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田青話說「法音宣流」的前世今生
2021-09-17
「在中國,我是將佛教音樂史做為專門研究物件的第一人。」 自完成碩士論文《佛教音樂的華化》後,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教授田青從此走進悠悠遠古的佛教音樂世界。近40載漫長歲月,他孜孜矻矻地研究梵唄的歷史沿革和流變,並把它們記錄下來、傳授出去。
9月12日,光中書院首次舉辦專題講座直播,由田青教授主講「佛教音樂的前世今生」。在緩緩展開近2000年的佛教音樂歷史地圖,田青將其分為「中國佛樂四個發展階段」和「當代佛樂弘法利生」兩部曲。秉持「不容青史盡成灰」信念,他旁徵博引的述說中國佛教音樂一段段歷史鉤沉、一位位承先啟後的傳奇人物及故事時,也逐一澄清和解開了鮮為人知的真相。
第一部曲,田青以嚴謹的學術研究規格和寬廣的視角,翔實梳理中國佛樂發展歷程時,將其分為佛教初弘期的「西域化」、東晉至齊梁的華化及多樣化、唐代的繁盛及定型化、宋元至明清的通俗化及衰微等四階段。他結合文獻、史料、詩詞和圖表,生動闡述每階段獨特的背景,鮮活描繪或開創、或擘劃、或推廣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中國梵唄的創始人曹植;又如將中國風格的佛樂也放進梁朝雅樂裡,成為佛教音樂開始與中國傳統音樂融合的標誌的梁武帝……逐一具體印證佛教音樂的變遷,及對中華文化深遠的影響與價值。
第二部曲,田青以大陸及兩岸梵唄團精彩演出的歷史照片、珍貴書函、名人題字以及梵唄演出影片,解說當代「弘法利生」成果。事實上,在研究中國佛教音樂學術領域,田青一直走在時代的最前沿。從1984年起,儘管面臨研究經費拮据和舉步維艱的困境,他依然逆風而行,絞盡腦汁通過不懈努力,肩負起保存、傳承和發揚中國佛教音樂的使命。
田青以數十年光陰,實地走訪中國200多所寺廟,發表近百萬字有關佛教音樂研究的文章;投入十多年的時間,搶救大陸現存的佛教音樂,並於2000年錄製完成出版《中國佛樂寶典》;第一位通過「學術講座」帶領五台山佛樂團、北京佛樂團、天津佛樂團、甘肅拉卜楞寺佛樂團等,出訪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捷克等國,將中國佛教音樂帶上了國際舞台。
但,就當代佛教音樂在「弘法利生」的成就,田青評價最高的是,2004年,星雲大師邀請大陸佛樂團赴台,開啟與佛光山梵唄讚頌團舉辦的三場公演。當時無論是在高雄文化中心的首場演出,還是在林口體育館「萬人禪淨密獻燈祈福法會」,還是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的最後一場演出,每一場的盛況都可謂「空前絕後」。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縱觀佛教音樂歷史發展的長河,田青至今仍未忘懷弘揚中國佛教音樂至全世界的初心,念茲在茲的期盼兩岸梵唄團再次聯手全球巡迴公演,再立一座輝煌的豐碑。
蒞臨嘉賓有光中文教館館長慧寬法師、光中書院院長王能憲、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祕書長張靜之、人民日報社駐美原首席記者劉愛成、北京市心之源藝術康復服務中心理事長李輝、光中文教館副執行長慧宜法師等。
9月12日,光中書院首次舉辦專題講座直播,由田青教授主講「佛教音樂的前世今生」。在緩緩展開近2000年的佛教音樂歷史地圖,田青將其分為「中國佛樂四個發展階段」和「當代佛樂弘法利生」兩部曲。秉持「不容青史盡成灰」信念,他旁徵博引的述說中國佛教音樂一段段歷史鉤沉、一位位承先啟後的傳奇人物及故事時,也逐一澄清和解開了鮮為人知的真相。
第一部曲,田青以嚴謹的學術研究規格和寬廣的視角,翔實梳理中國佛樂發展歷程時,將其分為佛教初弘期的「西域化」、東晉至齊梁的華化及多樣化、唐代的繁盛及定型化、宋元至明清的通俗化及衰微等四階段。他結合文獻、史料、詩詞和圖表,生動闡述每階段獨特的背景,鮮活描繪或開創、或擘劃、或推廣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中國梵唄的創始人曹植;又如將中國風格的佛樂也放進梁朝雅樂裡,成為佛教音樂開始與中國傳統音樂融合的標誌的梁武帝……逐一具體印證佛教音樂的變遷,及對中華文化深遠的影響與價值。
第二部曲,田青以大陸及兩岸梵唄團精彩演出的歷史照片、珍貴書函、名人題字以及梵唄演出影片,解說當代「弘法利生」成果。事實上,在研究中國佛教音樂學術領域,田青一直走在時代的最前沿。從1984年起,儘管面臨研究經費拮据和舉步維艱的困境,他依然逆風而行,絞盡腦汁通過不懈努力,肩負起保存、傳承和發揚中國佛教音樂的使命。
田青以數十年光陰,實地走訪中國200多所寺廟,發表近百萬字有關佛教音樂研究的文章;投入十多年的時間,搶救大陸現存的佛教音樂,並於2000年錄製完成出版《中國佛樂寶典》;第一位通過「學術講座」帶領五台山佛樂團、北京佛樂團、天津佛樂團、甘肅拉卜楞寺佛樂團等,出訪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捷克等國,將中國佛教音樂帶上了國際舞台。
但,就當代佛教音樂在「弘法利生」的成就,田青評價最高的是,2004年,星雲大師邀請大陸佛樂團赴台,開啟與佛光山梵唄讚頌團舉辦的三場公演。當時無論是在高雄文化中心的首場演出,還是在林口體育館「萬人禪淨密獻燈祈福法會」,還是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的最後一場演出,每一場的盛況都可謂「空前絕後」。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縱觀佛教音樂歷史發展的長河,田青至今仍未忘懷弘揚中國佛教音樂至全世界的初心,念茲在茲的期盼兩岸梵唄團再次聯手全球巡迴公演,再立一座輝煌的豐碑。
蒞臨嘉賓有光中文教館館長慧寬法師、光中書院院長王能憲、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祕書長張靜之、人民日報社駐美原首席記者劉愛成、北京市心之源藝術康復服務中心理事長李輝、光中文教館副執行長慧宜法師等。
最新消息
印度北方邦義診 佛教聖地僧伽施以療法蠲除病痛
2025-10-16竹東大覺寺 捐贈「吉祥公益米」溫暖人心
2025-10-16世界鐵人三項選手訪南天寺 視障運動員體悟佛法與競技共融
2025-10-16宿霧強震第二波賑災行動 佛光人深入偏鄉博哥送暖
2025-10-16《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鄉土情4-1
2025-10-16巴黎佛光人捐贈公益物資 關懷弱勢群體
2025-10-15Sagay教育局28週年慶頒獎典禮 表揚佛光山推動三好校園貢獻
2025-10-15不丹駐澳大使團副團長參訪南天寺 攜手推動佛教教育合作
2025-10-15藝遊芳華彩墨展開幕 交織藝術與信仰
2025-10-15金光明寺讀報教育 開啟中園國小學生閱讀新思維
2025-10-15
相
關
消
息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沈春華談開創第二人生黃金心法 2025-06-14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李崇義談「問題不再是問題—看見人的內在冰山」 2025-06-11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謝哲青領眾與藝術相遇 2025-06-08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楊月娥主講「愛的陪跑者」 2025-06-07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郝旭烈談「向前有路」 2025-06-07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徐棟英推「五好運動」抗老化 2025-06-07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覺居法師、李佳芬談女力崛起 2025-06-06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陳亞蘭以《花開世紀,如有神在》介紹恩師楊麗花 2025-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