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大慈佛社佛學講座 從《六祖壇經》看現代人的覺醒之道
2025-07-28
佛光山大慈佛社7月27日舉辦佛學講座,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文山第五分會承辦,禮請佛光山文化院數位部主任妙耘法師主講「從《六祖壇經》看現代人的覺醒之道」,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禪宗精神,110位信眾歡喜聆聽,學習在忙碌生活中回歸清明,在逆境中轉念見性成佛。
妙耘法師首先說明《六祖壇經》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經典,經文的十品要旨及其中的禪學思想,強調「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定慧一體」由定生慧為修行核心,指出坐禪真義為「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內見自性不動」,鼓勵大眾應當時時檢視心念,勤修禪定。
法師接著說明「無相懺悔」,舉現代人常犯的通病-嫉妒為例,經由「心行」覺知嫉妒心念起,造成煩惱無明種子起現行,能警覺到業力的無常相狀,進而能夠放下善惡業的影響力,懺悔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願一時銷滅,不復起且不再犯。
妙耘法師引導大眾思考,現代人的價值觀混亂,生存壓力絲毫未減,數位時代造成孤獨與分離,法師提點大眾,《六祖壇經》提出的理解是注重當下,全神貫注做好眼前事,並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為覺醒之道,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放下,不自我設限,不執著於人際關係的形式與期待,隨緣盡分,珍惜當下的互動而不強求結果。
法師為大眾介紹中國禪宗祖師,特別提到四祖道信禪師,以打坐念佛破除只靜坐禪修,持戒嚴謹為其密行,是農禪生活的創始者。最後以「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勉眾,並提醒「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轉念覺醒,在生活中體證菩提。
佛學講座笑聲不斷,妙耘法師風趣的說法,讓全場領會到禪的活潑。大慈佛社烏克麗麗班在講座開始前,以人間音緣〈佛光四季紅〉〈雙好〉等曲目與眾結緣。
妙耘法師首先說明《六祖壇經》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經典,經文的十品要旨及其中的禪學思想,強調「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定慧一體」由定生慧為修行核心,指出坐禪真義為「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內見自性不動」,鼓勵大眾應當時時檢視心念,勤修禪定。
法師接著說明「無相懺悔」,舉現代人常犯的通病-嫉妒為例,經由「心行」覺知嫉妒心念起,造成煩惱無明種子起現行,能警覺到業力的無常相狀,進而能夠放下善惡業的影響力,懺悔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願一時銷滅,不復起且不再犯。
妙耘法師引導大眾思考,現代人的價值觀混亂,生存壓力絲毫未減,數位時代造成孤獨與分離,法師提點大眾,《六祖壇經》提出的理解是注重當下,全神貫注做好眼前事,並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為覺醒之道,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放下,不自我設限,不執著於人際關係的形式與期待,隨緣盡分,珍惜當下的互動而不強求結果。
法師為大眾介紹中國禪宗祖師,特別提到四祖道信禪師,以打坐念佛破除只靜坐禪修,持戒嚴謹為其密行,是農禪生活的創始者。最後以「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勉眾,並提醒「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轉念覺醒,在生活中體證菩提。
佛學講座笑聲不斷,妙耘法師風趣的說法,讓全場領會到禪的活潑。大慈佛社烏克麗麗班在講座開始前,以人間音緣〈佛光四季紅〉〈雙好〉等曲目與眾結緣。
最新消息
三好音樂節以綠色碳足跡 邁向永續發展
2025-08-24高齡生活不孤獨 佛教天主教相攜找解方
2025-08-24「重光─顧天龍油畫作品展」開幕 充盈內美與大千世界同頻重光
2025-08-24三好音樂節融合佛光好事集 老中青幼共度夏日好時光
2025-08-24第一屆三好音樂節 打造年輕音樂舞台
2025-08-24屏東佛光人捐血報恩 以實際行動傳遞溫暖
2025-08-24北卡協會送愛心文具 助力教師學生新學期
2025-08-24國際佛光會華府協會 愛心文具捐贈幼學童迎新學期
2025-08-24三重禪淨中心宣講員培訓 佛陀善法廣布人間
2025-08-24福壽老人中心佛學講座 談福壽智慧
2025-08-24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