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金光明寺於8月17日舉行佛學講座,禮請佛光文化社長兼總編輯滿觀法師蒞臨主講,現場信眾300位與會,法喜充滿。 人間社記者趙裕隆攝
圖說:金光明寺於8月17日舉行佛學講座,禮請佛光文化社長兼總編輯滿觀法師蒞臨主講,現場信眾300位與會,法喜充滿。 人間社記者趙裕隆攝 圖說:滿觀法師勉勵大眾,學佛不離人間,若能以直心觀照當下,則處處是淨土。 圖/佛光山金光明寺提供
圖說:滿觀法師勉勵大眾,學佛不離人間,若能以直心觀照當下,則處處是淨土。 圖/佛光山金光明寺提供 圖說:講座由金光明寺青年主持,首先介紹滿觀法師出家因緣。 人間社記者趙裕隆攝
圖說:講座由金光明寺青年主持,首先介紹滿觀法師出家因緣。 人間社記者趙裕隆攝 圖說:滿觀法師以新書《人間借路行》引領大眾品讀《維摩詰經》,並舉行簽書會。 人間社記者趙裕隆攝
圖說:滿觀法師以新書《人間借路行》引領大眾品讀《維摩詰經》,並舉行簽書會。 人間社記者趙裕隆攝金光明寺佛學講座 人間借路行唯心淨土
2025-08-19
                        佛光山金光明寺於8月17日舉行佛學講座,禮請佛光文化社長兼總編輯滿觀法師主講,以其新書《人間借路行》引領大眾品讀《維摩詰經》,並舉行簽書會。現場信眾300位與會,法喜充滿。
講座由金光明寺青年主持,金光明寺住持有果法師引言表示,多年前閱讀滿觀法師作品《我從世間來》,感受到佛法巧妙融入生活;如今讀《人間借路行》時,更覺人生若能臻此人間佛教境界,必是美好。
滿觀法師談及創作心得,引用靈澈禪師詩意「人間借路行」,即依諸人事物修行,每期生命皆如借路而行。他回顧,第一部小說以9個月完成17萬字,情感深沉;第二部歷時4年完成13萬字,卻備感輕安。他強調,雖是文學創作,核心卻源自《維摩詰經》思想:心淨土淨的世界、無量方便的智慧、不可思議的境界,以及不二法門的真諦。他並指出,書中描寫的親情、友情、愛情、道情皆取材真實,再融入虛構情節,角色性格設定蘊含佛法內涵。他提醒大眾,「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滿觀法師進一步說明《維摩詰經》的特色與重要性,他指出此經的主旨「萬法唯心造,心淨國土淨」,是大乘菩薩道的重要典範。天台宗以「一念三千」闡明其義;華嚴宗立「理法界」歸於一心;禪宗則直指人心,即心即佛。經文優美,故事具張力,歷代文人王維、白居易等詩人皆受其影響。
在《維摩詰經》思想精華方面,滿觀法師逐一說明,首先是「心淨國土淨」,〈佛國品〉揭示菩薩淨土在於直心、深心、菩提心及六度、四無量心、四攝法等。直心即菩薩淨土,清淨無染;眾生因業惑而見穢國,若能知苦離苦,則得淨土現前。其次,「無量方便的智慧」,從〈方便品〉至〈菩薩品〉,示現自利利他的修行,行六度乃至現身有疾以警醒眾生,啟發觀身無常、無我、不淨及苦,進而發菩提心。佛陀十大弟子各展所長,透過說律、說義、或示乞食,皆顯佛法無邊方便。
再者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不思議品〉中,維摩居士示現大小無礙、動靜無礙、一多無礙等八種自在。天女散花、解脫妙義空,皆顯真空妙有、中道第一義諦。菩薩和聲聞之差別,在於「常住涅槃而不斷生死,常在生死而不離涅槃」。最後是「不二法門的真諦」,〈入不二法門品〉中,文殊菩薩倡言不二,即超越相對,直見平等真理。30餘菩薩各述所悟,而維摩一默,默中有雷,顯示默然無言,以智冥真之境。
滿觀法師勉勵大眾,學佛不離人間,若能以直心觀照當下,則處處是淨土。期許大眾在人生借路之旅中,皆能歡喜修行,身心自在,於世間中開顯人間淨土。
                    
                    
                    
                講座由金光明寺青年主持,金光明寺住持有果法師引言表示,多年前閱讀滿觀法師作品《我從世間來》,感受到佛法巧妙融入生活;如今讀《人間借路行》時,更覺人生若能臻此人間佛教境界,必是美好。
滿觀法師談及創作心得,引用靈澈禪師詩意「人間借路行」,即依諸人事物修行,每期生命皆如借路而行。他回顧,第一部小說以9個月完成17萬字,情感深沉;第二部歷時4年完成13萬字,卻備感輕安。他強調,雖是文學創作,核心卻源自《維摩詰經》思想:心淨土淨的世界、無量方便的智慧、不可思議的境界,以及不二法門的真諦。他並指出,書中描寫的親情、友情、愛情、道情皆取材真實,再融入虛構情節,角色性格設定蘊含佛法內涵。他提醒大眾,「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滿觀法師進一步說明《維摩詰經》的特色與重要性,他指出此經的主旨「萬法唯心造,心淨國土淨」,是大乘菩薩道的重要典範。天台宗以「一念三千」闡明其義;華嚴宗立「理法界」歸於一心;禪宗則直指人心,即心即佛。經文優美,故事具張力,歷代文人王維、白居易等詩人皆受其影響。
在《維摩詰經》思想精華方面,滿觀法師逐一說明,首先是「心淨國土淨」,〈佛國品〉揭示菩薩淨土在於直心、深心、菩提心及六度、四無量心、四攝法等。直心即菩薩淨土,清淨無染;眾生因業惑而見穢國,若能知苦離苦,則得淨土現前。其次,「無量方便的智慧」,從〈方便品〉至〈菩薩品〉,示現自利利他的修行,行六度乃至現身有疾以警醒眾生,啟發觀身無常、無我、不淨及苦,進而發菩提心。佛陀十大弟子各展所長,透過說律、說義、或示乞食,皆顯佛法無邊方便。
再者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不思議品〉中,維摩居士示現大小無礙、動靜無礙、一多無礙等八種自在。天女散花、解脫妙義空,皆顯真空妙有、中道第一義諦。菩薩和聲聞之差別,在於「常住涅槃而不斷生死,常在生死而不離涅槃」。最後是「不二法門的真諦」,〈入不二法門品〉中,文殊菩薩倡言不二,即超越相對,直見平等真理。30餘菩薩各述所悟,而維摩一默,默中有雷,顯示默然無言,以智冥真之境。
滿觀法師勉勵大眾,學佛不離人間,若能以直心觀照當下,則處處是淨土。期許大眾在人生借路之旅中,皆能歡喜修行,身心自在,於世間中開顯人間淨土。
                        最新消息
                    
                    - 雪州鄉村發展評委會考察 仁嘉隆幸福村榮獲瓜冷縣冠軍2025-10-22
- 維摩詰經啟示與人間義工菩薩行2025-10-22
- 歡慶重陽 大社分會與靜和醫院住民同慶2025-10-22
- 美國新州佛光人文化尋根之旅 參訪台北道場2025-10-22
- 南天青年佛學營「做自己的貴人」 聞思修證引導內在成長2025-10-22
- 景東里首辦幸福生活講座 里民擁抱幸福人生2025-10-22
- 大明社區大學秋季公民素養周 講座內容精采期待2025-10-22
- 曼城佛光青年齊聚迎新 啟動未來新篇章2025-10-22
- 多倫多青年心連心 覺察情緒慈悲回應2025-10-22
- 印度沙彌學園新生出家入道 承續法脈弘願啟程2025-10-22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