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長達約10公尺的水彩畫牆,呈現〈星雲大師的一生〉,作者游智光(Jack Yu),此為前半部。 圖/佛光山法寶堂提供
圖說:長達約10公尺的水彩畫牆,呈現〈星雲大師的一生〉,作者游智光(Jack Yu),此為前半部。 圖/佛光山法寶堂提供 圖說:長達約10公尺的水彩畫牆,呈現〈星雲大師的一生〉,作者游智光(Jack Yu),此為後半部。 圖/佛光山法寶堂提供
圖說:長達約10公尺的水彩畫牆,呈現〈星雲大師的一生〉,作者游智光(Jack Yu),此為後半部。 圖/佛光山法寶堂提供 圖說:「畫說星雲大師─緬懷開山祖師AR藝術聯展」,7月4日至9月30日於佛光山法寶堂展出,以攝影、水彩、插畫,呈現大師一生的弘法足跡。 圖/佛光山法寶堂提供
圖說:「畫說星雲大師─緬懷開山祖師AR藝術聯展」,7月4日至9月30日於佛光山法寶堂展出,以攝影、水彩、插畫,呈現大師一生的弘法足跡。 圖/佛光山法寶堂提供 圖說:透過手機就可和作品互動,更能了解所要傳達的星雲大師故事與其精神。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攝
圖說:透過手機就可和作品互動,更能了解所要傳達的星雲大師故事與其精神。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攝「畫」說星雲大師 法寶堂AR藝術聯展
2023-06-27
                        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方式有哪些?除了話說大師,還可以「畫」說大師。「畫說星雲大師─緬懷開山祖師AR藝術聯展」,7月4日至9月30日於佛光山法寶堂展出,以攝影、水彩、插畫,呈現大師一生的弘法足跡,並結合AR動畫,透過手機就可和作品互動,更能了解大師故事與其精神。
此次參展有以原創作品展出的藝術家,包括慧延法師、道璞法師、古志勇、游智光(Jack Yu),以及替作品製作AR動畫的林力遠、翁子晴、藍建宇和安迪。當中有跟隨大師出家的弟子,或者有著甚深因緣,無論是否曾經親炙大師,但在他們的人生歷程中,大師的行儀風範都替他們帶來深刻的啟發與影響。
慧延法師在大師栽培下學習攝影多年,替大師和佛光山留下許多影像紀錄,曾舉辦巡迴展,參與《雲水三千》、《百年佛緣》等著作圖片編輯。道璞法師為大師第三代弟子,受大師鼓勵至日本東京動畫學院進修,他的Q版佛畫和小沙彌充滿童趣,廣受好評。
在大慈育幼院成長的古志勇,從2018年畫下大師的畫像,大師圓寂後,他發願會一直畫下去,因為這是他與師公接心的方式。知名插畫家游智光來自多倫多佛光山,曾替大師著作《人間佛緣‧百年仰望》序詩繪本作畫,此次以長達約10公尺的水彩畫牆,呈現〈星雲大師的一生〉。
此次在AR部分有突破以往的立體展現,以慧延法師攝影作品〈大佛‧大師〉為例,以手機下載程式後,將螢幕對準作品,接引大佛就浮現在眼前,栩栩如生,還可聆聽大師敘述大佛城的由來。其他作品亦會搭配大師的新聞報導、影音畫面等,彷彿歷史重現。
來自紐西蘭的林力遠,曾經參與電影《阿凡達:水之道》視覺特效製作。他表示,人間佛教給了他許多有價值的禮物,很珍惜這次當義工的機會,會繼續為弘揚人間佛教盡心力。澳洲的翁子晴不是佛教徒,但深深感受到人間佛教的開放與包容的精神。同樣來自澳洲的藍建宇和同事安迪,合作此次法寶堂展覽動畫製作,藍建宇因參加南天寺青年營的因緣,將大師的佛教小故事畫成漫畫,開啟他日後學習動畫的契機。希望透過動畫和網路,讓更多人知道大師的故事,讓他們生命都能從中得到啟發。
                    
                    
                    
                此次參展有以原創作品展出的藝術家,包括慧延法師、道璞法師、古志勇、游智光(Jack Yu),以及替作品製作AR動畫的林力遠、翁子晴、藍建宇和安迪。當中有跟隨大師出家的弟子,或者有著甚深因緣,無論是否曾經親炙大師,但在他們的人生歷程中,大師的行儀風範都替他們帶來深刻的啟發與影響。
慧延法師在大師栽培下學習攝影多年,替大師和佛光山留下許多影像紀錄,曾舉辦巡迴展,參與《雲水三千》、《百年佛緣》等著作圖片編輯。道璞法師為大師第三代弟子,受大師鼓勵至日本東京動畫學院進修,他的Q版佛畫和小沙彌充滿童趣,廣受好評。
在大慈育幼院成長的古志勇,從2018年畫下大師的畫像,大師圓寂後,他發願會一直畫下去,因為這是他與師公接心的方式。知名插畫家游智光來自多倫多佛光山,曾替大師著作《人間佛緣‧百年仰望》序詩繪本作畫,此次以長達約10公尺的水彩畫牆,呈現〈星雲大師的一生〉。
此次在AR部分有突破以往的立體展現,以慧延法師攝影作品〈大佛‧大師〉為例,以手機下載程式後,將螢幕對準作品,接引大佛就浮現在眼前,栩栩如生,還可聆聽大師敘述大佛城的由來。其他作品亦會搭配大師的新聞報導、影音畫面等,彷彿歷史重現。
來自紐西蘭的林力遠,曾經參與電影《阿凡達:水之道》視覺特效製作。他表示,人間佛教給了他許多有價值的禮物,很珍惜這次當義工的機會,會繼續為弘揚人間佛教盡心力。澳洲的翁子晴不是佛教徒,但深深感受到人間佛教的開放與包容的精神。同樣來自澳洲的藍建宇和同事安迪,合作此次法寶堂展覽動畫製作,藍建宇因參加南天寺青年營的因緣,將大師的佛教小故事畫成漫畫,開啟他日後學習動畫的契機。希望透過動畫和網路,讓更多人知道大師的故事,讓他們生命都能從中得到啟發。
                        最新消息
                    
                    - 雪州鄉村發展評委會考察 仁嘉隆幸福村榮獲瓜冷縣冠軍2025-10-22
- 維摩詰經啟示與人間義工菩薩行2025-10-22
- 歡慶重陽 大社分會與靜和醫院住民同慶2025-10-22
- 美國新州佛光人文化尋根之旅 參訪台北道場2025-10-22
- 南天青年佛學營「做自己的貴人」 聞思修證引導內在成長2025-10-22
- 景東里首辦幸福生活講座 里民擁抱幸福人生2025-10-22
- 大明社區大學秋季公民素養周 講座內容精采期待2025-10-22
- 曼城佛光青年齊聚迎新 啟動未來新篇章2025-10-22
- 多倫多青年心連心 覺察情緒慈悲回應2025-10-22
- 印度沙彌學園新生出家入道 承續法脈弘願啟程2025-10-22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