隨行人士尚有國立屏東大學校長古源光、華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講師宋躍華、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姚彬彬、南華大學宗教所所長黃國清、印尼金剛山佛教大學硏修院副院長黃運喜、凈覺僧伽大學大乘硏究所所長鄭振煌、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副教授鄭維儀、理工大學教授駱湛才、蘇州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韓煥忠、中文大學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教授駱慧瑛。
最新消息
明華園大戲開鑼 佛館上演《獅子王》
2025-10-06瓜冷七校200學子齊聚東禪寺 考生祈福會信心啟航迎考
2025-10-06新馬寺佛光普照 1500人慶中秋
2025-10-06愛丁堡大學典藏《圖典》 曼城佛光山促進文化交流
2025-10-06慈恩寺中秋朝山祈福 災後撫慰人心
2025-10-06松二分會幸福傳愛 恩典護理之家洋溢溫馨
2025-10-06中秋月圓.蓮花心香 童心手作蓮花燈實踐三好精神
2025-10-06香雲寺慶奧斯汀佛光日 音樂與文化交織
2025-10-06佛光人捐贈稻米 傳遞溫暖與祝福
2025-10-06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研究所師生 參訪台北道場
2025-10-06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