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叢林系列 佛法的管理法④
2025-07-13
四無量心的管理
我常說:「有佛法就有辦法。」什麼是佛法?什麼樣的佛法能讓人有辦法?此處僅說明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也能作為管理的方法。
一、慈無量心:所謂「慈」,就是給人快樂。常聞社會上有人因為慈心不殺,惜生護生,動物終其一生對他感念、盡忠的事情;連動物尚且如此,如果我們能夠對人慈心布施,給人利益、給人因緣、給人助力,幫助人、對人好,別人又怎麼不會接受我們的管理呢?
所謂「慈心沒有敵人」,假如我們在世間上,能夠用「慈無量心」作為自我生活的管理,作為幫助別人的方法,在「慈能予樂」的原則之下,還有什麼事辦不成呢?
二、悲無量心:所謂「悲」,就是拔除人的痛苦。在民間社會裡,為什麼觀世音菩薩的信徒最多?因為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一個人能有這般救苦救難的悲心,又怎麼不會讓大家感動而接受他的管理呢?
縱觀世間上,為何有那麼多人要信仰宗教,甚至有很多的義工甘願為它效力?正因為宗教的意義是為人服務、給人歡喜、解除人的痛苦。所以,各行各業的領導人,如果要想更有效率、更上一層樓地做好人事管理,必得先要幫助屬下,增加他的福利,減少他的困難。
宇宙世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如果你能讓事情單純化、規則化、條理化,也就事事無礙了。
三、喜無量心:身為主管,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讓大家「皆大歡喜」。「皆大歡喜」能讓人自主、自動、自發,容易成事;否則,幾家歡樂幾家愁,愁者滿腹心事,又怎麼會肯接受你的領導呢?
換言之,你處處為難人、不給人方便,人家就不會護持你,勢必你要給人歡喜、幫助人,讓他的困難因你而解除。例如:說一些好話,解除他的煩憂;給他一些好因緣,消除他的困頓;介紹一些好的人事關係,排除他的障礙等等,他才會支持你。
在佛光山「四給」的工作信條中,「給人歡喜」就是其中的一條。很多事情在「歡喜」裡容易成功,不給人歡喜,即使勉強成事,也是不能長久。在佛教裡,很多佛菩薩都以「歡喜」為名,像彌勒菩薩又名「歡喜佛」,其他還有精進喜佛、禪悅藏菩薩、歡喜地菩薩等等。如果能讓一個團隊的大家,在合情合理、有情有義裡共事,皆大歡喜,也就是管理學最奧妙之處了。
四、捨無量心:「捨」就是布施,我見到你,給你一點錢財、一些禮物,是布施;給你一個笑容、一個點頭,是布施;給你一句好話、一個合掌,是布施;給你一個恭敬、一些因緣,是布施。你得到了我的「捨」,得到了我賜與的利益,又怎麼會不跟我合作呢?因此,做為一個領導人,要想將管理學好,「捨心」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問。
凡是善於管理的人,都是慷慨好義、助人成功的。「捨」看起來是幫助別人,實際上自己也有收穫,就像春天將種子播到田裡,秋天還怕沒有收成嗎?你把利益施捨給別人,別人怎麼會不想回報你?他回報給你的,就是你管理上的成功。
所謂「有佛法就有辦法」,假如我們能善用「慈悲喜捨」,也會增加管理上的效果。
我常說:「有佛法就有辦法。」什麼是佛法?什麼樣的佛法能讓人有辦法?此處僅說明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也能作為管理的方法。
一、慈無量心:所謂「慈」,就是給人快樂。常聞社會上有人因為慈心不殺,惜生護生,動物終其一生對他感念、盡忠的事情;連動物尚且如此,如果我們能夠對人慈心布施,給人利益、給人因緣、給人助力,幫助人、對人好,別人又怎麼不會接受我們的管理呢?
所謂「慈心沒有敵人」,假如我們在世間上,能夠用「慈無量心」作為自我生活的管理,作為幫助別人的方法,在「慈能予樂」的原則之下,還有什麼事辦不成呢?
二、悲無量心:所謂「悲」,就是拔除人的痛苦。在民間社會裡,為什麼觀世音菩薩的信徒最多?因為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一個人能有這般救苦救難的悲心,又怎麼不會讓大家感動而接受他的管理呢?
縱觀世間上,為何有那麼多人要信仰宗教,甚至有很多的義工甘願為它效力?正因為宗教的意義是為人服務、給人歡喜、解除人的痛苦。所以,各行各業的領導人,如果要想更有效率、更上一層樓地做好人事管理,必得先要幫助屬下,增加他的福利,減少他的困難。
宇宙世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如果你能讓事情單純化、規則化、條理化,也就事事無礙了。
三、喜無量心:身為主管,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讓大家「皆大歡喜」。「皆大歡喜」能讓人自主、自動、自發,容易成事;否則,幾家歡樂幾家愁,愁者滿腹心事,又怎麼會肯接受你的領導呢?
換言之,你處處為難人、不給人方便,人家就不會護持你,勢必你要給人歡喜、幫助人,讓他的困難因你而解除。例如:說一些好話,解除他的煩憂;給他一些好因緣,消除他的困頓;介紹一些好的人事關係,排除他的障礙等等,他才會支持你。
在佛光山「四給」的工作信條中,「給人歡喜」就是其中的一條。很多事情在「歡喜」裡容易成功,不給人歡喜,即使勉強成事,也是不能長久。在佛教裡,很多佛菩薩都以「歡喜」為名,像彌勒菩薩又名「歡喜佛」,其他還有精進喜佛、禪悅藏菩薩、歡喜地菩薩等等。如果能讓一個團隊的大家,在合情合理、有情有義裡共事,皆大歡喜,也就是管理學最奧妙之處了。
四、捨無量心:「捨」就是布施,我見到你,給你一點錢財、一些禮物,是布施;給你一個笑容、一個點頭,是布施;給你一句好話、一個合掌,是布施;給你一個恭敬、一些因緣,是布施。你得到了我的「捨」,得到了我賜與的利益,又怎麼會不跟我合作呢?因此,做為一個領導人,要想將管理學好,「捨心」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問。
凡是善於管理的人,都是慷慨好義、助人成功的。「捨」看起來是幫助別人,實際上自己也有收穫,就像春天將種子播到田裡,秋天還怕沒有收成嗎?你把利益施捨給別人,別人怎麼會不想回報你?他回報給你的,就是你管理上的成功。
所謂「有佛法就有辦法」,假如我們能善用「慈悲喜捨」,也會增加管理上的效果。
最新消息
昆士蘭州警署處參訪中天寺 深化雙方合作
2025-08-18「藏海無涯.大藏經通俗講座」 共探大藏經時化意義
2025-08-18腳步傳愛心 法蘭克福Vegrun公益路跑
2025-08-18佛光童軍南區初級營 凝聚三好精神並挑戰自我
2025-08-18法蘭克福佛光青年分團團建活動 以遊戲體驗凝聚團隊向心力
2025-08-18板橋青年與法相會 叢林座談共話智慧
2025-08-18柏林佛光山蔬食工作坊 墨西哥辮子麵包編起來
2025-08-18木頭車製作說明會 幼童軍做中學、學中做
2025-08-18STAR考生齊聚佛光山南方寺 三好四給祈願智慧與圓滿
2025-08-18多倫多青少年助教培訓 傳承信仰播種信心
2025-08-18
相
關
消
息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4-1 2025-08-12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公平正義 2025-08-11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者雲遊與參訪2-2 2025-08-08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者雲遊與參訪2-1 2025-08-07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6 2025-08-06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5 2025-08-05
《星雲大師全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13 2025-08-04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法的管理法⑩ 2025-08-03