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大師專區 > 大師全集> 〔2022第九屆人間佛教座談會〕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佛陀本懷之回歸 從歷史學與管理學跨領域理解

大師全集

字級

〔2022第九屆人間佛教座談會〕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佛陀本懷之回歸 從歷史學與管理學跨領域理解

【人間社 彭高鳳 高雄大樹報導】 2022-12-11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研究叢書》新書發布研討會第五場「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佛陀本懷之回歸」,12月11日於佛光山,在政治大學教授李玉珍引言下展開,《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作者邱永輝、《宜蘭弘法十年紀-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撰書人闞正宗、《星雲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著者黃國清,3位教授跨領域為與會者開卷開智慧。

「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是星大師的菩薩願景和人生志向」,四川大學教授邱永輝欲探究其基礎為何。寫作《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最初的目標,只是想忠實地記錄佛光山在印度的加爾各答禪淨中心、德里文教中心和菩提伽耶佛學院的弘法經歷,但撰寫過程中,卻理解到人間佛教的傳播和發展,就是回歸佛陀的理念和思想。她認為在佛陀的人生和思想當中,有一種基本的人性,深深吸引當代人。

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如政治腐敗、經濟危機、道德失落、環境惡化,也是當年困擾佛陀的問題。中國大陸和印度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人間佛教關注人生問題,並努力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這是中國大陸和印度都應該學習研究和傳播人間佛教的理由。邱永輝期許包括人間佛教在內的中印文化交流,在探索文化交流、文明對話,乃至全人類未來的發展模式上,可以做出自己獨到的貢獻。

該書書評由李玉珍擔綱,她讚歎作者在書中,將人間佛教回傳印度視為世界佛教史的大事,也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新里程碑,中印的再次文化連結;並完整的整理出佛光山的慈善與教育,在印度扎根。以全面而中肯的研究,有助於讀者理解對今非昔往的印度文化如何重新接受佛教、眾生平等的佛教是否能夠突破印度種性制度、以教育改善當地社會的文盲、貧窮等困境,更重要的是,現代化的人間佛教如何扎根印度等問題。

佛光大學教授闞正宗以「青年星雲」宜蘭弘法1953至1963年的10年歷程,寫出《宜蘭弘法十年紀-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一書,星雲大師從東台灣偏鄉一步步落實人間佛教,到高雄開創壽山寺,為佛光山人間佛教奠基。

在宜蘭弘法10年期間,從念佛會、成立佛教青年歌詠隊、開辦幼稚園等,奠下了佛光山人間佛教的基石。也是從宜蘭開始,把這些成功的經驗帶到高雄,並從高雄之後發展創造全球化、國際化、現代化的大型佛教教團。闞正宗表示,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是從非常早期開始就有的理念與創新。

台灣大學劉怡寧教授以「青年星雲」為人間佛教學的關鍵主題、深入歷史研究探索「青年星雲」之路、改革大陸佛教窠臼為「青年星雲」之一生志向、力倡佛教教育與培育僧俗青年人才的時代價值、積極推動多元化與現代化的社會弘化、從「青年星雲」展望21世紀人間佛教學的未來6個面向,梳理重要的「青年星雲」10年歷程。

南華大學教授黃國清表述《星雲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撰書的目的,旨在以佛法的智慧與人事教導來充實現代管理學的內涵,探討佛教用於提升總體管理力的可行之道。由於現在管理學的發展太過偏向功利主義,以致對管理者的智慧、精神涵養方面非常忽略,因而影響永續經營。對高階管理者而言,如果在專業管理能力上,加以佛法的精神涵養,就會帶來1加1大於2的成效。

黃國清並簡介全書各章節涉及心本管理、道德領導、企業倫理、佛教管理智慧等議題,總括為品格管理學、智慧管理學、善緣管理學。如在品格管理學,星雲大師對大乘佛法的「四攝」、「四無量心」、「六度」等法門都做了管理應用的闡釋,指引以佛法德行提升管理成效,展示其在管理學上的巧妙應用價值。

南華大學教授吳欽杉引用「科學管理之父」美國機械工程師泰勒博士1911巨著《科學管理原則》、1924年西屋電氣公司的霍桑實驗、法國費堯1916出版的《工業一般管理》,讓眾人認識現代管理學,並從「佛教僧團的六和敬」、「人間佛教與管理實踐」角度,探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在現代組織管理的運用實踐。
12345678910第6 / 11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