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2022第九屆人間佛教座談會〕新書發布研討會第三場 星雲大師政治社會的人間實踐
2022-12-11
12月10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研究叢書發布研討會」第三場:「星雲大師政治社會的人間實踐」。主持人為四川大學段玉明教授,兩位主講者分別為華東師範大學李向平教授講說新著《人間佛教開啟「生權」時代——星雲大師社會思想研究》;及逢甲大學翟本瑞教授講說新著《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
李向平教授以「星雲大師社會思想研究——以人間佛教開啟「生命權利」為中心」為題發表。他用「我曾在這裡,走在這條街上,任何一個路人都可能是我的前世。」來說明生命之間是存在彼此聯繫的、緣起的;生命之間是能夠互動、流動的;生命之間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的;生命的實踐方式不是固定的,決定於生命主體的業報關係。
李教授提出:「生命權利」是佛陀本懷,人間佛教開啟「生命權利」,星雲大師論證了「生命權利」。「生命權利、生命倫理、生命智慧、生命覺悟」是人間佛教學的核心觀點與實踐的目的。而透過「三好、四給」,體現人間佛教生命智慧,這正是「生命權利」的呈現方式。
段玉明教授提綱挈領地分析《人間佛教開啟「生權」時代——星雲大師社會思想研究》每章的重點,他認為站在社會學的立場,佛教本是一種社會運動。而李向平教授的新著選取「生命權利」作為切入,將星雲大師關於生命權利的言說還原成為體系,對把握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社會思想以及佛光山人間佛教的踐行模式具有明顯的參讀意義。
翟本瑞教授說明專書《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有兩個主軸:在縱向方面,從星雲大師1964年寫《釋迦牟尼佛傳》,思索佛教面對當時社會所提出的智慧,到1977年大師第一次提出建設人間佛教的藍圖,帶領僧信二眾70年來的努力,使人間佛教能面對現代化挑戰。在橫向方面,將人間佛教來對應西方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企業、人際關係等,提出有效解決困境的見解。星雲大師將佛陀志業當成事業來經營,形成可持續性的佛化社會企業。人間佛教以服務為目的,有「欲為佛門龍象,先作眾生馬牛」的發心義工。人間佛教是典範的轉移,把世間認為的消極、被動的佛教,轉換成有助於幸福人生增進的教法。人間佛教以三好、和諧的態度,開發內心能源。以星雲大師「能認識我釋星雲沒什麼了不起,能夠體會我所創建的佛光山的風格、宗旨、目標,那才是真正的認識我的人。」做為總結。
段玉明教授評論《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一書用了兩種視角:一是比較宗教學的視角,一是著眼於現代社會的視角,由此探析人間佛教是否可以有效地解決深受西方宗教影響之現代文明的內在矛盾。並歸納書中的要點,認為翟本瑞教授這本新著以社會學的視角,系統考察、分析了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學術性地證實了人間佛教「不只是屬於佛教徒的,它更是全人類的重要資產,人間佛教是面對當前文明困境最好的解方」。
李向平教授以「星雲大師社會思想研究——以人間佛教開啟「生命權利」為中心」為題發表。他用「我曾在這裡,走在這條街上,任何一個路人都可能是我的前世。」來說明生命之間是存在彼此聯繫的、緣起的;生命之間是能夠互動、流動的;生命之間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的;生命的實踐方式不是固定的,決定於生命主體的業報關係。
李教授提出:「生命權利」是佛陀本懷,人間佛教開啟「生命權利」,星雲大師論證了「生命權利」。「生命權利、生命倫理、生命智慧、生命覺悟」是人間佛教學的核心觀點與實踐的目的。而透過「三好、四給」,體現人間佛教生命智慧,這正是「生命權利」的呈現方式。
段玉明教授提綱挈領地分析《人間佛教開啟「生權」時代——星雲大師社會思想研究》每章的重點,他認為站在社會學的立場,佛教本是一種社會運動。而李向平教授的新著選取「生命權利」作為切入,將星雲大師關於生命權利的言說還原成為體系,對把握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社會思想以及佛光山人間佛教的踐行模式具有明顯的參讀意義。
翟本瑞教授說明專書《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有兩個主軸:在縱向方面,從星雲大師1964年寫《釋迦牟尼佛傳》,思索佛教面對當時社會所提出的智慧,到1977年大師第一次提出建設人間佛教的藍圖,帶領僧信二眾70年來的努力,使人間佛教能面對現代化挑戰。在橫向方面,將人間佛教來對應西方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企業、人際關係等,提出有效解決困境的見解。星雲大師將佛陀志業當成事業來經營,形成可持續性的佛化社會企業。人間佛教以服務為目的,有「欲為佛門龍象,先作眾生馬牛」的發心義工。人間佛教是典範的轉移,把世間認為的消極、被動的佛教,轉換成有助於幸福人生增進的教法。人間佛教以三好、和諧的態度,開發內心能源。以星雲大師「能認識我釋星雲沒什麼了不起,能夠體會我所創建的佛光山的風格、宗旨、目標,那才是真正的認識我的人。」做為總結。
段玉明教授評論《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一書用了兩種視角:一是比較宗教學的視角,一是著眼於現代社會的視角,由此探析人間佛教是否可以有效地解決深受西方宗教影響之現代文明的內在矛盾。並歸納書中的要點,認為翟本瑞教授這本新著以社會學的視角,系統考察、分析了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學術性地證實了人間佛教「不只是屬於佛教徒的,它更是全人類的重要資產,人間佛教是面對當前文明困境最好的解方」。
最新消息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法的管理法⑬
2025-08-16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結業典禮 人間佛教教育邁入新里程碑
2025-08-15「一花一世界萬年吉祥」林洪玉秀個展 普賢寺銀花熠熠生輝
2025-08-15COLEGIO DESIREES參訪智利佛光山 實踐三好四給啟發心靈之旅
2025-08-15《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4-4
2025-08-15佛光青年走進南非校園 三好精神生根發芽
2025-08-14佛光西來學校 以文化與品格教育培養國際視野青年
2025-08-14紐澤西佛光會 關懷清寒學童
2025-08-14禪修為禮 南天寺佛化婚禮展現人間佛教包容性
2025-08-14佛羅里達協會攜手美猴王 文化交流西遊記
2025-08-14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