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大慈佛社佛學講座 從《六祖壇經》看現代人的覺醒之道
2025-07-28
佛光山大慈佛社7月27日舉辦佛學講座,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文山第五分會承辦,禮請佛光山文化院數位部主任妙耘法師主講「從《六祖壇經》看現代人的覺醒之道」,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禪宗精神,110位信眾歡喜聆聽,學習在忙碌生活中回歸清明,在逆境中轉念見性成佛。
妙耘法師首先說明《六祖壇經》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經典,經文的十品要旨及其中的禪學思想,強調「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定慧一體」由定生慧為修行核心,指出坐禪真義為「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內見自性不動」,鼓勵大眾應當時時檢視心念,勤修禪定。
法師接著說明「無相懺悔」,舉現代人常犯的通病-嫉妒為例,經由「心行」覺知嫉妒心念起,造成煩惱無明種子起現行,能警覺到業力的無常相狀,進而能夠放下善惡業的影響力,懺悔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願一時銷滅,不復起且不再犯。
妙耘法師引導大眾思考,現代人的價值觀混亂,生存壓力絲毫未減,數位時代造成孤獨與分離,法師提點大眾,《六祖壇經》提出的理解是注重當下,全神貫注做好眼前事,並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為覺醒之道,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放下,不自我設限,不執著於人際關係的形式與期待,隨緣盡分,珍惜當下的互動而不強求結果。
法師為大眾介紹中國禪宗祖師,特別提到四祖道信禪師,以打坐念佛破除只靜坐禪修,持戒嚴謹為其密行,是農禪生活的創始者。最後以「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勉眾,並提醒「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轉念覺醒,在生活中體證菩提。
佛學講座笑聲不斷,妙耘法師風趣的說法,讓全場領會到禪的活潑。大慈佛社烏克麗麗班在講座開始前,以人間音緣〈佛光四季紅〉〈雙好〉等曲目與眾結緣。
妙耘法師首先說明《六祖壇經》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經典,經文的十品要旨及其中的禪學思想,強調「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定慧一體」由定生慧為修行核心,指出坐禪真義為「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內見自性不動」,鼓勵大眾應當時時檢視心念,勤修禪定。
法師接著說明「無相懺悔」,舉現代人常犯的通病-嫉妒為例,經由「心行」覺知嫉妒心念起,造成煩惱無明種子起現行,能警覺到業力的無常相狀,進而能夠放下善惡業的影響力,懺悔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願一時銷滅,不復起且不再犯。
妙耘法師引導大眾思考,現代人的價值觀混亂,生存壓力絲毫未減,數位時代造成孤獨與分離,法師提點大眾,《六祖壇經》提出的理解是注重當下,全神貫注做好眼前事,並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為覺醒之道,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放下,不自我設限,不執著於人際關係的形式與期待,隨緣盡分,珍惜當下的互動而不強求結果。
法師為大眾介紹中國禪宗祖師,特別提到四祖道信禪師,以打坐念佛破除只靜坐禪修,持戒嚴謹為其密行,是農禪生活的創始者。最後以「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勉眾,並提醒「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轉念覺醒,在生活中體證菩提。
佛學講座笑聲不斷,妙耘法師風趣的說法,讓全場領會到禪的活潑。大慈佛社烏克麗麗班在講座開始前,以人間音緣〈佛光四季紅〉〈雙好〉等曲目與眾結緣。
最新消息
東禪寺花燈製作研習營 馬來亞大學領會文化內涵
2025-08-16佛光法水寺學員來台參學 開啟心靈之旅
2025-08-162025年非洲佛學會考 佛光人考出智慧與信念
2025-08-16東禪行佛分會孝道月修持 抄經靜心報父母恩
2025-08-16響應「零飢餓」 公益米傳愛台北家扶
2025-08-16新厝里社區關懷據點 雲水書坊溫馨陪讀
2025-08-16佛光青年南非公益行 首度探訪老人院與身障兒童院
2025-08-16光明寺《八大人覺經》講座 領眾從煩惱到覺醒
2025-08-16金光明寺讀報教育培訓課程 歡喜心行佛不疲厭
2025-08-16雲水書坊送暖普門醫院 點亮住民閱讀之光
2025-08-16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