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斗湖佛光寺圓滿探究「心」講座會
2023-11-15
馬來西亞佛光山東襌寺知宣法師於11月12日下午,在斗湖佛光寺主持一場題為「心」的講座,主辦方為國際佛光會東馬協會斗湖大福分會和佛光第二分會,計有33名佛光人出席聆聽。
知宣法師指出,一般人只注重身體的穿著、妝扮、體態的健美,很少人注重美化心靈。平時大家只忙著怎樣發財、賺銭,卻很少花費時間、精力於挖掘內心的財富;也很少和自己的心相處,更別說愛惜心,親近一下自己的心了。按照佛經的詮釋,「心」其實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意中的「意」識,也就是第六識。
「心」是主宰,控制思想、行為;心情不好會影響身體健康;心緒不寜會影響人際關係和生活質量;心懷正念、有願心,才能實現個人目標和理想;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和心靈層面是息息相關的。一個人的心情愉悅,面容是和顏悅色的;一個善心的人,臉容是慈眉善目;一個執著於成見的人,面容是繃緊的;一個人的內心兇惡,面容是扭曲,令人望而生畏的。
佛經把心比喻為猿猴,跳動不寧;心念的轉動,比電光石火還快;心也像野鹿,追逐聲色;心亦如國王能行令;心如畫師,彩繪自己的人生;心如虛空大無邊;亦如盜賊、冤家、僮僕等。
如何制心一處?「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求。」知宣法師說,修心得向心內求,莫向外攀緣。「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念善心慈悲,則佛國淨土現前;一念瞋心,則墮落三途惡道;是聖賢、凡夫,是菩蕯、還是羅剎,皆在一念之間;心識淨化,何其重要。
學佛,目的就是凈化身心,從五欲塵勞中解脫。如何凈化身心才能解脫呢?知宣法師提出四點,即以平常心、慚愧心、無住心及菩提心獲得解脫。除此,法師還提出四要:心要自在,就要無私;心要清明,就要無欲;心要慈善,就要利他;心要柔軟,就要感恩。
一個修行人,要在生活中實踐四無量心,也就是佛光人的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最後,知宣法師以蒲公英合唱團的〈佛在汝心〉人間音緣將精彩的講座畫上圓滿句點。
知宣法師指出,一般人只注重身體的穿著、妝扮、體態的健美,很少人注重美化心靈。平時大家只忙著怎樣發財、賺銭,卻很少花費時間、精力於挖掘內心的財富;也很少和自己的心相處,更別說愛惜心,親近一下自己的心了。按照佛經的詮釋,「心」其實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意中的「意」識,也就是第六識。
「心」是主宰,控制思想、行為;心情不好會影響身體健康;心緒不寜會影響人際關係和生活質量;心懷正念、有願心,才能實現個人目標和理想;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和心靈層面是息息相關的。一個人的心情愉悅,面容是和顏悅色的;一個善心的人,臉容是慈眉善目;一個執著於成見的人,面容是繃緊的;一個人的內心兇惡,面容是扭曲,令人望而生畏的。
佛經把心比喻為猿猴,跳動不寧;心念的轉動,比電光石火還快;心也像野鹿,追逐聲色;心亦如國王能行令;心如畫師,彩繪自己的人生;心如虛空大無邊;亦如盜賊、冤家、僮僕等。
如何制心一處?「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求。」知宣法師說,修心得向心內求,莫向外攀緣。「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念善心慈悲,則佛國淨土現前;一念瞋心,則墮落三途惡道;是聖賢、凡夫,是菩蕯、還是羅剎,皆在一念之間;心識淨化,何其重要。
學佛,目的就是凈化身心,從五欲塵勞中解脫。如何凈化身心才能解脫呢?知宣法師提出四點,即以平常心、慚愧心、無住心及菩提心獲得解脫。除此,法師還提出四要:心要自在,就要無私;心要清明,就要無欲;心要慈善,就要利他;心要柔軟,就要感恩。
一個修行人,要在生活中實踐四無量心,也就是佛光人的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最後,知宣法師以蒲公英合唱團的〈佛在汝心〉人間音緣將精彩的講座畫上圓滿句點。
最新消息
唐代宮廷供養人服飾復原展開幕 香港佛光緣美術館重現風華
2025-10-08〔三好校園〕微孝小學育品德 童心真誠踐善行
2025-10-08日光寺響應零肌餓 傳遞慈悲與溫暖
2025-10-08多倫多佛光山專題講座 從科學與醫學尋找歡喜
2025-10-08佛光文教中心新道場首辦中秋祈福晚會 凝聚眾緣溫馨團圓
2025-10-08慶祝中華民國國慶 東京佛光人推廣素食文化
2025-10-08東禪佛教學院2025學年度開學 培養多元能力
2025-10-08邁阿密協會推動佛教藝術與文化教育 FIU師生體驗敦煌美學
2025-10-08多倫多英文分會感恩聚會 共享法喜
2025-10-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6-6
2025-10-08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