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光山大慈佛社7月27日舉辦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文化院數位部主任妙耘法師主講「從《六祖壇經》看現代人的覺醒之道」。 人間社記者劉智惠攝
圖說:妙耘法師風趣說法,大眾聆聽禪學法益。 人間社記者劉智惠攝
圖說:大慈佛社烏克麗麗班在講座開始前,以人間音緣〈佛光四季紅〉〈雙好〉等曲目與眾結緣。
人間社記者劉智惠攝
圖說: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文山第五分會會長陳悅甄代表大眾獻花,禮謝法師。 人間社記者劉智惠攝大慈佛社佛學講座 從《六祖壇經》看現代人的覺醒之道
2025-07-28
佛光山大慈佛社7月27日舉辦佛學講座,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文山第五分會承辦,禮請佛光山文化院數位部主任妙耘法師主講「從《六祖壇經》看現代人的覺醒之道」,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禪宗精神,110位信眾歡喜聆聽,學習在忙碌生活中回歸清明,在逆境中轉念見性成佛。
妙耘法師首先說明《六祖壇經》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經典,經文的十品要旨及其中的禪學思想,強調「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定慧一體」由定生慧為修行核心,指出坐禪真義為「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內見自性不動」,鼓勵大眾應當時時檢視心念,勤修禪定。
法師接著說明「無相懺悔」,舉現代人常犯的通病-嫉妒為例,經由「心行」覺知嫉妒心念起,造成煩惱無明種子起現行,能警覺到業力的無常相狀,進而能夠放下善惡業的影響力,懺悔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願一時銷滅,不復起且不再犯。
妙耘法師引導大眾思考,現代人的價值觀混亂,生存壓力絲毫未減,數位時代造成孤獨與分離,法師提點大眾,《六祖壇經》提出的理解是注重當下,全神貫注做好眼前事,並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為覺醒之道,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放下,不自我設限,不執著於人際關係的形式與期待,隨緣盡分,珍惜當下的互動而不強求結果。
法師為大眾介紹中國禪宗祖師,特別提到四祖道信禪師,以打坐念佛破除只靜坐禪修,持戒嚴謹為其密行,是農禪生活的創始者。最後以「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勉眾,並提醒「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轉念覺醒,在生活中體證菩提。
佛學講座笑聲不斷,妙耘法師風趣的說法,讓全場領會到禪的活潑。大慈佛社烏克麗麗班在講座開始前,以人間音緣〈佛光四季紅〉〈雙好〉等曲目與眾結緣。
妙耘法師首先說明《六祖壇經》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經典,經文的十品要旨及其中的禪學思想,強調「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定慧一體」由定生慧為修行核心,指出坐禪真義為「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內見自性不動」,鼓勵大眾應當時時檢視心念,勤修禪定。
法師接著說明「無相懺悔」,舉現代人常犯的通病-嫉妒為例,經由「心行」覺知嫉妒心念起,造成煩惱無明種子起現行,能警覺到業力的無常相狀,進而能夠放下善惡業的影響力,懺悔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願一時銷滅,不復起且不再犯。
妙耘法師引導大眾思考,現代人的價值觀混亂,生存壓力絲毫未減,數位時代造成孤獨與分離,法師提點大眾,《六祖壇經》提出的理解是注重當下,全神貫注做好眼前事,並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為覺醒之道,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放下,不自我設限,不執著於人際關係的形式與期待,隨緣盡分,珍惜當下的互動而不強求結果。
法師為大眾介紹中國禪宗祖師,特別提到四祖道信禪師,以打坐念佛破除只靜坐禪修,持戒嚴謹為其密行,是農禪生活的創始者。最後以「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勉眾,並提醒「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轉念覺醒,在生活中體證菩提。
佛學講座笑聲不斷,妙耘法師風趣的說法,讓全場領會到禪的活潑。大慈佛社烏克麗麗班在講座開始前,以人間音緣〈佛光四季紅〉〈雙好〉等曲目與眾結緣。
最新消息
印度沙彌學園出家典禮 沙彌發願復興印度佛教
2025-11-21紐西蘭北島攜手校園 為地球種植600棵樹
2025-11-21Avonside女子高中路跑 為環保植樹獻心力
2025-11-21冬季聲樂發表會 慈恩寺舉辦
2025-11-21法華禪寺迎來佛教文化探索團 肯定人間佛教魅力
2025-11-21松山第六分會敬老關懐 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2025-11-21佛光大學圖資長陳麒元 出任EI索引國際期刊主編
2025-11-21鳳霞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際看和諧人間
2025-11-21南華大學棒球隊授旗祈福 蓄勢待發力拼大專盃
2025-11-21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
2025-11-21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