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德國漢堡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康易清(Carsten Krause) 教授,有著西方臉孔卻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還有頗「文青」的中文名字。 人間社記者Arthur van Sevendonck攝【人間佛教翻譯論壇】康易清:透過翻譯 對推廣佛教盡一份力
2019-01-16
1月12日至15日在佛光山舉行的「2019人間佛教翻譯論壇」,由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辦,來自海內外80人參加。
德國漢堡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康易清(Carsten Krause) 教授,有著西方臉孔卻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還有頗「文青」的中文名字。康易清接觸佛教始於青少年時期,他表示,中學的宗教課,讓他對日本禪宗產生興趣,但僅限於理論的認識;大學時代,參加校外藏傳佛教中心的課程,發現藏傳佛教的打坐、觀想等,和日本禪宗有很大不同。
在中國南京大學留學期間,長期生活在漢傳佛教的環境,又具備「熟悉漢語」的語言優勢,開始對中國佛教有了深入的體驗和理解。「愈來愈感興趣,佛教彷彿有種特殊魅力。」他表示,若在課堂之餘,能有一個研究小組,就可以有更多交流,互相學習、討論。
他也鼓勵到宗教聖地朝聖,參與、體驗原汁原味的宗教生活,若能熟悉該宗教的語言文字,更容易深入。例如他曾在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就讀半年,期間多次到佛光山參加禪修,更體驗過短期出家,留下深刻印象。「可說從來沒有後悔!」
他坦言,在歐洲即使有佛教徒,仍以日本禪宗、藏傳佛教居多,漢傳佛教信仰者是小眾。根據康易清的親身觀察和體驗,漢傳佛教經典、歷代和當代漢傳大師著作缺少德文譯本,且在一般的書店中幾乎找不到漢傳佛教的書籍或代表作品。
康易清表示,在這次的翻譯論壇中,和來自各地的學者交流,讓他收穫良多,也希望自身透過翻譯,對推廣佛教盡一份力量。
德國漢堡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康易清(Carsten Krause) 教授,有著西方臉孔卻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還有頗「文青」的中文名字。康易清接觸佛教始於青少年時期,他表示,中學的宗教課,讓他對日本禪宗產生興趣,但僅限於理論的認識;大學時代,參加校外藏傳佛教中心的課程,發現藏傳佛教的打坐、觀想等,和日本禪宗有很大不同。
在中國南京大學留學期間,長期生活在漢傳佛教的環境,又具備「熟悉漢語」的語言優勢,開始對中國佛教有了深入的體驗和理解。「愈來愈感興趣,佛教彷彿有種特殊魅力。」他表示,若在課堂之餘,能有一個研究小組,就可以有更多交流,互相學習、討論。
他也鼓勵到宗教聖地朝聖,參與、體驗原汁原味的宗教生活,若能熟悉該宗教的語言文字,更容易深入。例如他曾在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就讀半年,期間多次到佛光山參加禪修,更體驗過短期出家,留下深刻印象。「可說從來沒有後悔!」
他坦言,在歐洲即使有佛教徒,仍以日本禪宗、藏傳佛教居多,漢傳佛教信仰者是小眾。根據康易清的親身觀察和體驗,漢傳佛教經典、歷代和當代漢傳大師著作缺少德文譯本,且在一般的書店中幾乎找不到漢傳佛教的書籍或代表作品。
康易清表示,在這次的翻譯論壇中,和來自各地的學者交流,讓他收穫良多,也希望自身透過翻譯,對推廣佛教盡一份力量。
最新消息
東山分會以慈善福利社會 響應零飢餓稻米捐贈
2025-11-17〔三好校園〕寫扇揚善助弱勢 培養童真善知識
2025-11-17菲律賓三皈五戒 修行更上一層樓
2025-11-17喬克托族部落文化節 丹佛佛光人交流與會
2025-11-17新化國小校園講座 行三好創造幸福人生
2025-11-17萬華二會偕汐止二會 號召捐血暨蔬食A計畫聯署
2025-11-17新加坡佛光山佛學慧考 實踐佛光精神
2025-11-17同心之旅開營啟航 三好兒童齊聚學佛
2025-11-17新營講堂佛光家庭慢活閱讀暨VEGRUN公益 走讀花都佛教藝術
2025-11-17緣起至朝聖之路攝影展 引領多倫多佛光人看見信仰
2025-11-17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