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30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文學創作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

教育人文

字級

「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文學創作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

【人間社記者 妙普 宜興報導】 2014-09-14
「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文學創作學術研討會」經過兩天緊湊的議程,9月14日下午圓滿閉幕,共有一場專題研討、一場禪修體驗、兩場座談會、四場分組討論,發表了51篇論文。

不同於其他的學術研討會,此次參與會議的學者,有大量的「宗教實踐」體驗,包括:吃飯前喊請、過堂排班用餐、禪修等。學者們十分肯定這樣的宗教體驗,認為可以協助他們更深入了解星雲大師著作中想表達的意涵,甚至讓他們經常在做分別工作的人,學習如何不分別、不執著。覺得對星雲大師的著作讀得還不夠深,要每天讀,才能深入、全面。

閉幕時,總召集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吳光正,感謝大家對研討會的支持,尤其各大學剛剛開學,學務繁忙,各位教授學者能排除萬難來發表論文。由於他自己正在策劃編撰《中國佛教文學史》,梳理出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理論和個案;二是案頭和田野;三是傳統與現代;四是學術和人間。其中他個人深刻地感受到,許多學者是在案頭,沒有宗教體驗和宗教感悟,很難寫出來。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表示,很多道場說不要太分別,但是學者就愛分別。透過研討會發現了幾種不太周全的想法:第一,太虛大師與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上差異?很多人都認為星雲大師是實踐的,而太虛大師是理論的,這個看法過於片面。第二,大陸學者經常認為太虛大師是人間佛教的創始者,但其實他應該是倡導者,而非創始者。第三,很多學者認為人間佛教的法脈傳承是太虛大師傳給印順法師,再傳給星雲大師,然而這個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慈惠法師總結:星雲大師雖然很崇拜太虛大師,但不一定要去繼承,而印老跟星雲大師沒有很大的關係。從呈現方式上看,星雲大師與太虛大師、印順大師沒有太大的傳承關係。過去佛教文學不受重視,但大師很在意文學,佛光山的四大宗旨之一就是「以文化弘揚佛法」。星雲大師的作品中很多故事和譬喻很精彩,故事就像禪宗公案,幾句話就能點破。不管什麼樣的方法,佛教的目的不外將人生的教義弘揚出去,而文學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12345678910第1 / 426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