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09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生活休閒 > 醫療保健> 岡山講堂健康講座 探討運動對巴金森病的好處

醫療保健

字級

岡山講堂健康講座 探討運動對巴金森病的好處

【人間社 陳思奾 高雄報導】 2025-09-21
為幫助社區大眾認識巴金森病,了解運動對於巴金森病病人的病程改善方法,佛光山岡山講堂於9月20日特邀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張揚沛,以「運動對於巴金森病病人的好處」為講題分享,吸引近30位關心健康議題的民眾聆聽。

張揚沛講述巴金森病的核心特徵,巴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漸進性神經退化性疾病,致病根源在於腦部多巴胺神經細胞的退化死亡,同時伴隨其他神經細胞損傷,導致患者身體功能逐步衰退。研究指出,「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加劇,預測到2030年巴金森病患將較現在增加一倍。」適當的運動訓練對於改善巴金森病患的症狀至關重要。

在基礎知識鋪墊後,張揚沛進一步解析疾病的症狀分類與發展階段。他說,巴金森病的症狀分為「動作障礙」與「非動作障礙」兩大類。動作障礙最典型的是顫抖、肢體僵硬、動作緩慢與步態不穩,其中步態異常和平衡問題是導致患者跌倒的主要原因,統計高達87%的患者會發生跌倒事件;非動作障礙則更不易覺察,常出現在疾病早期,包括認知功能減退、憂鬱焦慮、睡眠障礙、自律神經失調等,這些症狀會明顯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質。

張揚沛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規律運動是預防巴金森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對於已患巴金森病的患者而言,更是延緩病情惡化的關鍵。研究顯示,持續6個月以上、每周3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有助於減緩動作症狀的惡化速度。建議運動類型包括肌力訓練、有氧運動、步態與平衡訓練等復合式動作訓練,這些運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延緩病情惡化。

談到運動與正念訓練的關連時,張揚沛特意引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開示:「動靜一如」的生活智慧。加以闡述佛教並非只講究靜態修行,自古以來,僧眾早晨外出托鉢乞食、雲遊行腳、跪拜繞佛、飯後經行等,都是「動靜結合」的體現。而現代將正念訓練融入運動,通過關注當下的身體感受與呼吸節奏,以非評判性的態度接納自身狀態,進而提升運動效率,可延緩巴金森病患者病情加劇。

講座尾聲,張揚沛總結指出,巴金森病作為漸進性神經退化性疾病,預防階段,要將運動、健康飲食、規律作息融入日常;治療與康復階段,更要重視運動的核心作用,根據患者體能選擇合適的運動類型,並嘗試融入正念訓練,實現「動靜結合」不僅是身體的鍛煉,更是身心的調適。希望大家能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分享給身邊需要的人,鼓勵與會大眾將運動與正念融入日常,既關心自身健康,也主動關懷身邊患病的親友,以慈悲心傳遞健康理念,讓佛法的慈悲與醫學相互助力。
12345678910第3 / 38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